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陳律師
巡視組來了!這消息在信訪群眾中傳開,就像沙漠里看見綠洲,總有人摩拳擦掌想沖上去“喊冤”。可現實是,有人借此機會“一吐為快”,也有人“竹籃打水”。如何讓訴求搭上巡視組的“直通車”?今天教你幾招,把“黃金窗口”變成解決問題的“高速入口”。
一、巡視組不是“青天大老爺”,而是“探照燈”
群眾常誤以為巡視組是“萬能救星”,甚至有人抱著材料在駐地門口打地鋪,結果被勸離時還憤憤不平:“領導咋不見我?”
本質認知:
巡視組的核心任務是監督地方黨委履職情況,而非直接處理個案。它的威力在于“照出問題”,比如發現某地拆遷領域普遍違規,進而推動系統性整改。
策略:
重點盯“批量問題”:若你的訴求涉及征地拆遷、社保拖欠等區域性、多發性矛盾,提交后更易觸發巡視組“深挖”。
慎提“孤立事件”:比如鄰里糾紛被打傷,除非能證明公安長期不作為,否則可能被轉交常規渠道處理。
二、材料準備:別把“血淚史”寫成“流水賬”
某大姐曾抱著一摞材料哭訴:“這是我十年上訪的記錄,請領導看看!”結果巡視組回復:“請提供3頁以內摘要。”
真相:巡視組日均處理上百件信訪,精煉度決定生存率。
通關公式:
1. 標題:直接定性問題,例如《關于XX市征地程序違法及補償款截留的實名舉報》。
2. 核心頁:用“表格+時間軸”呈現5要素:誰違規、違什么規、證據鏈、波及人數、訴求(附法律依據)。
3. 附件:只放“一刀封喉”證據,如紅頭文件、轉賬記錄、現場照片,按編號標注對應正文。
避坑指南:
忌情緒化表述:“官商勾結”“無法無天”等詞會讓材料可信度打折。
忌“求領導做主”式結尾,應寫明:“懇請巡視組依據《巡視工作條例》第X條督辦XX部門履職。”
三、面談機會:30分鐘定成敗
若能爭取到面談,恭喜你拿到“決賽入場券”,但成敗在細節。
案例:2024年河南某縣,老張因土地糾紛面談巡視組,開口就是:“我從20歲告到60歲,頭發都白了……”10分鐘后被委婉請出;同批的老李則開場點題:“我縣近三年違規征地2000畝,這是國土局內部文件截圖。”最終推動全縣整改。
話術模板:
1. 1分鐘破冰:身份+問題影響范圍(例:“我是XX村村民代表,本村103戶被拖欠補償款,引發三次集體上訪”)。
2. 3分鐘拋證據:引用具體法條+文件名稱+數據(例:“《土地管理法》第48條要求足額支付補償,但XX號征地批文未包含社保安置,涉及金額1800萬”)。
3. 1分鐘提請求:明確且可操作(例:“請巡視組約談縣委書記,責令一個月內啟動資金追繳程序”)。
四、跟進技巧:別做“一錘子買賣”
交完材料就干等?那可能等到一句“已轉交相關部門”。
二次進攻策略:
精準補刀:若15日內未收到受理通知,可寄送《關于補充XX問題巡視線索的說明》,新增證據或同類案例。
聯動出擊:通過紀委舉報平臺、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同步反映,增加問題“能見度”。
五、風險紅線:小心從“維權”變“違法”
某男子為引起巡視組注意,在駐地拉橫幅喊口號,結果訴求沒解決,反因擾亂秩序被拘留。
三大禁忌:
1. 圍堵跟蹤:巡視組駐地有保密規定,蹲守拍攝可能涉嫌侵犯隱私。
2. 夸大事實:若被查實材料造假,問題沒解決,先背個誣告罪名。
3. 煽動聚集:組織多人集體來訪,可能被認定為“施加壓力”,觸發維穩機制。
陳律師總結:把“窗口期”變成“推進器”
巡視組不是終點,而是杠桿。河北某縣農民王某的智慧值得借鑒:他在巡視組離開前提交《請持續跟蹤XX鎮村委選舉問題的建議》,三個月后,省委巡視辦果然殺“回馬槍”,終將違規干部問責。記住,用規則博弈,比用眼淚吶喊更有力。
作者簡介:北京陳律師,法學碩士,高級合伙人律師,歷任特種部隊指揮員,檢察官,偵查員,紀檢干部,企業高管,閱歷豐富,學養深厚,擅長疑難重大案件,多種法律關系交叉復雜案件處理,重信守諾,值得托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