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消息,印巴停火之后,印度國內發生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說,印度這邊一直在喪事喜辦,在全國范圍內搞大規模慶祝活動,甚至還邀請70個國家的武官開會,向他們宣揚印度的勝利,順便吹噓一波印度的國產裝備。
在此之后,印度民間爆發了抵制活動,有兩個國家遭到了強烈抵制,一個是土耳其,一個是阿塞拜疆。
目前,全印度貿易商聯合會已經呼吁印度人,抵制來自這兩國的商品,且不要前往這兩國旅游。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也遭到碰瓷,但是印度自上而下的表現,都顯得非常擰巴。
不邀請中國也不抵制中國
印度官方的碰瓷行為是,邀請他國武官開會時,沒有邀請中國,但當時邀請了土耳其,只不過因為土耳其只派遣低級官員參會,被印度拒絕了。
而印度人在抵制其他國家的時候,抵制土耳其,卻沒有抵制中國。
為什么會這么擰巴呢?
要知道,印度人總是喜歡和中國比個高下,而且曾經印度人也抵制過“中國制造”,這一次怎么沒有繼續呢?
這個現象,仔細想想,還是非常有意思的,屬于演戲沒能演全套。
不承認戰機被擊落
印度這一套操作背后的邏輯是,不承認多架戰機被巴基斯坦擊落。
那么在印度人看來,巴基斯坦沒有擊落印度戰機,也就是中國戰機沒有擊落印度購買的萬國牌戰機,那么就不用抵制中國,越是抵制中國,就越是會證明印度的戰機真的被巴基斯坦購買的中國戰機給擊落了。
所以即便中國戰機給印度空軍造成的損失,遠比土耳其和阿塞拜疆提供的裝備要大,但印度人主要抵制的還是土阿兩國,實際上屬于一種掩耳盜鈴的行為。
說印度演戲沒有演全套,是因為印度政府拒絕邀請中國參加其通報勝利的會議,因為印度政府很清楚一些事實,邀請中國強行吹一波贏得獲勝了,只會讓印度更加尷尬。
也就是說,印度政府拒絕邀請中國的做法,事實上承認了印度空軍因中國戰機遭受重大損失,而印度人則是選擇“就當無事發生過”,雙方似乎沒有對好劇本。
當然,更可能是,這場戲本來就很難演,只能各演各的。
為什么瘋狂針對土耳其?
對比來看,土耳其遭了印度的瘋狂針對,且從政府到民間,保持了一致性。
印度政府曾指責巴基斯坦在沖突期間部署了土耳其的無人機,在后來召開的通報會議上,也邀請了土耳其參加,至于為什么要邀請土耳其,就是想炫耀土耳其一臉,因為土耳其對巴基斯坦的支持,并未對印度造成什么嚴重后果。
所以印度政府愿意承認,甚至想當著土耳其的面惡心土耳其一波,而民間主要的抵制對象也是土耳其。
簡而言之,印度能夠應對土耳其對巴基斯坦的支持,所以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這一點;而印度無力應對巴基斯坦從中國購買的裝備,所以自上而下都表現得很低調,避免因為自己無端招惹中國而遭到打臉。
當然,這里面肯定也有別的因素,比如中國整體上的中立立場,沒有像土耳其那樣,擺出一副非要通過巴基斯坦與印度死磕的樣子。
此外,印度和巴基斯坦對自己的定位相似,均認為自己是大國,但硬實力并未獲得普遍認可,本身就存在競爭關系,即便是平時,印度人也不待見土耳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