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社部關于養老金調整,提出重點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這句話讓很多養老金低的人群興奮,期待著今年養老金能夠大幅漲一漲。
說實話,期待著靠調整傾斜,將養老金提高到一個比較高的水平,是不太現實的。養老金調整始終要遵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如果交的少,也能領很高的養老金,那大家都不愿意多交了。
在養老金調整方案中,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主要就是掛鉤調整部分。假設一個退休職工工齡是15年,另一個是35年,來看看他們的漲幅差距有多大?
我們以2024年的養老金調整方案為例,四川工齡掛鉤調整部分,15年及以下的每滿1年增加0.5元,超過15年的部分每滿1年增加1.6元。工齡15年增加7.5元,工齡35年增加39.5元,是前者的5.3倍。
再看青海的方案,15年及以內的部分統一增加10元,15年以上的部分,每滿1年增加2元。算下來,工齡15年增加10元,工齡35年增加50元,是前者的5倍。
看到沒有,在這些省份,如果你的工齡很短,漲的很少,工齡越長,漲的越多。
即便很多省份的工齡掛鉤調整方案是統一的,比如上海是每滿1年增加1元,重慶是每滿1年增加1.6元,江西是每滿1年增加0.8元。算下來,工齡15年和工齡35年,增加的養老金差距也不小。
除了和工齡掛鉤的部分,還有和基本養老金的掛鉤比例調整。工齡35年養老金肯定比15年的多,假設工齡15年的養老金2000元,工齡35年的4500元。
2024年海南掛鉤調整比例是1.57%,是全國最高的地方,算下來,工齡15年能增加31.4元,工齡35年能增加70.65元,比工齡15年多增加39.25元。
最低的江蘇,掛鉤百分比是0.4%,工齡15年能增加8元,工齡35年能增加18元,比工齡15年多增加10元。
看到沒有,在掛鉤調整部分,工齡長,養老金高的人群,增加的養老金依舊比養老金低得多。有人可能會說拿2024年的調整方案舉例沒有意義,還是要看2025年的。
這么說吧,只要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適當傾斜,這三步調整方式不改變,那2025年的調整方案只會在往年的基礎上,做一些微小的調整。
有人可能會好奇了,定額調整和高齡傾斜部分,不分養老金高低,調整的額度是一樣的,而掛鉤調整部分又是養老金高的人群漲的多,那怎么才能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呢?
其實,真想要傾斜,方法還是有很多的。比如在工齡掛鉤調整部分,提高15年及以下的增加額。在掛鉤比例上,工齡短的,掛鉤比例更高一點;工齡長的,掛鉤比例稍微低一點。
在現在的調整方案中,已經有些地方在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比如2024年北京方案,養老金6451元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6451元以下的每人每月增加50元。
再比如2024年山東方案,70周歲、75周歲和80周歲的企退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增加290元、190元和360元,而事退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增加20元、80元和80元。中低收入群體主要集中在企退人員,山東養老金方案就是在向這類人群傾斜。
當然,還是那句話,不管怎么傾斜,想要拿到高的養老金,還是要多交一點,交的時間長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