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由福建省科協閩臺科技交流中心、福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共青團福州市委員會、福州市臺灣同胞聯誼會聯合主辦的“科普惠臺 智享生活”2025年閩臺融合科普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在兩岸社區交流活動中心成功舉辦。
活動旨在慶祝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推動公民科學素質全面提升,同時立足福建對臺特色優勢,促進閩臺科技交流與融合。活動吸引了來自社區、高校和相關組織機構的100多位兩岸青少年和各界人士參與。
臺胞社區住委會臺青代表許真真代表兩岸社區居民分享了見證祖國大陸科技飛速發展的體會和對兩岸科技領域交流融合的建議。
福州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王智武致辭。他表示本次活動以“科普惠臺”為紐帶,以“智享生活”為目標,通過科技展演、科技講座、科技體驗等多元形式,讓科學精神浸潤兩岸社區,讓科技成果惠及臺胞家庭。希望兩岸同胞弘揚“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精神,在科技交流中發揮專業所長,成為兩岸融合發展先行先試的積極推動者,讓科普成為連接兩岸情感、增進彼此認同的橋梁。
共青團福州市委員會聯合福州蒙馬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福州青葫蘆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中科久展科學技術研究院等愛心單位分別為晉安區兩岸社區交流中心、倉山區兩岸融合交流中心捐贈了1000冊科普讀物、100套科學實驗和非遺手工器材等愛心物資,并為各愛心單位頒發了捐贈證書,以此培養兩岸青少年對科技的興趣和探索精神,為兩岸科普教育和融合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兩岸科技界專家、企業家、創業青年等各界人士齊聚一堂,結合行業實踐與創新經驗,圍繞前沿科技領域展開了深入交流。臺陸通公司負責人劉向東先生分享了科技如何為兩岸交流帶來便利以及通過科技推動兩岸交流合作的經驗;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臺灣副教授金明輝先生介紹了人工智能應用及其在多個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實際應用;福州市群眾路小學科學綜合組教研組長黃曉曦老師分享了如何通過科普教育激發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并介紹了相關教學方法和實踐經驗。
在科普展覽及互動體驗環節,福州市科技館的科普大篷車展示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和科普理念;福建省電機工程學會展示了無人機在電網維護等領域的應用;福建省機器人科教協會帶來了機器狗表演和機器人足球比賽,展示了科技與機械的完美結合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在體育領域的獨特魅力;福建省模型運動協會展示了無人機足球,鍛煉了參與者的手眼協調與空間感知能力;福建省科普作家協會帶來了VR大健康體驗,讓參與者身臨其境地感受科技在健康領域的應用。
來自福建師范大學等在榕高校的50多名兩岸青年志愿者們積極參與到科普展覽和互動體驗環節中,為參與活動的兩岸青少年及市民群眾提供了專業的講解和指導。
此外,活動特別設立“海峽青年直播間”,由多位臺灣大學生組成的直播團隊,借助網絡平臺向兩岸觀眾傳播活動實況,擴大了活動的影響力和覆蓋面。
下午,團市委組織30多名在榕高校臺灣青年走訪了臺創基地臺青第一云家園、科創企業福建奇跡籃球俱樂部,沉浸式感受科技賦能教育場景的智慧化應用、體育產業數字化升級的創新實踐,并探討兩岸青年如何運用專業所學投身科技實踐,為兩岸科技融合發展注入青春力量。
本次活動提升了兩岸青少年的科創實踐能力與社區居民的科學認知水平,為兩岸科技文化交流與建設注入了活力。下一步,主辦方將繼續整合社會各界力量,為兩岸青少年搭建科技交流實踐平臺,不斷深化兩岸科技交流融合,為兩岸融合發展增添創新動能。
(編輯:中國日報社福建記者站 胡美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