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我和你一樣,經歷過人生的諸多困境。所以,我想跟你一起吐槽。但我們終究不能妥協?!?/p>
如果能準確理解這種創作語境,便能理解年輕人對文化產品的取舍態度。
也許,這也是《長安的荔枝》官宣后尚可期待的原因。
作者|摸金校尉
編輯|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任何時候,人都無法完全假裝無視一類真實存在的事物。
比如流行、喜好、口頭禪和……女優。
因此當時間劃到2025年的時候,00后年輕人對十年前的很多事情的認知上存在斷層。他們不太能理解當時(2014年及之前)國內流行的文綜尺度和微電影等網絡文化產品的取材范疇,當然,這個課題至今也是玄學。
因為真正懂得草根精神需求的人,在十年前就已經嘗試用具體的人物和語言表達一種社會流行——不局限于表面化的措辭表達。
當內地所有文化產品發展到今天,包括影視劇、微短劇和綜藝等在內的語境基本上都已經經歷了從野蠻生長到規范生產的過程。其中產生了一些禁忌,它們不可觸碰,卻生動直觀地反映出一個階段內真實的民生及通俗觀點。
這類文化產品往往在消失若干年之后,才有可能被緬懷和紀念,并發出“當時只道是尋?!钡母锌?/p>
大鵬,就是值得被拿來“講古”的依然存在的人物——
尤其是當電影《長安的荔枝》官宣海報和上映事件后,一些人把希望交給了大鵬?;蚍Q“值得期待”,或言“尚存余溫”。尤其是在春節檔之后至今尚無取代魔童的作品出現前,董成鵬率先表達的勇氣似乎讓人眼前一亮。
馬伯庸同名原著、大鵬編劇(之一)執導并主演。
前者影視化的作品《顯微鏡下的大明》讓很多人認真審視了歷史遺留下來的階層壁壘。后者的公眾印象則更通俗一些:
在“泛爹味”的時代,有人曾用故事和許多人討論過男人、女人,討論過永遠旺盛的荷爾蒙,然后一起打趣過裝正經的人,并略帶戲謔地表示:
“我也是過來人,難道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嗎?”
01
張愛玲說“一個知己就好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部分?!?/strong>
此話之于大鵬的表達,可能是電影《保你平安》(2023年上映)片尾一行致敬趙英俊的字幕。這處細節流露出他對真正友誼的珍惜。
在內娛乃至其他更寬泛的地方,“致敬”的表達通常只有一種意義:
賣錢。
但《保你平安》沒有這層意味,它通篇都在講看似悲情荒唐的故事,用大鵬仰望煙花燦爛淚流滿面的鏡頭表達了普通人被生活折磨到不堪后的片刻喘息,它的主題并非真正的“大圓滿”。
作為個體,主角始終只是在跟一股絕望的戾氣斗爭,他并不高尚,只因一念之“差”擔負起本不屬于他的責任,然后越陷越深。近乎《辛德勒的名單》里那個貪財好色的資本家,在目睹人間悲劇的某個瞬間,決定“淺嘗輒止”的幫助,然后一發不可收拾。
然后,這種人性中潛藏的正義感通過故事展現出來,無須奢華的修飾,無須天賦異稟的人設,按通俗的武俠定義,一念之間,凡人成“俠”,哪怕手無縛雞之力,依然可以用觸動人心的行為標注人生的一段印記,然后……該干嘛干嘛。
片尾曲選擇了久違的《祝你平安》,在煙花漫天中,大鵬完成了幻境中的雙重紀念:
過去的“黃毛小子”若干年后自己與那個早已產生交集的小姑娘錯時空交匯。
現在的董成鵬也不理解為什么走著走著,一些人就消失了。
2023年—2024年國產電影中完美契合主題的配樂之作有三部:
《祝你平安》《穿過月亮的旅行》和《小小的我》。
都選用了曾經或正在流行的不同主題的歌曲作為故事結束時的吟誦。
說明主創人員對故事內核與人文情感的完美詮釋,不要小看這個細節,流行音樂與影視劇是否“搭對”足以說明創作層面的用心與否。
無論各自的市場成績如何,至少它有誠意,同樣,這個“誠意”的表達是交給觀眾評判的。
就像大鵬,即便在進軍電影業之前,他主導的文化產品內容向也是具有誠意的。區別只是他的誠意對上還是對下——
市場回饋說明,只有贏得廣泛的群眾基礎的擁護(下),才能獲得老板的支持(上)。
從資本角度上看,這個理論沒問題。
任何一種產品,締造的初衷都不是為了迎合不是消費者的群體。
消費者認可才是市場檢驗的唯一真諦。
這個道理,需要深刻地理解。
張朝陽很理解,所以他支持。支持的表象便是電影《煎餅俠》(2015年上映)開場時的客串,他可以配合大鵬的故事,在電影里扮演一個“只要結果不要過程”的“萬惡的資本家”,然后一邊放屁一邊跟大鵬說話。
這同樣也是一段值得紀念并懷念的歷史。
能夠讓老板支持員工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只有兩點:
一、他看到了這件事本身的價值。
二、他在他身上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只是今天的年輕人很難想象當年縱橫天下的“四大門戶”何等繁盛,也難以理解通過“部落格”(博客)和門戶自制內容把世界連接在一起的“草根時代”。
在那個時代,“有話直說”不限于素人,名人明星也熱衷于此。
02
雖然電影《煎餅俠》在今天的輿論場中如《保你平安》的女主那樣難逃非議,但在當年,它產生了一些輻射效應:
一、張朝陽作為搜狐掌門的影視化形象呈現,無視 “偉光正”的自黑,為其獲得了廣泛好評。
三、以幽默的方式對演藝圈底層從業者“點到為止”的生態展現。
四、通過大鵬和柳巖的對話,用“聊天”代替“訪談”,坦誠地把“胸的煩惱”訴諸觀眾。同時索性將兩人“緋聞”以開玩笑的形式體現,即“不用你們說,咱倆自己說”。
五、片尾一晃而過的古惑仔四人組,隨著影片的市場成功(票房11.59億)促使某知名媒體在影片上映后整版刊載了1990年代中后期這部爭議頗多并影響社會風氣的電影系列,形成二次話題自然生成。
六、岳云鵬與MV熱狗的合作,使其成為直接拉動了電影投放市場前的熱度,對于彼時正如日中天的德云社IP和岳云鵬個人的口碑營銷自不待言,對于正在進入內地市場的MC熱狗,其參與《五環之歌》的強烈違和感雖然猶如賽琳.迪翁演唱《王二姐思夫》,但也因此讓他收獲內地主流市場的認可,從而為后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所以綜合分析,電影在票房之外,形成的是“共贏”效果。
即便在今天,它依舊是可以借鑒的商業操作案例。
《煎餅俠》的成功,亦可視為大鵬事業發展的分水嶺——
在影片上映前一年,搜狐自制品牌短劇《屌絲男士》遭遇整改,這意味著失去“草根”屬性后,該劇同當時一樣以“屌絲”為主要觀看群體的一系列網絡產品一樣,不可避免地走向沒落。
而《屌絲男士》之所以一經推出(2012年10月10日首播)便大獲成功的制勝法寶,在于它秉承“講述草根真實欲望和野望的自嗨式喜劇”,與現在一些浮于表面的講述者不同,大鵬的《屌絲男士》系列通過有限的時長展現了社會中下層男人的欲念,不批判、不總結,只展現。
事實上縱觀國內外一切能夠獲得觀眾認可的文化產品(含脫口秀等),其之所以成功的關鍵在于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人性”的表達,而非“逆人性”甚至“反人類”的浮夸。
該系列登峰造極之處,正是邀請日本著名AV女優吉澤明步與波多野結衣兩位“老師”出鏡,但鑒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屌絲男士》恰恰止步于此。
大鵬在開創該系列之前的互聯網脫口秀節目,也是內娛第一檔娛樂脫口秀《大鵬嘚吧嘚》(2007年1月12日),也體現了其在當時順應互聯網草根文化的表達趨勢:
用銳利的語言呈現娛樂圈幕后真相,將普通大眾心目中高不可攀(當時)的一些人和事紛紛拉下神壇。
在“鵬式語法”的加持下,這檔節目最大意義與今時今日相比恰恰相反——
有態度、有內容、有贊揚、有針砭。
實事求是,但不拱火。我行我素,但不引戰。
如今以倒敘的視角看待大鵬,不難發現他基本上一直保持著在自己能夠主導的空間內,盡量以幽默的形式表達對某種社會現象的態度,雖然不言明,但足夠留下“余味”。如上述提到的《保你平安》中主角以自媒體人名義尋找真相時被反問“自媒體……也算媒體?。俊?/p>
類似的細節在他的作品里有很多,后面會提到。
難說大鵬本人在創作時的狀態和主旨,不過我們通常會忽略文藝創作時的根本:
用成年人的心態看待客觀的事物發展規律。
因此被冒犯者往往痛斥其庸俗,豁達者則報以欣賞。
正如大鵬某年做客《奇葩說》時表達了對“房價”和“房屋質量”的言論,直到2019年,依然有人以此作為批評他的事由。認為他影響了消費者購房的信心。
直到2023年,在一些真實的社會現象發生后,這種攻擊才逐漸消失。
相反,大鵬身上依舊具備的一些品質才被認真重視起來,如——
良知。
這是一個理論上應該具備,通常時會被遺忘的品質。
03
以“男孩子”身份(片中臺詞)出現在《年會不能停!》(2023年上映)里的大鵬,讓“對齊顆粒度”成為職場牛馬們的難以言說的存在。
這部反映職場打工人的黑色喜劇除開票房豐收的結果,其思想內核可謂辛辣,并保持著大鵬在一貫秉持的表演風格,結合導演(編?。┒瓭櫮辍⒕巹。ㄖ破?應蘿佳絕妙的組合,生動描繪了需要被關注的問題:
互聯網大廠內部的真實環境、關系戶的直升機晉升、普通牛馬的虛以委蛇、時代更替中被遺忘的工人、年輕人對“談奉獻,越談境界越高”的不屑。
有意思的是,在這部電影上映后的兩年間,一些近乎近乎地獄笑話的網絡段子流行開來,如“現在怎么不說00后整頓職場了?答:因為00后真的進入職場了?!边€有前段時間引發社會關注的“董小姐”事件。似乎無不在應和這部電影承載的社會意義和思想表達。
從《煎餅俠》到《年會不能停!》之間八年間,無論作為導演、編劇、主演、參演,大鵬在內娛保持存在并嘗試不同身份的轉換
其中執導電影作品《熱烈》具有顯見的青春歌舞類型的勵志,從導演角度看,大鵬善于結合藝人自身的優勢融入故事中,使其發揮應有的價值。
主演電影作品《第八個嫌疑人》,則有力反擊了他本人被認為“投機取巧,非科班出身演員”的言論。與他算是“志同道合”不斷突破的演員還有白客與張本煜,他們都是互聯網草根文化興起時憑借作品火起來的人物,如今也都在積極探索尋找新的生態位。
相較于后兩位,已經有項目主導權和話語權的大鵬并非一帆風順,和大多數有了“家底”的主創一樣,他在《縫紉機樂隊》(2017年上映)上吃過敗仗。
雖然一些忠實于電影鏡頭語言的人認為相較《煎餅俠》,該片故事很“完整”,但市場反饋可以讓此類聲音不做參考——
大鵬是個在商業價值和藝術價值間懂得“融合”而非“取舍”的人。將其獲得成功的代表作(包括節目和電影)排列出來,不難發現無論是脫口秀、短劇還是電影,都在貫徹大鵬的創作思路。
可理解為大鵬自2000年代至今的思想追求,然后用“我不想得罪你,但我還是會發自內心地得罪你”的態度表現出來。
至少作為觀眾而言,有一部能夠為自己發聲的作品很重要。
無論其是否具有積極向上的書面化表達。
起碼這類作品不“油膩”,不會堂而皇之地用“過來人”的身份對下一代人表示不屑,然后自說自話地在荒漠中憑空勾畫藍圖。
也許,這也是《長安的荔枝》官宣后尚且可期待的原因。
“獻給愛喝可樂的瀟灑哥”。
大鵬懷念趙英俊的文字如上。
這是一個有趣的靈魂與另一個有趣的靈魂的共鳴。
在那個“太陽對我眨眼睛,鳥兒唱歌給我聽”的時代,“我”作為思想表達的主體,能無所顧忌地眾樂樂。
如今能夠吃著火鍋唱著歌的人漸行漸遠,只有43歲的大鵬努力保持“不太聽話”的樣子。
孤獨,并希望通過一類作品連接無數孤獨的靈魂。
「四味毒叔」
出品人|總編輯:譚飛
執行主編:羅馨竹
聯系郵箱:siweidushu@126.com
微信公眾號lD:siweidushu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