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江西頻道
近年來,廣昌縣城區解放路社區黨委立足社區資源和居民需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紅色合伙人”行動為紐帶,通過“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治理共融”三個維度大力推動社會組織主動融入社區治理大局,為居民群眾提供各類專業化志愿服務,有效激活社會組織資源稟賦,推動專業力量下沉社區、服務觸角延伸末梢,構建起黨群連心、多元參與的基層治理新圖景。
組織共建,瞄定社區服務高度。該社區構建“1+2+6”組織矩陣,形成以社區黨委為核心,聯動3家專業機構和6家社會組織的三級組織架構體系。通過簽訂“紅色合伙人”協議、制定需求、資源、項目“三項清單”等形式,將轄區養老、早教、家政等專業機構和書法家協會、國畫協會、巾幗志愿者服務協會、平安志愿者協會、社會心理服務協會等社區會組織組織擰成“一股繩”,同步納入基層治理“一盤棋”。借助“蓮心議事會”平臺,建立社區黨組織與社會組織聯席議事制度,定期研究合伙項目和服務內容,實現社區黨建工作與社會組織發展的深度融合。
資源共享,拓寬社區服務廣度。該社區整合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陣地資源,打造“紅色合伙人驛站”,設置社會組織孵化區、公益課堂區、文藝排練廳等功能板塊,為入駐組織提供免費場地、活動策劃、資源對接等“一站式”服務。根據居民需求和興趣,以居民需求為切入點,通過與社會組織“活動聯辦+服務聯做”的方式,累計開設少兒書法、國畫學習、古箏演奏、攝影技巧等多類公益課程100次,形成“周周有課堂、月月有主題”的文化服務矩陣,惠及居民2400余人次。
治理共融,拓展社區服務深度。該社區以項目化為抓手強化社區社會組織品牌建設,引導社區社會組織立足社區居民實際需求,依托自身優勢和組織特點,聚焦“老、幼、殘、困”群體,針對社會幫扶、康養理療、早教課堂、文化發展等服務領域,有針對性地設計和實施社區服務項目,打造本土化的社區服務品牌,致力于解決社區治理難題,拓展社區服務深度。該社區聯合“匯泉養老”開設“幸福食堂”,提供健康家常菜堂食、外送等服務,解決社區老年群體就餐需求,惠及群眾400余人;依托“童心港灣”和“留守兒童之家”提供托管服務,解決特殊家庭子女周末托管難題,服務青少年300余人次。該社區還引導社會組織主動參與網格治理,組建“愛心志愿服務隊”“心理志愿服務隊”等隊伍,累計化解鄰里糾紛56起,開展環境整治活動80余次。(溫慧嫻、徐維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