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果然迷之自信,他們提出了嶄新觀點:印度有四大優勢,中國永遠也比不上。
印度人說的四大優勢,主要是在人口,制度,地理和軍事采購這幾個方面,咱們一點一點來掰扯掰扯。
先說人口,印度有14億人,而且都極為年輕。但中國卻因為計劃生育以及年輕人不愿生孩子的原因,人口開始逐漸老齡化。
這讓印度覺得自信心十足,有人口紅利在這里,印度就不懼任何困難。但中國卻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負擔加重,必然會拖慢中國發展的腳步。
只是印度人忘了,人口老齡化問題可以通過AI技術機器人來解決,而這一點中國已經走到了前列。
而印度呢,他們空有14億人口,稱作上人的只有2億人,剩下的12億,印度人自己拿他們當人嗎?
再講下制度,印度人認為自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這也一直讓他們津津樂道。
比如莫迪在四大種姓里面屬于第三種性,17歲之前和父母住在一起,17歲以后憤而離家并過著乞丐一般的日子,最終成長為印度總理。
印度人說,這就是自己的民族典范,任何人都有機會成長,印度也靠著這套民主制度加入到了西方陣營當中。
但是民主不是萬能的,比如政策制定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掣肘,反對黨會因反對而反對,導致基礎設施建設無法推行,什么事情都干不了。
中國這邊就不用多說了。一方面可集中力量辦大事,另一方面是國家政策的持續性極強,不會以某個人的意志為轉移。
還有地理方面的優勢。印度同樣擁有漫長的海岸線,而且不會受到馬六甲海峽的影響,發展世界貿易極為方便。
中國北邊沒有出海口,南邊又受到馬六峽海峽的鉗制。東南邊還有臺灣遲遲未歸,影響了中國的發展。
印度卻忘記了,中國一帶一路計劃已讓中國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地理問題所帶來的殺傷力遠不如印度所想象中那樣大。
印度的周邊局勢極為不穩,南亞其他小國對印度極為忌憚,巴基斯坦又剛和印度打了一架,偏偏雙方都是有核武器的國家,這樣又怎么敢說位置絕佳。
軍事采購更別提了。印度人認為世界上所有強國都在為自己制造武器裝備,但這些武器裝備各有體系互不兼容,于是在印巴沖突中所有劣勢都表現出來。
明明殲10c是三代戰斗機,陣風是4代半戰斗機,但在實際較量中卻是殲10c秒殺了陣風戰斗機,這就能看出體系化作戰的優勢。
搞笑的是印度看不穿這一點,東拼西湊的武器裝備在成體系化作戰的強國面前,注定只會變成移動的軍功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