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編輯|t
引言
1950年,美軍航母上的核彈已經裝箱待發,B-29轟炸機在關島和沖繩跑道邊隨時待命。杜魯門和艾森豪威爾的手,一次次搭在核按鈕上,卻始終沒敢按下去。
三年朝鮮戰場,志愿軍步步向前,美國手握原子彈,愣是沒扔一顆。麥克阿瑟磨破了嘴皮,杜勒斯放盡了狠話,結果一個個把核彈藏回了倉庫。
有人說,美國心慈手軟,其實他們心里比誰都清楚:真按下去,不光打不贏,還得丟人現眼。這一仗,美國丟的,是面子,更是底氣。
核彈已上膛,為何始終沒敢扣扳機?
1950年11月30日,美國白宮記者會上,杜魯門一句話讓世界瞬間緊張:“我們一直在積極考慮使用原子彈。”
這一句話傳遍全球,倫敦、巴黎、羅馬的報紙頭版全部改版,標題只有四個大字:“核戰將至!”
當天傍晚,英國首相艾德禮緊急召集內閣連夜飛往美國。法國總理親自致電白宮,請求美國不要擴大戰爭。
美國國務院的電話鈴聲幾乎沒有停過。就在這緊張時刻,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已經準備好了“核打擊清單”,沈陽、撫順、哈爾濱、長春赫然在列。
更激進的是麥克阿瑟。他直接遞交了一份建議文件,提出要在中朝邊境及中國東北地區投放20至30顆原子彈,沿鴨綠江制造一條放射性隔離帶,徹底阻斷中朝軍隊的后勤補給線。
這位二戰名將,想通過原子彈贏回失落的顏面。
美軍戰略轟炸機B-29在沖繩和關島的跑道邊已經加注燃油,九顆核彈頭裝載完畢。只等最高命令一聲令下。
然而,這個命令最終沒有發出。原因出在蘇聯。1949年8月,蘇聯在哈薩克斯坦的塞米巴拉金斯克試驗場成功引爆了第一顆原子彈,這意味著美國不再擁有核壟斷地位。
五角大樓的專家清楚,一旦美國率先使用核武器,蘇聯很可能立即做出核報復。
英國、法國距離蘇聯實在太近,美國一旦點燃核戰的火苗,西歐會立刻變成廢墟。這場仗,想打不敢打;核按鈕摸到手,卻始終按不下去。
1951年1月15日,杜魯門宣布解除麥克阿瑟的遠東軍總司令職務。那個最想“放核大招”的人,被直接送回了華盛頓,這場全球懸著的一顆心,總算緩了口氣。
怕打不疼,更怕打完丟人
1951年春,美軍遠東司令部在沖繩搞了一場代號“哈德遜港行動”的秘密核打擊演習。B-29轟炸機從沖繩起飛,模擬對朝鮮戰場投放戰術核彈。然而,這場精心準備的演習,結果極其尷尬。
中國人民志愿軍早已在三八線附近構筑了長達150英里、縱深達15米的地下坑道和防御工事。
地表上炮火連天,地下戰士井然有序。核彈即便投入,也只能在地表炸出大坑,根本撼動不了志愿軍嚴密的防御網絡。
美軍情報部門報告顯示:志愿軍的“貓耳洞”工事成片連成網絡,地道之間通過交通壕互相貫通。
爆炸一來,地下戰士從另一端照樣可以出擊。美軍高級指揮官直接在文件上批示:“核武器對志愿軍陣地無法形成有效打擊。”
更糟糕的是,美軍在內華達州的核爆試驗中也發現,當防空洞深度超過10米時,核爆炸沖擊波和高溫幾乎無法穿透。在這種戰術面前,原子彈的威力大打折扣。
美國國務院高級官員保羅·尼采直接提出警告:“如果核彈用了效果不佳,將直接影響美國全球威懾地位。”
一次無效的核打擊,不僅不會贏得勝利,反而會讓美國失去盟友的信任,讓西方世界對美國的軍事能力產生懷疑。
五角大樓仔細算了一筆賬:原子彈投下去,炸不垮對手,還要賠上全球聲譽,這種買賣實在劃不來。
最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在1951年5月明確提出:“核武器應保留用于戰略威懾,遠東戰場不宜輕啟核戰。”
核按鈕握得再緊,終究沒敢按下去
1953年1月,艾森豪威爾剛剛走馬上任,核威脅立即被擺上了談判桌。
在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上,他直接提出:“開城地區應當考慮使用戰術核武器。”然而,美軍遠東司令部的回電非常直接:“開城方向目標不明確,無法確定有效打擊點。”
當時志愿軍在朝鮮戰場上的防御體系已然成型。從坑道到掩體,防御縱深覆蓋150公里,平均防御工事埋深超過15米。
美軍偵察機多次低空偵察,得出的結論始終一致:核彈炸彈下去,地面煙塵彌漫,地下志愿軍毫發無損。
面對這種情況,艾森豪威爾開始轉向“心理戰”。1953年5月21日,杜勒斯訪問印度,公開放話:“如果不能盡快達成停戰協議,美國不排除轟炸中國東北基地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美國秘密將戰術核彈運往沖繩,完成了戰場部署。
然而6天之后,志愿軍在朝鮮戰場發動了新的大規模攻勢,直接突破“聯合國軍”防線,把美軍一線主力趕回了縱深陣地。
杜勒斯的核威脅徹底失靈,戰場的實際行動讓美國高層意識到,這場心理戰已經輸了。
5月底,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討論決定,“核武器繼續作為威懾手段儲備,不再考慮在遠東實際使用。”美國的核威脅最終成了紙上談兵。
這場三年戰爭,美國把核武器威脅玩了個遍,最終一顆原子彈也沒敢扔出去。艾森豪威爾在回憶錄中自我安慰:“是我們的核威懾迫使對手讓步。”但事實已經寫在戰場上,志愿軍一次次打退了核威脅下的攻勢,把勝利穩穩掌握在手里。
這一仗,美國丟的,是面子,更是戰略底氣。
參考資料:
朝鮮戰爭與核武器.軍事歷史.2020 年第 5 期
五角大樓機密文件曝光:美曾三次對華“核訛詐”.新華網.2021-05-26
朝鮮戰爭中美國對中國的核訛詐.世紀風采.2012-06-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