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微笑哥。
之前總是看到一句話,中國是發達國家的粉碎機,因為中國能夠進入的領域,會迅速把利潤打成白菜價。
別的行業且先不說,汽車領域目前正在加速進行,最先扛不住的是日產。
根據日產最新財報,日產汽車2024財年凈虧損 6708 億日元,凈利潤暴跌 94%。
同時決定將全球范圍內裁員 20000 人,到2027財年為止,將把該公司全球工廠數從17家縮減到10家。
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實在去年11月我還寫過文章,那個時候日產就已經決定全球范圍內裁員 9000 人。
短短見個半年多時間,合計裁員 2.9萬!
其實不只是日產。
日本主要汽車制造商全部敗北,銷量、市場份額均出現下滑,其中就包含了大名鼎鼎的豐田、本田、日產、三菱和馬自達等車企。
整體來看一下數據,2020年,日系車在華市場份額為24%,2024年,已經萎縮至10.5%,到今年還在持續下降。
日本汽車產業的困境并非偶然。
中國新能源汽車把親娘殺的都不認了,日企高管還在說新能源只是市場邊緣,燃油車才是王道。
并且日本汽車產業對日產經濟貢獻極大,因為日本的汽車基本生全部用的是日本的汽車產業鏈,而且相互持股抱成一團。
這導致尾大難掉頭,如果要大力發展新能源,必然會損害產業鏈上下游的利益,所以破釜沉舟的難度巨大。
當然了,也不能全怪日本,不是日本企業不努力,而是中國汽車產業太 TM 拼了。
比亞迪秦DMI可以把價格殺到7.98萬,大家知道這輛車重達1.5-1.6噸重,哪怕比亞迪秦全部重量按照鐵來賣。
1kg比亞迪秦DMI才50多元,這TM不是工業奇跡嗎,這種事情還真只能在中國趕出來。
你讓國外那些養尊處優的車企怎么競爭?
當然了,不只是日企,BBA 的日子也不太好過。
2024年,奔馳、寶馬、奧迪全球銷量同比分別下降3%、4%、11.8%。中國市場作為BBA最大單一市場,銷量跌幅遠超全球平均水平.
其中涼的最快的是寶馬,在中國已經快賣不動了。
去年寶馬三季度凈利潤下跌83.8%!
去年,寶馬要在中國打價格戰,結果打了一段時間后決定要退出價格戰,因為利潤快被打沒了。
退出價格站2-3個月后,實在是賣不動了,又不得不重新加入到價格戰中,只是苦了在漲價2-3月中買了寶馬的車主。
寶馬現在陷入了一種困局,不降價吧賣不出去,長期下去利潤也會持續走低,降價銷售吧沒有利潤,甚至降價了也快賣不動了。
現在還能割一割曾經對 BBA 品牌抱有迷戀的人,但是后面的年輕人已經普遍對 BBA 祛魅了。
和這些外資車企綁定最深的合資車車企,也快不行了。廣汽、上汽的凈利潤突然就雪崩了。
截至2024年,廣汽集團和上汽集團的凈利潤均出現大幅下滑!廣汽集團:凈利潤同比下降81.4%;上汽集團:凈利潤同比下降88.2%。
十年前,中國的汽車市場還在追趕國際水平,然而,到了2024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均突破3000萬+,創下歷史新高。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更是領先全球。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88萬輛。
到2030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預計突破1500萬輛,全球占比可能超70%。自動駕駛技術將普及,L3級以上自動駕駛車可能占新車銷量的20%。
比亞迪已經在泰國、巴西建廠,吉利收購沃爾沃后布局歐洲,未來5年,中國品牌有望占據全球汽車市場30%份額。
中國汽車的崛起,不只是技術的勝利,更是工業體系的全面碾壓。日產的裁員,只是這場狂飆中的一朵浪花。
未來,中國汽車會繼續“粉碎”舊秩序,帶著“中國智造”的標簽,沖向全球。
以上,既然看到這里了,如果覺得不錯,隨手點個贊、在看、轉發三連吧,如果想第一時間收到推送,也可以給我個星標?~謝謝你看我的文章,我們,下次再見。
(本公眾號接收讀者有償投稿,內容AI方向的硬核測評,感興趣請聯系我助理微信:xiaxia5480
我的故事:
PS:
未來一定是 AI 的未來,幾乎每天都會發現AI的商業機會,也看到很多同行,通過AI收入破百萬、千萬的案例。
任何人都應該關注這個機遇,所以我創建了一個 AI 商業案例交流群,方便分享關于最新情報和商業機會,每天限額 100 人加入。
如果感興趣,現在請加我微信回復:666,微信通過后會拉你入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