來源:工人日報微信
你知道嗎?
身體在不同年齡段的營養需求是不同的
如果飲食過于“專一”
難免會錯過一些營養
有專家認為
按身體所需調整飲食
就像定期去健康賬戶里存一筆錢
隨著健康收益的日積月累
營養會產生疊加效應
對增壽大有益處
每個年齡段的重點所需營養到底是什么?
一篇文章告訴你
出生前至2歲
孕期飲食為孩子打“地基”
從備孕開始,父母就要為孩子做好營養儲備,且要持續到胎兒出生后24月齡,這是生命早期1000天生長發育的關鍵期。
1.備孕時
女性注意葉酸、鈣、鐵、碘、B族維生素等營養素的攝入,男性則需注意補鋅。
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魚類,以及全谷物、豆類、綠葉菜,是提高男女生育力的最佳食物。
2.受孕后
女性要適當增加食物的攝入量,日常飲食可做成小份,做到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達到25種以上。
每天攝入150~200克魚禽蛋瘦肉,孕晚期可增至175~225克。
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比如彩椒、獼猴桃、綠葉菜等。
孕期攝入花生、大豆、芝麻、乳制品、雞蛋、海鮮等,能為胎兒的生長發育提供豐富的營養,增強其天生的耐受力,但前提是母親本身不會過敏。
3~12歲
培養健康飲食觀
在這一階段,孩子的身心持續發展,開始有主見,對食物也有了偏好。在保證營養充足的同時,正確飲食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
研究顯示,心血管疾病等慢病的年輕化與兒童時期的不良飲食習慣關系密切。
家長需避免錯誤的喂養行為,比如把食物當作獎勵或懲罰、強迫孩子吃東西、在餐桌上起爭執等,以免留下不愉快的進食回憶。
12~20歲
重點關注兩方面
青春期是生長發育的高峰期,這一時期的成長決定了未來各項身體機能的峰值,需重點關注大腦、骨骼兩方面的營養。
青春期的大腦需要大量營養,尤其是抗氧化物質,比如歐米伽3脂肪酸、維生素E、維生素C、維生素B12、番茄紅素,青少年可多吃堅果、豆類、深海魚類、彩色果蔬等食物。
骨骼健康的關鍵營養素是鈣,可通過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水產品等補充,搭配全谷物、綠色蔬菜可促進鈣吸收。
20~40歲
全力以赴“存肌肉”
青年時期的肌肉量是晚年保持活力的基礎。從30歲開始,肌肉量逐漸減少,提前最大限度地增加和維持肌肉儲備,對晚年平衡力、生活質量有積極作用。
蛋白質是構成肌肉的基礎營養。因此,飲食需增加雞蛋、牛奶、雞鴨魚肉、豆制品等優質蛋白的攝入,比如每天1~2個雞蛋、300毫升牛奶,加上150~200克瘦肉、禽類或海產類。
青年人普遍有不良飲食習慣,主要表現為吃過多甜膩食物、不吃早餐吃夜宵等,“三高”年輕化趨勢明顯,需盡早改善。
40~60歲
堅持抗炎飲食可增壽
隨著年齡增長,機體內炎癥水平逐漸升高,慢性炎癥是心腦血管病等多種疾病的共同誘因之一,因此“抗炎飲食”是該時期的關鍵詞。
體內炎癥因子的增加與飲食有一定關系。抗炎飲食應以蔬菜水果為主,一定量全谷物、水產品等動物性食物為輔。比如,增加蔬果、淡水魚蝦等攝入量;米飯中加入適量糙米、雜豆等;主要用植物油烹飪,但更推薦蒸、煮等方式。
同樣,這4類“促炎食物”要少吃!
1.高糖及精制碳水食物
高糖食物可通過擾亂腸道菌群環境,誘發慢性炎癥。因此,甜飲料、甜面包、蛋糕等盡量少吃。不少酸奶中的含糖量也很高,購買時看清營養標簽。
2.高脂食物
含較多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比如蛋黃派、奶茶、炸薯條、糕點、冰淇淋等,同樣會促進體內炎癥的發生。不少加工食品會標注含有反式脂肪酸或氫化油,患有關節炎、鼻炎等慢性炎癥的人群吃上述食物,尤其要控制好量。
3.油炸食物
研究發現,當油炸食物攝入減少,體內炎癥標志物也會減少。因為大量油炸食物用的是反復煎炸過的油,含大量飽和脂肪酸,且高溫油炸過程還會生成反式脂肪酸。
4.紅肉、加工肉制品
紅肉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攝入過多也會增加炎癥反應,不可貪嘴。經過精加工處理的肉制品,如臘腸、火腿、培根等同樣富含飽和脂肪酸,會加重炎癥刺激。建議用新鮮肉類,尤其是魚肉、白肉等代替加工肉制品。
60~80歲
以“吃多”“吃好”為原則
老年人的營養攝取、吸收能力顯著降低,《中國老年人膳食指南(2022)》提出,老年人飲食要“減少不必要的食物限制”,要“吃多一點,吃好一點”。
老年人的味覺、嗅覺功能下降,為了“多吃一點”,可放寬“色香味”的限制,不過度強調少鹽、少油。但仍需把握“每日食鹽不超過5克”“每日烹調油攝入量不超過25克”的原則。
另外,老年人平時可進行散步、打太極等低強度運動,從而增強食欲。
保證營養充足,建議少吃精致的米面,慎吃餅干、糕點等超加工食物以及油炸食物,為營養密度更高的全谷物、新鮮果蔬、新鮮動物性食物等健康食物騰出更多“熱量空間”。
過了80歲
足量飲水能防跌倒
高齡老年人的口渴感覺遲鈍,即使身體嚴重缺水也很難察覺,飲水量普遍不足。但是,僅是輕微脫水也可能影響老年人神經系統功能,降低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增加跌倒、便秘、中風等風險。
因此,老年人不要等口渴再飲水,要定時定點、少量多次飲水,并以溫水為主,每次飲用100~150毫升,保證每天喝足1.5~1.7升。
聚焦:健康謠言粉碎機
食品保質期越長,防腐劑越多,是真的嗎?
答案是錯誤的!
食品保質期越長,并不意味著防腐劑越多。食品保質期的長短,與食品自身特性、生產工藝和儲存條件有關,并非僅由防腐劑的多少決定。
從食品自身特性來看,高糖、高鹽、高酸的食物,如蜂蜜、泡菜、醋等,由于它們所含的物質具有天然防腐作用,其保質期相對較長。
從生產工藝來看,傳統的干燥、鹽漬、糖漬、低溫等方法都是實現長期保存食品的方法;食品生產過程中通過高溫滅菌和無菌灌裝技術,不添加防腐劑,也可以大幅度延長食品的保質期。
此外,適當的外部包裝也可以延長食品的保質期。比如,真空、密封、充惰性氣體等包裝方式,都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
月經期間節食,能快速減重,是真的嗎?
答案是錯誤的!
許多女生誤以為在月經期間節食能實現快速減重,實則不然。月經期間,受激素水平波動影響,身體易出現水腫,月經過后,水腫消退,體重似乎有所下降;加之部分女生經期食欲下降,進食量減少,雙重因素導致體重降低。
但這種體重下降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脂肪減少,而是身體內水分流失與營養物質消耗的結果。一旦月經結束,恢復正常飲食后,體重便會迅速反彈。
更為關鍵的是,月經期間節食危害極大。此階段過度節食不僅會引發營養不良,還可能干擾內分泌系統正常運作,致使新陳代謝減緩。這些不良影響不僅損害身體健康,還會對長期減重目標的實現造成阻礙。因此,月經期間通過節食來減重不僅徒勞無功,更可能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綜合來源:生命時報、健康中國、央視新聞、環球時報、杭州市衛健委等)
工人日報客戶端《樂健康》第614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