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旅游業、民航業復蘇,國際航線逐漸恢復此前的繁忙狀態。從我國最繁忙的國際航線市場情況來看,日韓居首,東南亞國家居多,美國和歐洲多國均未進入前十,距離巔峰時期尚有一段距離。出境游、外貿、留學等因素決定了國際航線客流的增長幅度。
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市場霸榜
選取2025年3月的國際航線市場座位數作為參照標準,雖有一定局限,不能完全體現乘機旅客人次,但仍可作為衡量國際航線運營情況的重要指標。
2025年3月,我國最繁忙的國際航線市場,從高到低分別是日本、韓國、泰國、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臺北、越南、俄羅斯、中國澳門。港澳臺地區之外,其余7個市場均為與我國相鄰的國家,如越南、俄羅斯,或重要經貿伙伴,如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東亞國家和東南亞國家占了相當比例。
這也符合我國一直以來的國際航線運營情況,2019年時,東亞和東南亞國家的國際航線座位數合計占據超過三分之二的份額,后來雖有數下滑,也長期保持在40%-50%的區間。這與我國出境游旅客、部分商務旅客更傾向于東亞、東南亞國家有關。
半數市場超越2019年同期
最繁忙國際航線市場前十,有一半的月度座位數超過了2019年的同期數據,分別是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和俄羅斯。
我國與日本本身有著大量的商務旅客往來,日本也是國內游人出境游的佳選,其航線排名第一并迅速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并不意外。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越南3個東南亞國家與我國的國際航線座位數穩步上漲的原因稍有差異。馬來西亞有留學、商務、探親、旅游等方面的較高需求;越南有大量的商務旅客,旅游需求近年來漲幅較大;新加坡在旅游、留學需求之外,高端商務客群體是重要因素,大量中國高凈值家庭在新加坡置業、工作,往返頻繁。
俄羅斯航線座位數增長,源于中俄兩國的經貿往來爆發,也有大量俄羅斯旅客熱衷前往中國部分地區旅游的因素。
港澳臺遇冷,韓泰出現反差
我國的港澳臺地區,雖然位列最繁忙航線市場十強,但航線座位數均低于2019年同期,香港地區和澳門地區仍有一定的窗口作用,但逐漸祛魅,并且可選擇其他前往的方式。臺灣地區則是兩地往來受限。
韓國和泰國位列最繁忙國際航線市場第二、第三,兩國均有著大量的乘客出行往返需求,比如目前不少二、三線城市都有前往韓國的航班,但兩國不時爆出的負面事件,對客流有著一定的影響。與中國乘客的顧慮相反,今年以來,大量韓國、泰國游人涌入中國旅游。
北美、歐洲何時恢復高峰期?
中美之間存在大量的人員往來需求,但事實是在脫鉤、限制等因素的影響下,中國與美國的國際航線座位數每月已不足13萬個,遠低于2019年同期超過41萬個的水平,甚至在較長時間里都難以恢復。
中國到英國、以及德國、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國際航線座位數月度都在十萬及以下,隨著中歐經貿繼續恢復并進一步升溫,或將有更多民航資源投入。畢竟,2019年,中歐航線全年提供了超過2100萬個座位。
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阿聯酋與中國的經貿關系使之保持了較高的國際航線座位數,而對菲律賓仍有月度7萬個以上的國際航線座位數,讓人費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