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系AI生成)
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修訂發布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明確規定,公務接待工作餐“不得提供香煙,不上酒”。
筆者注意到,目前市場將這一政策視為“新禁酒令”,預計會引發白酒行業短期波動。19日開盤,白酒股集體走低,其中頭部幾家領跌,似乎印證了上述猜想。
不過,業內對此并不擔憂。實際上,這些年全國各地的“禁酒令”已相對常態化,但政務消費退潮后白酒也已實現消費轉型。眼下,白酒更應專注應對周期挑戰。
“禁酒令”常態化下白酒政務消費已退潮
白酒行業談“禁酒令”色變,不是沒有原因。因為結束白酒上一個“黃金十年”的,除了當年的“塑化劑”風波外,“三公限消”和“禁酒令”也是原因之一。
2012年底,中央八項規定和“禁酒令”出臺后,白酒行業尤其高端白酒遭受重創:股價與產品價格雙雙暴跌、企業業績大幅下滑。自此原本一片繁榮的白酒集體下行,行業步入調整周期。
或許正因為當初“禁酒令”的“威懾”太大,所以至今市場上有任何與之相關的風吹草動不少人仍不免心驚。但筆者注意到,其實近年來全國各地的“禁酒令”已逐步常態化。
由于“無酒不成席”“酒桌上好辦事”等觀念根深蒂固,即使2012年國家頒布“禁酒令”后公務接待飲酒,禁不徹底,導致變相違規飲酒仍亂象叢生。為持續深化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全國多地在過去幾年里又相繼出臺了升級版“禁酒令”,其中就包括貴州、黑龍江、安徽、河南等白酒消費大省。
公務接待“禁酒令”相關措施,從初始的禁止公務人員工作日中午飲酒,擴大到只要屬于公務活動或接待,不分午餐、晚餐一律禁酒,同時含酒精飲料也被禁止,其中有不少地方甚至已經要求公務員24小時禁酒。
實際上,近年來“最嚴禁酒令”這一話題時常出現在網絡熱議話題中。不過,筆者也注意到,這些年白酒行業雖也深受“禁酒令”擾動,尤其資本市場隨之波動明顯,但并未阻礙行業的正向發展。
早在2013年白酒受多重因素影響進入調整期后,白酒企業就被迫向商務和個人消費轉型。因此政務白酒消費潮早已褪去,如今在整個白酒消費市場占比較低。
目前業內普遍認為,此次“新禁酒令”的影響如以往一樣,更多是催化市場情緒短期波動,長期看對白酒行業無實質影響。
中國酒業獨立評論人肖竹青認為,在2013年之前,中國高端白酒是由公款消費支撐,2013年中央八項規定之后,中國高端白酒是有高凈值人群和各行各業的民營企業家成為中國高端白酒主力的消費人群。
“此次重新學習八項規定,短期會引起股市波動,長期而言不會有大的影響,因為高端白酒消費人群和購買主體已經不是公款消費了。”
白酒年輕化有待破局
上一個周期中,白酒重塑消費結構,以轉型商務和個人消費走出困局,如今行業又面臨商務消費市場規模萎縮,好在曾經的經驗仍是解題思路。
目前,白酒深受宏觀環境、消費疲軟的影響,白酒商務消費頻次大幅減少,主流價格不斷下探。反映到業績上,2024年幾乎所有白酒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放緩。除了貴州茅臺(600519.SH)等頭部仍保持增長,拉動所有白酒股營收總和超過4400億元外,不少上市酒企去年營收出現倒退現象,中小企業業績更是深陷低迷。
今年行業處境顯然更為艱難,根據酒企披露的一季報,各家白酒股業績增速進一步下滑,近一半的白酒上市公司業績出現倒退,其中有8家酒企的營收出現兩位數下滑,營收最多下滑多達八成,有6家歸母凈利潤跌幅在30%以上。與此同時,還有2家上市公司*ST巖石(600696.SH)、*ST春天(600381.SH)因去年業績不佳而披星戴帽。
業內認為,白酒仍在探底階段,今年二季度大概率持續低迷。白酒明顯“喝不動了”,破局的關鍵就在年輕化。
目前年輕人對白酒接受度不高是社會普遍觀感,這表明白酒企業雖然努力頗久,但至今還未找到鏈接年輕消費群體的可行路徑。而業內認為能否與更廣大的消費群體尤其是年輕消費者連接,將決定白酒能否走出當前的調整,更將決定新一輪周期的行業格局。
順便一提,在19日舉行的貴州茅臺2024年股東大會上,貴州茅臺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德芹談到了前一日發布的“禁酒令”新規,其表示發自內心贊成,認為應該讓中國白酒回歸初心,在他看來,以之成禮、以之養老、以之成歡即白酒的初心。面對消費場景的改變,投資者有擔憂,但茅臺根基不會動搖。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楊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