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沖突明明沒有分出勝負,甚至從各種消息匯總來說,印度都是處于下風的那一個,莫迪還是頂著壓力開啟了為期10天的慶祝活動,或許是為了轉移國際上對此事的討論,印度竟然想出了一個昏招,直接選擇對藏南地區出手。
然而,中方僅僅用13個字的回應,就莫迪的所有算計通通變成了笑話......
5月11日,中國民政部給藏南地區的27個地方正名,這是在中國自家地盤上的正常舉措,旨在使其名稱使用更加規范,然而,這一舉動立即引起了印度的強烈反應,印度外交部公開聲稱“阿魯納恰爾邦永屬印度”,并指責中國試圖“單方面改變現狀”。
就在中印為藏南地名隔空喊話的時候,印巴之間那場沖突的硝煙其實還沒徹底散干凈,畢竟那場仗,巴基斯坦空軍可真是露了臉,據說,巴方的ZDK-03預警機像開了天眼,給殲-10CE戰斗機指路,后者甩出霹靂-15E導彈,隔著老遠就把印度的法制陣風給“點名”了。
這種“發現即摧毀”的打法,讓印度空軍的老一套戰術瞬間顯得有些跟不上趟,更狠的是,巴軍還用上了帶北斗導航的自殺式無人機,貼著地皮搞超低空突襲,直搗印控克什米爾斯利那加的印軍基地導彈庫,一天之內就讓印軍不少寶貝疙瘩報了銷。
反觀印度從以色列買來的“蒼鷺”無人機,一遇上電子干擾就抓瞎,更有傳聞說,巴方黑客偽造印度國防部指令,把印軍的S-400防空系統耍得團團轉,對著假目標一通猛射,最后把導彈都打光了。
那場前后也就72小時的摩擦,據說讓印度折了3架陣風,外加超過30億美元的軍火,雖然印度官方嘴硬,一口咬定是“假消息”,但那些現場照片、飛機殘骸編號,還有法國達索公司官網悄悄撤下相關戰機檔案,甚至法國情報官員都出來證實至少一架陣風被擊落,這些事兒湊一塊兒,可就由不得人不琢磨了。
因此,印度國內也是議論紛紛,有議員都公開開噴,說陣風戰機表現太差,“像受傷的小鳥一樣”掉下來,可即便這樣,印度一些媒體和官員還在國內吹牛,說什么“印度防空系統天下無敵,巴基斯坦導彈就像無頭蒼蠅一樣被擊落”,這臉皮也是夠厚的。
與此同時,印度還在信息傳播上采取了一些措施,據稱他們向馬斯克的X平臺施壓,要求封禁包括新華社在內的中國媒體賬號,理由是這些賬號轉載了“未經核實的巴方信息”。
此前,印度已經封鎖了數千個被認為“擾亂社會秩序”的賬戶,甚至有印度網民因為在網上提及印度戰機可能被擊落而受到處罰,由此可見,印度在言論自由問題上似乎存在雙重標準。
結果剛在巴基斯坦那兒栽了跟頭,印度轉臉就在藏南問題上對中國擺出強硬姿態,這背后的小九九,恐怕不止一樁,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印巴沖突的失利,讓印度國內輿論壓力山大。
這時候炒作一下藏南問題,把水攪渾,多少能轉移點老百姓的注意力,安撫一下那顆躁動的民族主義玻璃心,順便也給軍方遮遮羞。
再往深了想,印度這波操作,是不是也想借著給美國“印太戰略”當馬前卒的機會,在邊境地區搞點摩擦,好哭著喊著跟山姆大叔要更多軍事技術,比如那條心心念念的F-35戰斗機生產線?
說不定,印度還琢磨著通過修色拉隧道、往邊境增兵這些小動作,一點點蠶食,搞出些“既成事實”,試試中國的戰略底線在哪里。
不過,這種想靠邊境摩擦找補的策略,在明白人看來,跟飲鴆止渴沒什么兩樣,印度在國防建設上,一直是“買買買”的路子,武器裝備來自五湖四海,號稱“萬國牌”軍隊。
這種東拼西湊的裝備體系,平時閱兵看著挺熱鬧,真到了講究高度整合、系統化作戰的戰場上,兼容性和整體效能就得打個大大的問號。
就像他們費老大勁弄來的S-400防空系統,如果不能跟自家那套五花八門的作戰體系捏合成一個拳頭,再先進也只是個擺設,自家產的“光輝”戰機,零部件還得滿世界進口,這不也正說明了國防工業基礎的虛胖嘛。
而面對印度的這些小動作,中國這邊自然也不是吃素的,法理上,從中原王朝對藏南地區的歷史管轄,到一次次地名標準化,都是在夯實主權這塊基石,因此對于印度的叫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回應只有簡單但又鏗鏘有力的13個字:這完全是中國主權范圍內的事。
軍事上,解放軍西部戰區據說已經用上了殲-20這種隱身戰斗機,PHL-16遠程火箭炮的射程能直接覆蓋印軍前沿機場,還有東風-17這種高超音速導彈,那可是壓箱底的戰略威懾家伙,這種“代差優勢”,讓印度所謂的“山地打擊軍”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更別說在地緣戰略上,中尼鐵路的推進,跟馬爾代夫眉來眼去,瓜達爾港的運營,一步步都在南亞編織自己的影響力網絡,這多少讓印度傳統的地區老大地位有點坐不住,你看,連尼泊爾都宣布要用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了,這信號還不明顯嗎?
首批殲-10CE戰斗機交付巴基斯坦空軍
當年英殖民者畫下的那條“麥克馬洪線”,連同印度獨立后在特定歷史時期對藏南的逐步滲透,這些糊涂賬始終是中印關系里的一根刺,有觀察家就說了,當中國在前線用3D打印技術快速修裝備的時候,印度軍隊的高原后勤保障還在靠進口,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兒。
更別提不久前中國殲-20戰機和巴基斯坦殲-10CE戰機在卡拉奇上空來了個聯合空中巡航,這畫面,在一些印度媒體眼里,簡直就是對其戰略空間的無情擠壓,所以,印度也就是嗓門大點,但不管認不認,莫迪都得接著,不是嗎?
信息來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2025-05-11《民政部關于增補藏南地區公開使用地名(第五批)的公告》
長安街知事2025-05-14《外交部:中國對藏南地區部分地名作標準化處理,是主權范圍內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