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專業隨產業動 課堂向云端開

0
分享至

4月22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申報的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本科專業成功獲批,計劃于今年招生。

該專業的設置是該校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的一個縮影:近兩年新增人工智能等五個前沿領域專業,2025年開設網絡與信息安全、智能制造工程技術微專業兩個,招生專業對接安徽省十大新興產業的比例高達70%以上......“地方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就布局什么樣的專業。”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院長熊健說道。

向低空進軍 無人機學院安徽“首飛”

5月9日,記者走進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無人機學院,五架中大型無人機靜靜停駐在無人機綜合實驗室內。

“這是為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專業學生準備的教學設備。今年暑期,這一專業就開始對外招生了”。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無人機學院院長李穗向記者介紹道,學院現建設有專用飛行訓練場800平方米,設有與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專業相關的實驗室14個。

現如今,以無人機為代表的低空經濟已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代表性產業,是安徽省經濟綠色轉型發展的“新動能”。以“芯屏汽合”“集終生智”出圈的合肥市,在低空領域集聚了相關企業百余家,初步形成集研發、制造、銷售、運營、服務于一體的產業集群,并計劃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低空之城”。

作為全國首批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我省在2024年4月印發的《安徽省加快培育發展低空經濟實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中明確提出,“支持省內高校和職業院校開設低空經濟類專業,培養專業技術和技能人才”。

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順勢而為、借勢而進、乘勢而上,于去年7月建設成立省內首個無人機學院,并于今年4月獲批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本科專業。

“建設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專業并不是一時興起。”據李穗介紹,在2012年,該校就建成了安徽省首家CCAR-141航空駕駛員培訓學校,并在近年來開設有人工智能、機器人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等工科類本科專業,為專業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考察無人機領域前沿企業,了解人才需求和專業構成,成立無人機教研室,聘請無人機行業專家擔任專業負責人,全面負責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專業的建設與發展......為打造無人機產業與人才培養互動生態,無人機學院在師資隊伍與專業課程建設方面“做足了功課”。“我們課程設置的總體思路是‘以應用為導向、以能力為核心、以認證為牽引’,構建‘基礎——技能——認證’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注重圍繞行業需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無人機學院名譽院長、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專業負責人梁旭說道。他既是合肥德智航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學博士、北航無人機所博士后,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經驗豐富。

“同學們看到的這幾款無人機已在農業、能源、測繪、影視等多行業投入應用。”近日,無人機學院多名學生走進合肥德智航創科技有限公司實訓基地參觀學習,梁旭正為參觀的學生們一一講解。

目前,無人機學院已與合肥德智航創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羲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蕪湖通航創新園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單位簽訂合作協議,建設實習實訓基地。

“這些實習實訓基地涵蓋了無人機研發、生產、應用等多個環節。學生可以在實習期間深入了解行業實際生產流程,參與企業實際項目,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李穗告訴記者,學院后期還計劃與多家無人機企業共建實驗實訓室,聯合開展無人機專業人才培養與實訓,打造“產業+教育”互動生態;并與安徽省民用航空學會等機構深度合作,開展農業植保、物流配送等方向的無人機應用技術培訓,推動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精準對接。


無人機綜合實驗室展廳


學生參觀無人機學院實訓基地


微專業課程授課現場

與產業同頻 微專業瞄準新前沿

“原本想要自學相關課程,沒想到今年學校就開設了微專業,還可以用微專業學分替代我不感興趣的通識選修課學分。”李鵬是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2024級新能源汽車工程專業大二學生,他于今年通過報名審核,成為了該校工業機器人微專業的一名學生。

該校網絡與信息安全和工業機器人是安徽省首批獲批的兩個微專業。今年正式面向全校招生,網絡與信息安全首批招生56名學員,工業機器人首批招生60名學員。

“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快速響應新興產業和科技前沿的技術變革,解決傳統學科培養周期長、知識更新滯后的問題,微專業的開設是我校教學改革一次積極嘗試”。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教務處處長李琚陳告訴記者,微專業的建設通過打破學科壁壘,整合跨學科知識與技能,可以幫助學生構建交叉融合的知識結構,提升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5月7日晚,合肥高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葛大為正在為工業機器人微專業班的學生講授《智能制造技術》課程,這是該校聯合企業開發的項目制課程,“我校聘請行業內資深從業者擔任實踐導師,參與課程設計、案例教學及項目指導,讓項目帶動實踐,將實踐與理論結合”。

“小而精”是該校微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特點。在微專業課程體系設計方面,該校圍繞地方支柱產業(如能源、文旅)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如人工智能、綠色經濟)開展需求調研,提煉特定領域的核心課程,將課程精簡至5~8門,并且采用晚上、周末、寒暑假等非主修時段授課,允許用微專業學分替代通識選修課學分,降低學生學習負擔。

與地方共振 培育留皖“生力軍”

“我是2023年畢業的,現就職于華東電子工程研究所(中電科38所)。大學期間,通過專業學習和實習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畢業那年通過考核進入了研究所”。鄭家璇是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生,自進入研究所后,負責離散事件仿真與三維建模系統開發,解決了多項技術難題。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省級一流專業。近年來,該校有九成以上的畢業生服務于長三角地區企業,超七成2024屆畢業生在省內就業,為地方經濟發展輸送了大量人才。

“在不斷探索建立新專業的同時,我們也在不斷改造提升傳統優勢專業”。

熊健介紹道,學校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服務十大新興產業,建立專業預警與退出機制,對就業率低、與地方產業關聯度弱的課程及時優化或淘汰。近兩年新增人工智能等5個前沿領域專業,淘汰傳統專業3個,工學類專業占比提升至57.14%,服務新興產業專業70%以上,對8個傳統專業進行改造提升,對6個新建專業進行了質量提升。

“時代在變、世界在變、中國在變,肩負著培養優秀人才使命的高校必須識變、應變、求變,不斷推動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才能贏得未來發展的主動權。我校將繼續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在專業建設上堅守工科為主體、文理兼備,立足安徽,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熊健說。


學校開展傳統專業改造推進會

(見習記者 陳 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安青傳媒 incentive-icons
安青傳媒
安徽青年報新媒體中心
62761文章數 5811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貴安新區:三年大變樣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附县| 崇左市| 河北区| 开平市| 民乐县| 陇川县| 宜良县| 闽侯县| 衡南县| 定兴县| 海晏县| 新昌县| 莱芜市| 甘德县| 连城县| 噶尔县| 庆元县| 华蓥市| 沛县| 湘潭县| 南开区| 崇仁县| 岚皋县| 景谷| 蒙城县| 钦州市| 灵台县| 扎囊县| 河曲县| 永川市| 彭水| 正安县| 高碑店市| 鹰潭市| 枣阳市| 徐闻县| 南澳县| 重庆市| 观塘区| 岳普湖县| 诸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