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向 “新” 而行 以 “質” 致遠
安徽向前|安慶懷寧:小藍莓結出百億 “科技果”
人民網記者 高飛躍 陳若天
“露天藍莓剛開始采摘,我們大棚內的藍莓已經采摘兩個多月了。”近日,在安徽省懷寧縣安徽波波果業有限公司的智能溫室大棚內,總經理劉金龍一邊用手機查看基質酸堿度,一邊向記者介紹著藍莓“住進”大棚帶來的利好。
同以往露天種植不同,智能溫室藍莓大棚依托5G智慧農業云平臺,各類傳感器精準捕捉棚內溫度、濕度等數據,實時匯入云端,為藍莓提供穩定的生長環境。
懷寧藍莓。人民網記者 陳若天攝
“有了科技助力,產量比傳統種植方式翻一番。另外,由于上市早,價格也有了保障。”劉金龍笑言,未來幾年要把公司的露天基地全部轉為智能溫室大棚。
在懷寧,像劉金龍一樣開始嘗試智能溫室大棚的藍莓種植大戶還有很多。這一切,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大力推動。
“智能溫室大棚是藍莓產業未來的新引擎。我們正在積極推進試點工作。”懷寧縣藍莓產業發展中心主任曹良元介紹,懷寧藍莓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自然稟賦,更離不開科技的助力。
為此,懷寧縣在2020年便與安徽農業大學開展合作,共建安農大皖西南綜合試驗站,把實驗室搭在“田間地頭”,賦能當地藍莓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良種就是藍莓產業的‘金鑰匙’!我們試驗站成立以來,完成100余個品種篩選,最終培育出多個適合懷寧地理環境的優良品種。”安農大皖西南綜合試驗站站長徐支青介紹,除了在良種培育上發力,試驗站還在懷寧大力推廣數字智慧種植模式,助力當地藍莓產業轉型升級。
不止于品種培育和種植環節,懷寧藍莓的智慧“觸角”已延伸至深加工領域。科技“魔法”讓小小藍莓果變身藍莓酒、藍莓酵素、藍莓干、藍莓汁等,高附加值產品在全產業鏈綻放“莓”力!
2022年年底,在懷寧縣藍莓產業園安徽藍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國內首個“藍美1號”藍莓花色苷提取生產線正式投產,帶動安慶市3萬畝“藍美1號”優質藍莓種植及銷售。
“藍莓花色苷在食品、保健品、藥品等多個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安徽藍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俊介紹,滿產的話,生產線每年可以消耗近3萬噸藍莓鮮果,產值達7.2億元。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引導下,像安徽藍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樣從事藍莓深加工的優質企業,正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懷寧縣。
俯瞰懷寧縣三橋鎮藍莓種植基地。人民網記者 陳若天攝
曹良元介紹,近些年,懷寧堅定不移打造藍莓全產業鏈,將藍莓與大健康產業深度融合,精心做好“農頭工尾”大文章,加速藍莓初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等協調發展。
從“樹海”到“棚海”,從“論斤賣”到“論克賣”,懷寧藍莓正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目前,懷寧全縣種植藍莓9.5萬畝,2024年藍莓產業產值達85億元。小小藍莓果,已然成長為富農大產業。
“今年,藍莓種植面積將達到10萬畝、深加工能力達10萬噸、接待游客100萬人次、年產值突破100億元。”談及懷寧藍莓的發展前景,曹良元信心滿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