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另辟蹊徑,憑借著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獨特地位和影響力從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三國手中拿到了超過3萬億美元投資。
用政治去換經濟的手段固然并不罕見,可在當下的背景時局之下,中東三國的一致性討好更像是想要將美國牢牢綁定。
可惜的是,在表面上討好美國只能得到美國給出來的實質性利益的一半,另外一半是永遠也不可能拿到的。
像中東國家一直想要的已然大規模配備以色列軍隊的F-35就不會那么輕易地得到,特朗普是個很精明的人,做事會上雙重保險。
據媒體報道,特朗普于本月15日到訪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同總統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舉行了會面。
雙方在航空、石油天然氣等領域達成價值總額超過2000億美元的協議,雖然不如卡塔爾的2420億美元的經濟合作協議,卻也遠超沙特。
但這只是開胃菜。因為阿聯酋許諾將在未來10年內投資美國1.4萬億元。
雖然時間年限可能有點長,可1.4萬億美元的數額無疑超過了沙特阿拉伯和卡塔爾給出來的重金。
本月15日當天,白宮還公開宣布,美國和卡塔爾達成一項總額至少為1.2萬億美元投資的承諾。
如果將沙特阿拉伯許諾的6000億美元投資和這兩項數據相加,特朗普出訪中東三國一趟就拿到了3萬億美元,這不可謂不要太恐怖。
盡管中東阿拉伯國家很是富裕,可如此大手一揮也是十分罕見的,看來這次特朗普的中東之行應該是早有預謀,并且中東三國也知道特朗普想要的東西。
如果不關乎其他影響因素,特朗普的中東之行實質上是一場真人表演秀,目的就是讓美國重返無威脅和挑戰的霸主巔峰。
中東三國就是計劃好的被美國“斬殺”的國家,以主動送上眾多真金白銀為代價而從美國手里拿到可以打破地區戰略平衡的先進武器裝備和科學技術。
簡單一點來說,中東三國出于自己的謀求考量和對于特朗普的信譽特別放心而作出了向美國靠攏的選擇,盡管從表面上來看很是吃虧,可最大的輸家卻已注定,那就是以色列。
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關系好比狼和羊群,如果羊群十分團結且可以得到牧羊人的偏愛,那就意味著狼即使早就和牧羊人達成了隱秘聯系,卻也不能再像以前一樣肆無忌憚地欺負羊群。
這一點可以從特朗普宣布取消對于敘利亞的制裁以及和敘利亞臨時政府過渡總統沙拉舉行會面當中得到例證,敘利亞內外局勢穩定之后,以色列就沒有了表現自己的舞臺。
同時圍繞著敘利亞局勢而展開的背后大國斗爭也會就此消弭,這對于中東地區而言是一件十分利好的事情。
以色列不能再囂張,美國不會再下場,中東地區的和平就可以維持很長一段時日,雖然拿投資換和平有些丟面,可這很顯然是利于眼前利益的選擇。
但同樣的道理,以色列只是輸掉了眼前的利益,中東地區并沒有獲得足夠的長遠利益,或者說想要獲得長遠利益,就現在送去的籌碼來看仍然遠遠不夠。
這就使得中東地區不可能會突破戰力平衡的固有限制,坐到和以色列一樣的重要席位上來。
美國的F-35現在不會考慮中東,以后也有很大可能不會考慮。畢竟歷任美國總統當中只有特朗普比較例外,對著中東不斷釋放善意和緩和信號,做中東的生意。
更為重要的是,在中美關稅戰的背景下,F-35的制造難度會更加大,稀土產品的短缺和軍工生產能力的不足都是很強的制約因素。
如此一來,向特朗普送去橄欖枝的中東三國在戰斗機方面只可能選擇我國的F-35,至少中巴友誼的媒介作用仍然存在,而且還可以去巴基斯坦做個實物調查和參觀。
另一方面,我國也會在特朗普示好中東三國的情景下盡可能地爭取中東三國,將出口給巴基斯坦的殲-35特供版做的更符合中東地區的環境。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發生在印巴沖突持續升級情景下的特朗普向中東地區釋放善意實際上并沒有將全部的利益拿到自己的手中。
特朗普出于美國自身利益的考量無法全部倒向中東三國的選擇反倒促成了中東三國在某些領域倒向我國的局面的產生。
參考資料:
大外交丨3天拿下數萬億美元投資,特朗普在中東做經濟“加法”和政治“減法”|澎湃新聞
美國宣布與卡塔爾達成1.2億美元的經濟承諾,波音斬獲史上最大單筆訂單|鳳凰網財經
特朗普聲稱在卡塔爾獲得1.2萬億美元經濟承諾|環球市場播報
臺媒:巴基斯坦加碼,將引進40架殲35|中天辣晚報
#律艦帶你創作優質微頭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