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這句話用來形容今天的中國白酒公司,感覺非常恰當。
本來中國的頭部白酒公司如茅臺五糧液之類的,正在努力的開拓年輕人市場,希望跟上時代潮流不被未來拋棄,甚至還抱有著將自己公司規模做得更大的想法。
結果現如今年輕人市場還沒有拿下,一道更進一步的限酒令,直接讓中國的白酒公司當場坐蠟。
- 史上最嚴限酒令來襲
公款吃喝,這一典型現象,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都普遍存在。
改革開放之后,這一現象愈演愈烈,公款吃喝一度成為領導標配,在1990年趙本山出演的電影《來者是客》就形象的反映了這一情況。
電影《來者都是客》劇照
如果政府人員是為了公務,官方提供少量資金供與其基本的吃喝,我想大多數人都能夠理解接受。
可現實卻因為存在著大量隨意找個由頭就進行山珍海味般奢侈的公款吃喝行為。
導致了公款吃喝的名聲在國內越來越臭,以至于已經嚴重的影響了社會的風氣。
奢侈性的公款吃喝已經持續了幾十年,成為了社會的沉疴。
終于,2012年,國家決定對奢侈性的公款吃喝重拳出擊。
從過去公款招待餐桌上普遍存在的上千元以至于上萬元的豪華白酒,到禁酒令明文規定,所有的公務招待采用的白酒價格均不能超過200元。
公務招待白酒限價令一發,國內的高端白酒市場當即遭受到重創。
除了少數如茅臺五糧液這種擁有悠久歷史和較高品牌價值的知名白酒品牌外,其他的很多新崛起的高價白酒品牌頓時一蹶不振。
甚至當時很多囤取高價白酒的供應商也因此吃了大虧。
可是好景不長,再嚴格的禁令也只能起到一時的作用。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些上不來臺面的操作在這里也不多說了。
就是說2012年所謂的禁酒令,具體的規定來看,根本就沒有禁止公務招待不允許提供白酒,只是對于餐桌上的白酒價格作出了規定而已。
此后,特別是近幾年因為互聯網異常發達,信息傳播異常迅速。
不少地方的公務招待傳出,因為餐桌上的白酒,頻繁出現喝酒去世的情況。
一時間給人的感覺仿佛公款大吃大喝的年代風氣好像重返。
針對這種嚴重不良的現象,不少地方政府先后出臺了嚴禁在公務招待上提供白酒的規定。
最終更是鬧到了中央。
新華社5月18日消息,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修訂后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
條例直接明文規定了公務接待工作餐不允許上酒。
該條例甚至比禁止公務招待提供白酒還要嚴厲。
畢竟公務招待禁止提供白酒,還可以自己帶,可是現如今直接要求公務招待桌上就不能出現白酒,從規定上直接杜絕了白酒出現的可能。
- 中國白酒再次受創
十幾年前明文發表禁酒令之后,從明面上來看,公務招待占據中國白酒市場的比例越來越低。
這些年來,各大主力品牌也早就不再期望憑借著公務招待就能把自己旗下的白酒銷量給帶起來。
按理說這次所謂的進一步的禁酒令,僅僅從市場份額上來說,根本無法動搖現如今的中國白酒產業。
可是對于中國的白酒產業,不僅僅要算短期的經濟賬,更要算輿論賬口碑賬。
這次國家再次嚴格聲明公務招待餐桌上就不能出現白酒,直接讓白酒在國內本就惡劣的口碑進一步惡化。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當公務招待上不再提供白酒成為普遍現象之后,又會有多少人能夠堅持自己對白酒的熱愛?
這種對于白酒非常有可能成為現實的負面輿論環境,馬上就反映在了市場。
截至5月19日收盤為止,作為龍頭的貴州茅臺,股價單日下跌了2.18%,市值蒸發了數百億之巨。
國內僅次于茅臺的白酒巨頭五糧液,市值單日也下跌了1.36%。
瀘州老窖則跌了2.62%,山西汾酒跌了2.39%,洋河跌了0.86%,古井貢酒跌了1.98%……
國內白酒公司一片慘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