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會在社交媒體刷到很多業界的朋友發秦凡淇《羽毛劍》專輯的消息,我聽后,的確認可這是一張極其難得、音樂人用時間所沉淀出真誠發行的作品。
Feminism(女性主義——非貶義)的音樂,應該真的是一個特別豐富、有趣、深邃的主題,所以很多男性、女性音樂人都用自己的作品來詮釋這個主題;
Feminism 的音樂,也應該是一個夾雜著苦痛、磨難、糾葛與脆弱的主題,所以很多男性、女性音樂人表達在女性主題的流行樂里的感受,總不只快樂,還有無法避免的疼痛面。
這次,涉及到用女性主義的內容融于音樂再做輸出的音樂人,是秦凡淇,她還會被親切稱呼為“番茄”。
番茄的新專輯《羽毛劍》,以她制作這張專輯全程后的定義,解釋說,羽毛劍一頭鋒利無比,另一頭卻絲滑柔軟,就像每個身體也許柔弱但精神無比強大的女性,合二為一。
好在,即使立意點顯得宏大甚至有點沉重,但秦凡淇化作如同“音樂神婆”一般的輕盈吟唱,邪氣和正味之間,都勾人了很多,淡化了沉重感,不少的絲滑律動也穿插于其中,消融了不少專輯可能會讓聽者略有抗拒的下墜心情,是給聽者營造很具情緒起伏,也很考究的一張作品。
而我聽這張專輯唱女性的脆弱與偉大,目前是最喜歡《新夏娃》的表達意象,看似是歌詞“不是男人 不是女人 看似男人 看似女人”的直白,背后卻是因為一部文學作品《新夏娃的激情》,講述一個男人受到懲罰后變成了女人后所經歷精神和身體種種的變化。從女性講到更大范疇的人類,這樣一首歌所代表的復雜性和共融體感,或是這張專輯值得反復品咂之處。
如果你順序點開聽專輯,第一首入耳的歌一定是《羽毛劍》,自然環境音、古典吉他還有手鼓的音色交融,顯而易見的點出了秦凡淇及至這張專輯的從神話故事“投胎”而來的屬性,更帶出了專輯“世界音樂”為衣缽的整體氣質,如此規格,就算全世界的聽者未必能全然聽懂中文唱詞,至少在節奏變化與演唱的聲弱聲強之間,都能被擊中情感穴道,融入秦凡淇新的音樂世界。
所以在第一遍盲聽沒看詞聽這張專輯時,《輕舔絲絨》是除了《新夏娃》之外,另一首打動我的歌,朦朦朧朧的唱詞之間,我被如同心臟跳動般的鼓擊設計,一聲一聲的敲中了身體搖擺的開關,再到幾次之后對著歌詞認真聽、看,音樂中曖昧和歡愉的氣息,更濃郁的打動了我。
《茉莉》和《灰燼鳶尾》兩首歌夠妙。
前者《茉莉》妙在秦凡淇用原創的旋律無縫融入了中國民歌《茉莉花》的唱段,再又升華了“讓我來將你摘下”到“讓我將你種下”的生命延續之意象;
后者《灰燼鳶尾》用從低吟、迷惘最后到再明媚綻放高歌的情緒轉換,包裹了對自己母親和祖 國 母親二者情感的理解與共感。
結尾曲《可愛》也有點題之妙,歌詞“一不經意手中的劍 就跌落”的意向,對應了專輯第一首《羽毛劍》拿起劍的開端,三十多分鐘的音樂行程在這一句,已經完成了漂亮的互文。
《羽毛劍》這張專輯的豐滿的撐起了 art pop 的音樂形態,秦凡淇被全世界各種文學作品、女性音樂人專輯和電影刺激出創作靈感,完成了專輯。
又再把九首歌分別做不同的藝術化表達和處理,使得“羽毛劍”這個概念,包裹著堅強與脆弱、鋒利與鈍感、苦痛與歡愉……等等一切矛盾又共生的情緒面存在于不同的歌曲之中,讓音樂的形態因為藝術化的呈現不再扁平,不再是當下多數人聽歌只當 BGM 的功能性,更具令人可以去深究、拆解其中含義的 art 深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