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同志!這是從朝鮮傳來的最新戰報!”
前來匯報工作的蘇軍將領拿著一份文件畢恭畢敬的交到了斯大林的手中。
斯大林低頭看到戰報在長津湖這個詞下面畫了一條紅線。
安靜的看完了戰報后,斯大林抽了口煙沉默許久,隨后下令到:“再拿出36個師的裝備去加強他們。”
為什么斯大林在看完戰報后會做出這樣的反應?這里面到底有什么深層次的原因?
抗美援朝
可以說二戰結束后的朝鮮半島就成為了美蘇兩個陣營的重要較量地區。
因為在日本從朝鮮被打退后,這個地區就變成了兩方割據的局面。
朝鮮方面是由斯大林支持的抗日英雄金日成,他在老百姓中呼聲非常的高。
然而美國方面也不甘示弱,扶持了另一個政府在南朝鮮方面作為領導。
這一下朝鮮成為了雙方對峙的區域,而在這個時期,世界上也就美蘇這兩個國家可以相抗衡。
甚至美國方面在很多領域壓了蘇聯一頭,就比如說海軍領域,美國的海軍在二戰時期可是打出名堂的。
航母編隊在太平洋有著赫赫威名,而反觀蘇聯方面的海軍力量其實就遜色了很多。
在這方面不能夠和美國相抗衡,同時還有一點,當時的德軍是已經入侵到了蘇聯的本土作戰。
而美國并沒有涉及到本土作戰,所以受到的影響要小一點。
而在冷戰期間,朝鮮地區出現的動蕩局面也讓美蘇兩國非常的關注。
美國方面的選擇是直接聯合其他的歐洲國家參戰,而蘇聯方面當時卻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國家內部的建設發展讓蘇聯根本無法出面,朝鮮方面寫信告訴斯大林當前的現狀。
斯大林也只能找到中國,表示給中國援助希望中國能夠出面。
正好當時聯合國軍轟炸的飛機也對我國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上級決定應該打這一仗,畢竟我國剛建國不久,確實需要這樣的機會來提升國力。
于是我國就選擇了派出志愿軍的隊伍入朝作戰,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抗美援朝戰爭。
這一戰可以說直接讓國際上的眾多國家看到了中國軍人的戰斗力是什么樣的。
但是當時蘇聯方面提供的裝備是有限的,并且空中力量也非常有限,這無形中增大了作戰的難度。
要知道美國在當年號稱霸主,裝備在世界上都是非常頂尖的存在。
并且此次戰役中,美國的海軍也有所參與,相當于海陸空的實力都很強大。
所以當年志愿軍入朝的時候,很多國家其實是不看好的,認為志愿軍的勝算非常低。
因為從當時美軍仁川登陸就能看出來,海陸空的體系化作戰,直接把朝鮮軍隊逼到了鴨綠江邊上。
一下子帶著前期劣勢的韓軍扭轉了局面,但是很快他們就意識到是自己誤判了一切。
血戰長津湖
志愿軍方面雖然裝備不如聯合國軍,但是我們有著靈活的戰術和敢打硬拼的戰斗作風,這一點是美軍方面不存在的。
隨著我軍的參戰,美軍方面的壓力慢慢的就起來了,而更為嚴峻的事情也出現了,朝鮮的冬天來了。
本身這個地區的冬天就是極為寒冷的,美國方面的少爺兵們有著先進的取暖設施,我們卻只能用簡易的方式來生火取暖。
并且因為當時出戰的比較倉促,很多部隊連個像樣的棉衣都沒有。
當時的溫度根據資料顯示大概在零下30度到40度左右,戰士們的手都能粘在槍的金屬部件上,可見有多冷。
就在這個時候志愿軍的27軍接到了一個嚴峻的任務,派出隊伍前往長津湖一帶阻擊美軍的陸戰一師。
往往這樣的任務需要的就是提前埋伏在這個地區,因為不知道美軍什么時候會來。
正是在這個埋伏的過程中,有一整個連的官兵們活活凍死在了湖畔。
當陸戰一師到了預定地點后,上級下令出擊,隨著沖鋒號的吹響,無數的戰士們從雪地上爬了起來向前沖鋒。
采用穿插的方式,將陸戰一師切成了一塊一塊的,陸戰一師畢竟是王牌師,很快也反應了過來。
最終以極大的犧牲從志愿軍的包圍圈中跑了出去,此一戰重創了陸戰一師,打響了志愿軍的名號。
當美國的士兵看到那支凍死在長津湖畔的連隊,很多人情緒直接失控了,他們沒有見到過這樣頑強的軍隊。
而這件事很快就被做成了戰報交到了斯大林的手中,斯大林一生身經百戰,也被志愿軍的戰斗意志感動了。
立馬下令再對我軍加強援助裝備,這一次的裝備援助幫助了我們很大的忙。
其中的火箭炮發射車以及榴炮在日后大放異彩,而這些東西都是我軍戰士憑借著頑強的毅力所得來的。
這一點美國的將軍李奇微都深感佩服,他曾說志愿軍是他見過最兇猛的戰士。
最終我們憑借著自身的戰斗意志和蘇聯方面援助的武器,成功的將美國趕出了朝鮮半島。
進一步的穩定了朝鮮半島的局勢,在國際上也引起了其他國家的重視。
我們應該銘記這些先輩們為了我們后代的幸福所做出的努力和奮斗。
參考資料
李成志 著. 雪地冰天:抗美援朝長津湖戰役紀實. 石家莊: 花山文藝出版社, 2000: 50.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 著. 抗美援朝戰爭史(上冊)[M]. 第3版. 北京: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14: 454. (2)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 著. 抗美援朝戰爭史(上冊)[M]. 第3版. 北京: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14: 516. (2)
宋佳, 張峻瑋. 冰雪中的血色軍魂[J]. 中國軍轉民, 2016, (12): 48-50.
王奉安. 1950年的長津湖為何如此寒冷[J]. 百科知識, 2021: 36-40.
吳志奇. 長津湖戰役:一場偉大的戰略勢勝——兼論中國傳統兵學謀略[J]. 中國軍轉民, 2022: 31-3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