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汪仁洪
四川南充有濃郁的嘉陵江文化、絲綢文化、紅色文化等,它們為藝術家們提供了豐富的創作源泉。5月19日,天津書畫院11位藝術家抵達南充市順慶區采風,汲取創作靈感,并現場“熱炒熱賣”——在嘉陵江畔清暉閣閣樓“下瞰大江”,揮毫潑墨,即興創作出30余幅蘊含巴蜀文化的畫作。
清暉閣(資料圖)。 攝影 黎濤
當日上午,藝術家們參觀了張瀾紀念館、羅瑞卿紀故居、常玉美術館、嘉陵江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交流對藝術和人生的感悟。下午,藝術家們登上嘉陵江畔的清暉閣9樓閣樓。俯瞰大江,眺望白塔,兩岸美景盡收眼底。藝術家們紛紛拿出紙墨筆硯,擺開架勢,現場創作。藝術家們共創作了30余幅作品。
天津畫家清暉閣上寫生。 攝影 汪仁洪
在清暉閣上鳥瞰嘉陵江。 攝影 汪仁洪
“這些作品,涵蓋了南充山水、人物、花鳥等多種題材……不僅展現了藝術家們嫻熟的技藝,更融入了他們對巴蜀文化特別是南充順慶文化和自然風光的獨特理解與感悟。”順慶區文旅局一名干部稱。
天津書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加強與南充特別是順慶的文化交流,用藝術作品展現巴蜀之美,促進天津、四川的文化共同繁榮。
天津畫家清暉閣上寫生。 攝影 汪仁洪
清暉閣始建于北宋,后歷經培修、損毀、復建,至今巍然屹立于嘉陵江畔。樓閣外觀“明五暗九”(表面看是5層樓,實則9層樓),飛檐翹角、青瓦灰磚,絢麗多彩。自古以來,清暉閣就是南充的文旅地標。北宋樂史撰《太平寰宇記》中記載:“清暉閣在南充縣,下瞰大江,其景清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