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電影攜手知乎主辦的「一種關注」大師沙龍,電影《會計刺客2》專場日前在京舉行,知乎影視領域優秀答主@DC影視圈 @segelas @愁飛之人王逍瑕 現場熱聊:“當理性邏輯遇上暴力美學《會計刺客2》到底有多爽?”。三位答主深度解析影片的爽點與笑點,與觀眾一同拆解欣賞了這部作品 。
電影《會計刺客2》講述了克里斯蒂安·沃爾夫(本·阿弗萊克 飾)與弟弟布萊斯頓(喬恩·伯恩瑟爾 飾)為調查一樁謀殺案闊別八年之后再次重逢,他們與金融犯罪執法局副局長瑪莉貝絲·麥迪娜(辛西婭·阿戴-羅賓遜 飾)合作,沖突不斷。當職業殺手遇到聯邦政府,故事會如何發展?
以下為「一種關注」大師沙龍活動現場實錄。
(劇透提醒:以下內容包含影片情節劇透)
主持人(@DC影視圈 ):有請今天映后的兩位老師登場,@segelas和 @愁飛之人王逍瑕。
首先請兩位老師聊一聊看完電影之后有什么感受,可以從各自的專業角度出發,聊一聊第一、二部的側重點,以及笑點、爽點。
嘉賓:@愁飛之人王逍瑕@segelas
segelas: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segelas。首先這個片子,就像各位看到的一樣,相比一般的傳統的好萊塢動作片,還是有一定的獨特性。
一般的好萊塢動作片,無非就是兩種類型,一種就是比較傳統的,像《第一滴血》里的蘭博,美國硬漢,男主角整個是比較冷的狀態,一路打過去。另外一種是《虎膽龍威》,是美國糙漢的類型,本身的粗糙和周圍緊張的環境,會造成一個反差的幽默感,但是也是一路打過去。
相比之下,《會計刺客》的主角非常直觀,是金融理工男的風格,整個作品有它的邏輯方式,比較強調理性分析的邏輯。
這個就決定了影片內容的比重,可能前2/3的部分,與其說是動作片,不如說男主角一直在探案、分析,展現邏輯的一部分,一直到最后階段,才變成了比較強烈的動作片,是這么一個風格。
因為主人公比較偏向于金融男的風格,所以和周圍會有反差,尤其和女主角有一個反差,帶來一個幽默元素。
這和第一部還是有一定區別的,第一部里邊,導演還是要完善主人公的人設和生活背景,他會把案件限定在金融犯罪的狀態,和主人公的工作相關,讓主人公在表現自己邏輯的同時,展現自己工作的獨特性。
隨著影片到了后半部分,把主人公的人生經歷逐漸揭露出來,加入了家庭親情、弱勢群體的療愈這些東西。相比之下,第二部會更幽默一點,同時動作方面會更爽一點,這是我大概的感受。
嘉賓:@愁飛之人王逍瑕
王逍瑕:不知道在座有多少觀眾看過第一部,第一部劇情我不贅述了,簡單來說,他的弟弟,在第一部中其實有一定程度上是作為反派人物出現的,在最后和哥哥相逢之后,也不是說改邪歸正,只不過臨時反水,把當時的反派雇主害死了。
但是他弟弟一直在灰色地帶游離,這也給了我們很大的暢想空間,這對哥倆其實在第一部中,沒有怎么鋪墊他們的關系,給了第二部發揮空間,結果第二部確實完成得非常好,把他童年時期,到現在已經步入中年時期,中間一大塊感情缺憾,全都給我們演繹出來了。
他們不只是身手特別好的一對兄弟,更是感情特別濃烈的一對兄弟,因為他們都身手特別好,在第一部我就非常期待他們并肩作戰的場景,但在第一部沒有,第二部看到他們兄弟兩個一起端著槍出來的時候,我心里有那種代入感,有兄弟并肩作戰的自豪感。
有點我們小時候看《英雄本色》,看《縱橫四海》的那種爽感,立馬上來了。
第一部人設鋪得夠扎實,哥哥是一個比較呆板的,思維絕對理性的人設,所以他在第二部稍微出一點丑,稍微展現出他感情上拙劣的一面,這個也是我非常期待的,結果他確實展現出來了,尤其在感情方面,由呆滯慢慢成了正常人的表現,非常順暢,非常好玩,彌補了我對第一部的暢想和缺憾。
主持人:我說一下自己的想法。第二部,從第一個鏡頭開場的音樂開始,就會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標準的好萊塢工業體系下的電影作品,整體的風格,最終的呈現,包括打斗場景,其實都是很全程在線的,風格和美學都是我們所欣賞的。
另外這一部其實有揭露兩個兄弟背后的背景故事,從影迷的角度而言,是揭開了整個《會計刺客》系列背后世界觀更多的一些東西,如果這個系列需要繼續進行下去,其實還有更多可以拍的東西,比如兩個兄弟到底經歷了什么樣的故事。
包括在這一部里面,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經歷過一些事故或者一些意外,導致他們身體特殊的能力得到了顯現,或者腦部有些改變,我覺得這個群體也特別有意思。
包括大本所資助的醫學院里面,收納了一些天才少年或者神童,這些都是在《會計刺客》第一部里面沒有給我們展現的。
這一部更多展現了這個系列的背景,包括兩個兄弟之間有互懟,包括親情的羈絆,最后整個打斗部分的升級,今天希望兩位老師能多多跟影迷分享。
接下來問一下segelas老師,電影中哪段劇情讓你覺得最具有爽感,或者你覺得哪些跟第一部有關聯的細節,可以跟在場的影迷朋友做一個分享。
嘉賓:@segelas
segelas:從我個人來講,談到爽感,像剛才說的,整個前2/3,與其說是爽,不如說是反而比較理性,比較克制、冷靜的狀態,我覺得最具爽感的肯定是最后高潮部分的動作戲。
和主題層面的東西,是有相關聯的,比如主人公是一個金融理工男的人設,他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我們的刻板印象,可能金融從業者會比較冷血,影片最開始,男主角確實呈現出這么一種感覺,但是隨著影片的發展過程,他內心本質的東西逐漸被引導了出來、表現了出來。
他實際上是在用自己理性邏輯的一面,去引導自己完成一個反而是最感性的精神意志方面的目標,一個信仰,就是他本身也是弱勢群體,他是強迫癥,所以應該代表他們去發聲,要懲惡揚善,要鋤強扶弱。
他的理性邏輯實際上是他的手段,是實現他感性目標的手段,這就契合了影片在風格調性上的發展方向。
前2/3是作為手段的理性邏輯分析,然后引導著男主角走到了能夠實現目標的最后戰場,非常強烈爽感,非常刺激,烈度很高的動作戲的高潮。通過整個烈度和爽感,來表現出男主角貫徹自己目標、貫徹自己信念的堅定程度。
第一部也是這樣一個發展過程,罪案片,探案,到最后的動作戲。相比之下,第二部還是有一點不一樣,第一部的最后高潮戲,依然是那種殺手風格,依然是非常冷靜克制的,沒有第二部這么爽,這個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男主角的一個人生階段的變化。
第一部高潮戲之前,男主角是非常痛苦的,他決定放棄愛情,所以導致第一部在高潮戲打的時候,是更加絕對的冰冷狀態。
打完了之后,他和自己的弟弟修復了關系,最后他又把自己的親情找回來了,然后以這樣一種狀態進入到第二部最后的高潮戲中。
我們就可以看到第二部他在最后高潮戲中,他貫徹自己的意志目標,包括他整個感性理性平衡的狀態,會更加的堅定,更徹底一些。
主持人:剛剛segelas老師講了很多,這個系列里面男主在動作戲中的一種情緒狀態的轉換,包括整個人呈現出來的性格上的轉變。
其實我很好奇,想問問現場的觀眾朋友們,你們覺得這部戲的爽感主要集中在前半部分,本·阿弗萊克飾演的會計師抽絲剝繭分析這些犯罪的證據,找到最終情況的戲份上,還是集中在最后打斗的爽演上。
我們可以做一個投票,覺得前半部分抽絲剝繭的,可能有第一部風格的部分比較少的,可以舉手我看一下。大家覺得后面動作戲比較爽的,舉手我看一下。看來大家確實都覺得第二部后半部分的動作戲份更爽。
這個爽一方面體現在動作戲份上,另一方面的「爽」,或者給我們情感上的刺激跟反饋,可能這個片子的喜劇部分也是我們不能忽視的。
主持人:請王老師來聊一聊,在這部電影中,蝙蝠俠的扮演者本·阿弗萊克又演有錢人了,而且他在電影中會呈現出一種反差萌,表面上他會為黑幫或者一些游走于黑白的勢力去做會計師的這個身份,甚至他身手很好,也是一個殺手,他也會去相親,包括在冷酷的外表下面,其實他有一顆很溫暖的內心。
從喜劇創造的角度上,你覺得有哪些值得聊一聊的劇情和人物設計?
王逍瑕:首先《會計刺客2》用了第一部一整部,對哥哥這個角色進行鋪墊,有了這個鋪墊之后,第二部的很多笑點其實比較好埋設。
比如他在感情方面,那種絕對理性的呆滯,以及在與弟弟相處中的,直奔目的而去,不會給他們關系之間打潤滑劑的過程。后來慢慢成長成一位合格的哥哥。這個在第一部里的鋪墊,鋪墊得非常好。
因為弟弟這個角色,在第二部里的戲份比第一部里要多的多,出現的也比較早,而且多了很多插科打諢的地方,正是因為有了弟弟這個角色的潤色,他的嘴碎也好,不分好歹也好,沖動也好,都給他哥哥這個人物的呆滯,那種絕對理性,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這份反差是第二部里笑點最大的來源。
我最喜歡的一點就是在牛仔酒吧的店里,那一瞬間,哥哥跳完舞之后,不僅與女性交流的能力進化了,而且拿捏弟弟的能力也進化了。
主持人@DC影視圈
主持人:我覺得更像是本·阿弗萊克飾演的哥哥角色,他可能覺得來這個酒吧他開心了,但是他得讓他弟弟也開心一下,正好有這么一個契機,后面其實沒有詳細講酒吧里面打斗的戲份,但最終給我們的呈現讓我們get到了,而且喜感很足。
王逍瑕:他想的辦法很符合他的人設,所謂喜劇,目前有些比較低級的喜劇,直奔笑點而去,甚至脫離角色、人設,或者脫離劇情設定,比如讓哥哥隨便扮個鬼臉,讓弟弟隨便罵個街,這樣也能笑,但是這樣的喜劇不高級。
如果把他們哥倆的性格代入到劇情中,其實是比較高級的做法。
這樣既顯得這個地方好笑,又顯得哥哥對弟弟的了解又深了一層,拿捏弟弟性格的這一點,他弟弟一拿捏就上鉤了,果然他又開心,他哥哥又滿意,這么一種設定,其實是非常妙的。
剛才圈哥說得特別好,并沒有展現牛仔酒吧里的打斗,因為想欺負他哥哥的那個牛仔,他并沒有那么大的惡性,如果真的要把拳頭甚至用槍托打到他臉上,這樣會讓觀眾產生一些傷害感,干脆把這塊隱去,直接把他從窗戶里扔出來,這樣反而能讓大家想象,只是嘴比較欠的牛仔,他到底犯了什么樣的錯。
主持人:稍微給他們一點教訓,其實他們也沒有受特別重的傷。我補充一下王老師的觀點,很多電影咖有時候可能要做一些取舍。
因為一部合格的商業片,要考慮到每個人對動作暴力尺度的接受程度,我覺得一些必要的動作的打斗場景的呈現,或者動作的設計,會很好的給觀眾一種情緒反饋,或者他對暴力刺激的接受。
但是有一些場景,像剛剛王老師講的,只是給我們一些暗示,只要暗示到了,可能這種爽感,也會避免各位觀眾對一些暴力場面的刺激。其實王老師說得比較好。
主持人:兩位老師覺得男主的弟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男主弟弟在第二部里面戲份的著色比第一部多很多,而且更多展開了哥哥和弟弟之間的互動。
我覺得弟弟某種程度上算是一個「哥控」,哥哥可以八年都不聯系我,哥哥只要給我打一個電話,不管我離多遠,我24小時肯定到,不管哥哥做這個事我贊不贊成,我肯定先挺一下我兄弟。
兩位老師如何看待男主跟弟弟之間的這種情感,這條敘事在整個故事中有什么作用?
segelas:就像王老師說的,弟弟第一部里面是反派,第二部里面他才作為一個比較有塑造的正面角色出場,也帶來了本片比較大的變化。其實我覺得所有觀眾應該都能看到,兄弟組合就是感性派和理性派,比較極致的兩個極端。在片子當中,兄弟二人本身的反差,以及他們兩個人的打嘴仗的互動,就像說相聲一樣,會加持片子比較幽默的元素。
這就符合傳統好萊塢動作片當中的一個人物關系,所謂冷熱刑警、冰火刑警的人物關系。在這部片子中,直接變成了兄弟,先是表面上的反差,然后通過血緣聯系強化了兩個人內在本質上,比如鋤強扶弱、弱勢群體,這樣本質上的共性,精神上的共性。
具體細節處理上,兩個兄弟分別第一次出場的時候,應該都是在相親的情景下,通過一個相同情景之下截然不同的極端反應,表現出兩個人的反差,同時制造了幽默感。
相親本身實際代表著我想要去追求美好生活,比較興奮的人生,這么一個內在,也比較直觀的表現出了兩個兄弟在內在本質上的共性。
主持人:弟弟在第二部電影登場,是類似相親的場景,他在執行完任務之后,跟被他收拾的反派的情婦,有一個互動,導演可能想暗示一下,兩個兄弟童年都是不幸的,兩個人內在性格的本質,都是因為痛苦,造就了哥哥這種相對極致的理性,跟弟弟相對極致的瘋狂或者沖動,segelas老師說得特別好。
問問segelas老師,你覺得在系列電影中,或者這部電影中,有哪些讓你覺得驚喜的劇情或者人物設計,可以結合整個系列來聊一聊。
segelas:其實我個人比較印象深刻的,反而是細節處理,女主角在家里擺的證據的墻,這個細節貫穿了整個電影,也引導了整個主題層面的發展變化過程。
最開始的時候,是源于西蒙斯在序幕里面給女殺手看的那張家庭合影的照片,想用這個照片來喚醒女殺手的記憶,讓她棄暗投明。
女主角是一個感性派,她在整理這些證據的時候,她的擺法比較零亂,男主角加入進來,隨著自己的分析,尤其隨著移動鏡頭,男主角會用自己的邏輯,把這種零亂的證據,這些照片逐漸整理好,再重新排列,這個就是一個比較直觀的方式,去表現出了他的理性思維圖。
到了影片最后的時候,墻上最后又變回了只剩下最開始的那張照片,讓女殺手看到那張照片,最后成功讓她棄暗投明,這個就符合了男主角的變化,我從最開始的一個感性的本質出發,用理性邏輯引導我整個行為、行動,最后再落回到精神意志方面的感性本質上。
這個設計沒有占用特別多的敘事,同時也沒有占用特別多的劇情資源、戲份資源,這個設計比較精巧,然后很有效。
相比之下,第一部也是這樣一個過程,客觀來講,會比較直給一點,相比之下第二部會有這樣一些更細節、更精巧的東西,我個人比較喜歡這種設計。
主持人:下面問問王老師,現在一些復仇爽劇很盛行,你覺得不同作品給觀眾的爽感是一樣的嗎?
王逍瑕:關于復仇爽劇,現在市面上比較流行兩種,一種屬于長劇,一種屬于短劇。
短劇的人設比較簡單,復仇的原因比較莫名其妙,比如路過來一個人,碰了你一下,這兩個人好像有了世仇一下,就要用一切資源把他打倒。
而且短劇的復仇,人物成長沒有理由,就是莫名其妙的繼承了四萬億家產,或者成為一代戰神,那種成長是沒有理由的。
現在好一點的長劇,他的復仇可能需要各種大神的幫助,各種大神的加持,背后有一個神助力你,屠盡天下,或者某些大男主大女主,大男主有富婆的加持,大女主有霸總的加持,顯得主角雖然爽了,但是對我們來說并不是那么有說服力。
但是《會計刺客2》的復仇非常有說服力,一方面非常符合現在快意恩仇的社會現狀,有些事確實要靠自己。再一個,對里面有些科技加持的描述,其實越來越符合我們現在的現狀,比如他侵入到我們個人家庭的智能網絡、智能設備。
在2025年,當我們每個人都用智能手機,每個人家里至少有三五個智能設備的時候,我們就被主角他們監控,去侵入,去完成自己的目的的時候,這一點就比較好理解了。
但是因為這哥倆屬于正派,所以他做的這些入侵,都是正義的,都是點到為止的,他們是靠自己,這點讓我們做到了既爽,又沒有感到特別的有侵犯感,這一點是相對比較完美的。
主持人:其實影片除了打戲,這一部依然還有對人性的探索,影片最后一幕,女主在披薩工廠辦公室找到了一把帶背部支撐的椅子,她貼了便簽紙說想要送到自
己的地址,兩位老師覺得這一幕想表達什么?
segelas:這也是它的又一個細節,是有呼應的,披薩工廠,是一開始男女主角來這個地方,想要找一些案件的線索,但是最開始的時候,這兩個人關系不是很融洽,感性和理性,合作得不是很好,這個時候男主角的理性主導了偵破的過程,女主角沒有什么用。
隨著影片的發展,兩個人關系有了積極的轉變,在最后的時候,作為這樣一個點題,女主角自己買了一把這樣的椅子。
這就象征了兩個人最后關系的落點,首先女主角對于男主角,建議自己這樣一個善意的示好的回應,積極的回應。
同時她又改變了自己弱勢的地位,這就說明女主角所代表的一個感性東西或者性別,和對方的那一面,既平等又獨立,同時也要和諧共融,最后是這樣一種關系落點。
王逍瑕:我先說一個不解風情的解讀。我覺得最后女主覺得那個椅子舒服,單純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當遇到一項工作,完美完成的時候,各位可能平時上班的時候,提前完成工作的時候,那一刻的愉悅,腎上腺素分泌上來的時候,別說你坐在椅子上,就是坐在馬路牙子上都是舒服的。
因為你的腎上腺激素已經分泌到那個時候了,他可能在那一刻,覺得那一刻坐到那個椅子,覺得非常好,這是一個比較不解風情的解讀。
主持人:兩位老師說得非常好,我結合兩位老師的觀點,我做一個總結性的表達。
首先我覺得電影就像一句話,一千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兩位老師的解讀都沒問題。
另外我想補充一點,首先王老師說女主,她一開始確實有一些無所適從,一方面她可能沒有適應好她現在的職位,因為她問自己的同事,說這個椅子送來了嗎,她的同事講,可能有不同品牌的三把椅子,每一把她都試了,她覺得不舒服。
這種不舒服,導演想表達的,一方面確實這個椅子不合適,另外一方面可能也是女主還沒有想好她接下來要面對的這些困境,她要怎么解決,她可能還沒有適應好她怎么去勝任這個職務。
另外segelas老師說得特別好的是,其實導演用一部電影的時間,通過一些場景,一些人和事,也很好的向我們呈現了女主內心的轉變。
從剛開始她跟兄弟們搭檔,她會很躁狂,很不安。后面在她自己想要去了解一些信息,獲取一些信息的時候,她單純的用她認可的方式或者她覺得合理的方式去想獲取的時候,是此路不通的,她一定要通過一些方式。
再到后面,她要受到傷害的時候,大本通過他的一些方式救她,他們已經達成了和解,他們雙方已經是類似她前任局長的和諧共生,又相互獨立的生態。
我個人更傾向于segelas老師最后的解讀,她在披薩工廠選了這個椅子,要求送到自己辦公室的時候,又要獨立,但是我又認可一些事情的解讀。
接下來有哪些觀眾想跟我們聊一聊,可以舉手。
觀眾互動
觀眾1:就椅子聊一下我自己的感受,就像三位老師說的一樣,最后女主接受那把椅子,不知道對于美國來講,整個辦公室都是證物,把證物要求送到她的辦公室,讓她來使用,她也是對自己的做法,從之前很教條,不知變通,到了最后,也有一種能夠變通,知道自己怎么坐在這個椅子上,坐在自己位置上的感受了。
她前面跟大本講過,我其實不知道該怎么坐這個位置,椅子不舒服可能不是椅子的問題,而是我自己的問題。所以在最后有這個變化,她其實知道自己該怎么做,同時她也知道我這個位置后面該怎么坐了。
這部片子,前面的那些推理過程,非常融合到了劇情里面,不會讓你感覺到這塊是在做推理,這塊是在做打戲,這塊是在做文戲,整個片子把整體的劇情串得比較好,不會讓人覺得一段一段是割裂的,同時在每一段里面,把兄弟兩個人和解的過程,也展示的比較好。
就「爽」來說,這部片子是能滿足我的一個爽點的,劇情來說還是比較流暢的,不會讓我覺得每一段都割裂,前面的打戲和后面的文戲相互之間融合,暴力美學,理性邏輯,一開始大本跟他的兄弟,心里有感情但是不說,后面他也慢慢會表達了,這個片子整體來說,我挺喜歡的,雖然沒有看過第一部,但是第二部我很滿意。
主持人:可以看一下第一部,很好的對比兩個的變化。
觀眾2:我最大的感受是之前兩位老師說過的,兄弟情,以前的港片,周潤發老師和張國榮老師演的《縱橫四海》那種感覺,不管我們多久沒聯系,只要你一個電話打給我,我立馬就到,我們一起去復仇。
兩個兄弟之間的搞笑片段,不是特別突兀,有一種我很了解你,顯得情節不是特別突兀,比如擦防曬霜那里,是一個很搞笑的點,那個情節顯得并不突兀,反而顯得兩個兄弟之間非常熟,包括演員的笑,很符合我生活中和朋友融洽的氛圍,不管怎么吵架,最后我都挺你,我們一起走,雖然最后在上車之前,也是吵架,但最后都是順著兄弟一起走。
讓我感受到有一點點《縱橫四海》江湖的那種感覺,但因為這是美國片,我只能說有一點點那種感覺,兄弟之間的情,還是跟中國的香港片有一點點相似。
主持人:一個是美式兄弟,一個是港式兄弟,謝謝這位觀眾的分享。
【點擊往期回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