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那家醫院、本科生14篇SCI論文的事情后,輿論場上,黃楊鈿甜及其曾經作為公務員的父親,成了新的質疑對象。
起因是一對耳環。
5月11日,黃楊鈿甜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成人禮照片。照片中,她戴的耳環被指是奢侈品牌GRAFF經典系列,官方售價約230萬元。網友據此推算其家資,覺得一個公務員家庭出身的三四線明星,正常情況下,應該不具備這樣的高消費能力。
隨后,黃楊鈿甜再次發文分享類似照片,并稱“耳環是媽媽的 ”。黃楊鈿甜爸爸楊偉也發文回應:耳環不是正品,涉及的雅安災后重建、賑災貪官等均為謠言。
黃楊鈿甜先說耳環是媽媽的,然后這位父親又說耳環不是正品,這就成了“佩戴了媽媽的山寨耳環”。也難怪,網友會進一步質疑:如果是不值錢的山寨貨,還有必要用媽媽的嗎?而且是成人禮這樣的重要場合?
在缺乏直接證據的情況下,這樣的質疑確實有些“下意識”,但也未必不符合某些常理。畢竟,此前也出現過以楊達才為首的好多個“表哥”,以及北極鯰魚的爺爺、周公子、“嚴書記”等事件。
有人問,楊偉都辭職那么多年了,已經是個普通人了,是不是就沒法查了?
事實上,公職人員不僅退休后可能被查,辭職多年后被查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比如工商銀行原副行長張紅力辭職5年后被查,博士學歷都是騙的;交通銀行天津市分行原行長郭宏偉辭職8年后被查;還有新余原市委書記、江西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主任汪德和,辭職下海十多年照樣被查。
而且,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規定,干部離崗離職后要嚴格執行從業限制規定,避免利益沖突。
一是不能違規接受原任職務管轄地區和業務范圍內的企業和中介機構等單位的聘用;
二是不能違規從事與原任職務管轄業務或者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營利活動;
三是黨員領導干部離職或者退(離)休后,不能違規擔任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獨立董事、獨立監事等職務。
楊偉究竟有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其實是很容易查知的。
按照楊偉的自述,他曾在雅安城市管理局執法支隊工作,后調入雅安市投資促進局下屬的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工作,主要從事招商引資、對接服務和單位網絡建設工作。這種工作的特殊性,也是網友質疑和其下海經商有無關系的關鍵所在。
有網友爆料同名且電話號碼相同的線索
楊偉還表示,其所有工作內容從未負責雅安災后重建招投標項目,招標審核、資金收支等工作,更從未入職四川慈善總會,網傳相關內容實為同名同姓人員,與本人毫無關系。事實是否真的如此,也是一查便能核實的,這可是數字化時代。
不能說,辭職了,原單位就和其沒關系了。如果曾在待過的崗位上涉嫌違法違紀,或者有某些線索,相應的涉事單位也是應該積極受理的。
楊偉在公開聲明中,也已經表示會配合相關部門的調查,那么雅安當地不妨就介入查一查,這樣對誰都好。
近年來,輿情處理及其工作機制愈發成熟,國辦曾發文定規則,涉及地方的政務輿情,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行回應,涉事責任部門是第一責任主體,本級政府辦公廳(室)會同宣傳部門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涉事責任部門實行垂直管理的,上級部門辦公廳(室)會同宣傳部門做好組織協調工作。且有24小時內、48小時內等時間規定。
其中還強調,涉及公眾切身利益且產生較大影響的、涉及民生領域嚴重沖擊社會道德底線的……都屬于政務輿情需重點回應的。
那么,一位辭職公務員被質疑可能存在貪腐,且熱搜上了好幾個、好幾天,算不算政務輿情?又算不算重大?
群眾心里有桿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