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烏魯木齊5月19日電 (王小軍)夏日,塔城的風拍打著溫室大棚的塑料布。在團結農場的草莓棚里,一個穿著迷彩服的中年人正蹲在地上扒拉葉片,指甲縫里塞滿黑土。"王院長,您看現在能疏果了嗎?"種植戶老魯舉著手機錄像。王志剛抬頭笑笑:"可以了,每個花序上留3個左右大的、果形好的,把其他的花、果都去掉,這樣能保證結大果。"
王志剛在大棚為果樹修剪。 張林海 攝
這個皮膚曬得黝黑的東北漢子,是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塔城分院援疆專家團隊的領頭人。2022年冬天,他在狂風中來到塔城時,老鄉們開玩笑說:"長這么瘦,別被塔城的風吹到國外去。"沒想到,這個長得有點瘦的書生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弱,不但沒被塔城的風吹跑,還跟他栽下的樹苗一起在塔城扎了根、開了花、結了果。
從實驗室到花果山
剛到塔城地區托里縣大山腳下改造老果園時,有的果農看著被剪下來的大量枝條心疼,王志剛笑著說:“你是想要多結果而不是光想著長大樹,你就放心大膽地跟我們的果樹專家學,再預防好病蟲害,把缺的苗補上,保證讓你大豐收。”第二年秋天,果農打來電話說:"王老師,今年果子結得真好!"
在額敏縣的蘑菇棚里,企業的負責人、技術員和分院的援疆專家們都特別熟悉。從企業落地開始,塔城分院的專家們就跟他們泡在一起,從選品種到解難題,陪伴企業成長,到現在發展成了額敏縣的名片,這里的雙孢菇不僅走進了烏魯木齊的一級批發市場,還贏得了哈薩克斯坦的訂單,打開了“一帶一路”國家的市場空間。
在額敏縣雙孢菇生產基地,王志剛現場技術指導。 劉國宇 攝
泥土里的課堂
在恰夏鎮的大棚種植戶呂智的草莓棚里,王志剛兩腳全是泥。"這個滴灌帶接頭得換一個,漏水漏得太厲害了,這地頭都澇了,沖過來的泥土把苗芯都埋上了,影響成活率。"
呂智看著說:"不好意思,王老師,你這鞋都粘泥了,回去咋弄呢。"“沒事,這就是干活的膠鞋,回去使勁刷一刷就好了。”王志剛說。
雖然在發草莓苗時,王志剛已經詳細講解了定植的技術要領,但畢竟很多人以前沒種過草莓,所以王志剛還要下到地里去看農戶栽的對不對,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王志剛參與遼塔農業科技示范園果樹品種采收、測產。 劉國宇 攝
風雪中的戰士
塔城的冬天天氣變幻莫測,為了保證大棚里的試驗順利開展,王志剛今年春節沒回沈陽,是在塔城地區農科所基地里度過的。眼看著大棚里的果樹都順利開花了,剛要松口氣,突然在3月初遭遇了一場暴雪。
大棚上的積雪迅速增加,王志剛擔心破舊的夯土墻和棚架承受不住這么大的雪,先是在技術交流微信群里給大棚戶發了條提示,然后就抄起工具爬上大棚清理積雪。
王志剛和同事們頂著大雪一直奮戰到深夜4點多,才把棚上一大半的積雪扒下來,厚厚的棉服被融化的雪水和身上的汗水浸透,兩只手上不知道何時起了血泡,也不知道啥時候血泡破了,干活時都沒注意,直到結束清雪后才感覺到火辣辣的疼。(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