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月份剛過半,所有人沒有想到,楊議沒像外頭傳的那樣拜進侯家大門,反倒在自個兒的地盤上,一口氣收了十五個徒弟。
人是真不少,聽說站票都搶破頭,但相聲圈里那些熟面孔,尤其是有點分量的腕兒,除了侯耀華之外,來的卻沒有幾個。
剛剛拜師38天就迫不及待的收徒,楊議究竟是怎么想的?在他的幫助下,侯耀華又是否能迎來反轉?
北京相聲圈的大角兒,一個都沒露臉。
就連天津本地“寶”字輩的老先生們,也像是約好了一樣,齊刷刷地沒影兒。
再看“文”字輩的,也就零星來了幾位。
佟守本老爺子能來,算是個不大不小的意外,畢竟他是楊議父親楊少華的孫子楊化然的師父,這么論起來,倒也說得過去。
除了佟老,還有鄭福山,以及于寶林的兒子于浩帶著徒弟趙恒也來給捧了個場。
說起這趙恒,去年八月楊議悄沒聲兒擺一桌收徒時他就在,可見倆人私下里關系不賴。
這跟倆月前劉春慧收徒弟那會兒,簡直沒法比。
當時天津相聲界的名家大腕兒,那真是給足了面子,連侯耀華都親臨現場道賀。
難不成劉春慧的面子比楊議還大?我看未必。
這更像是一種心照不宣的姿態,大伙兒似乎都有意無意地跟楊議拉開了點距離。
這次楊議收徒,京津兩地相聲圈有頭有臉的人物集體缺席,好像就把這事兒給坐實了。
主持人賈斯文在臺上那句“五爺威武,有目共睹,自立門戶,愛咋咋地”。
后頭這四個字,是臨場發揮還是楊議早就遞了話兒,真夠琢磨的,可那股子決絕的勁兒,是個人都看得出來。
這場收徒儀式,也透著股“不走尋常路”的味兒。
楊議把九十多歲的親爹楊少華請上了臺,穩穩當當地坐在正中間,那叫一個尊崇。
楊老爺子在相聲界是老前輩不假,可他跟楊議這些新徒弟,論起來可不是師爺的關系。
不光沒師爺,連相聲行里收徒弟講究的引師、保師、帶師這“三師”,也統統不見了蹤影。
這么一簡化,就跟有些相聲藝人常說的“說相聲的嘴,騙人的鬼”似的,怎么說都有理。
請了三師,那是繼承傳統;不請,那就是革新唄!
楊議這回招收的十五位門徒,上臺亮相的雖然有十四位,可真要掰扯起來,跟相聲這本行能搭上邊的,連三分之一都懸。
剩下的呢?有影視演員,有電視劇編劇,甚至還有吹笛子的、變魔術的,更絕的是連他直播帶貨團隊里的小助理都入了門。
這些新徒弟普遍歲數不小了,大伙兒心里明鏡兒似的,這拜師,恐怕更多的是想找個“山頭”靠一靠,而不是真想貓下腰來苦學相聲技藝。
里頭那衡治和徐志航,早在2017年就拜過一回師了,當時給他們主持的還是侯耀文的徒弟陳寒柏呢,這回算是“二進宮”。
衡治他爹衡小珍,當年在《相聲有新人》里憑著一手手指舞意外火了一把,當初琢磨著兒子能進侯門,當侯寶林的徒孫,那該多風光。
誰承想,楊議這回當眾撂下話:“今天我宣布,想自立門戶,以楊議的身份自己帶徒弟,成為相聲的一支流。”
這話要是讓衡小珍聽見了,心里頭不定是啥滋味呢。
要說這場活動里最抓人眼球的,還得是楊議九十多歲的父親楊少華,被人攙著扶著顫巍巍地上了臺。
老人家雖然一把年紀,腿腳也不那么利索了,可臉上的笑容倒是挺燦爛。
主持人一通介紹,說他是眼下中國相聲界年紀最大、還能登臺的相聲大師。
楊老爺子一出場,那分量感和人情味兒立馬就上來了,直播間里刷禮物的特效更是沒停過。老爺子一看這陣勢,激動得都站起來鞠躬道謝。
不過,楊少華在臺上的狀態,也讓不少人替他捏著一把汗。
老人家大多數時候就那么靜靜地坐著,眼神瞅著有點空,明顯是精力跟不上了。
這么大歲數,還得出來給兒子的事業撐場面。
這份舐犢情深是沒得說,可看在旁人眼里,真是替老人家擔心,生怕他身子骨吃不消。
這到底是純粹的父子情深,還是兒子為了場面好看,硬把老父親“請”出來站臺呢?
外人不好說,但那份沉甸甸的意味,是少不了的。
楊議這一連串的操作,尤其是那句“自立門戶”的宣言,算是徹底把之前跟侯耀華那段不清不楚的“拜師”傳聞給畫了個句號。
想當初,楊議也不是沒動過心思要當侯寶林的徒弟。
就在今年四月份,侯耀華還張羅著給楊議辦了次挺低調的拜師儀式,甚至有風聲說,楊議為此還特地花了兩萬塊錢給侯耀華買了件貂皮大衣。
可這種缺了公開儀式、也沒得到行業里普遍認可的“拜師”,在相聲圈里頭,壓根兒就立不住腳。
楊議心里那點小九九,怕也是指望侯耀華能請出李如剛這樣的角兒來“代拉師弟”,給他圓了這個名分,可惜啊,這事兒黃了。
侯耀華那套“代父收徒”的玩法,在相聲這行里本就犯忌諱,招了不少白眼,天津相聲界集體不買賬,那可是明擺著的信號。
楊議終歸是要在天津這塊地界上吃飯的,要是因為這事兒把本地的同行得罪個遍,那可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再說侯耀華,就在楊議這次收徒的前兩天,還發了個“加急電報”,讓自個兒的徒弟們都得認楊議這個“師弟”,不認就“斷舍離”。
這番隔空喊話,現在看來,更像是一頭熱地想拉攏人。
結果呢非但沒把楊議留住,倒像是火上澆油,加速了楊議“支棱”起來的決心。
侯耀華忙活了好幾個月,最后落了個竹籃打水一場空。
眼下,楊議選了自立門戶這條道兒。
他到底有沒有開宗立派的實力和號召力,現在還真不好說。
相聲這行當,門戶之見深得很,想另起爐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這條路到底能走多遠,是能闖出一片新天地呢,還是在現實面前碰一鼻子灰,最后為了徒弟們的前景和自個兒的長遠發展,又得重新調整姿態?
畢竟,在這流量就是一切的年頭,能屈能伸,興許也是一種活下去的道道兒。
天津衛這場熱鬧,到底是畫上了一個句號,還是又一個沒完沒了的省略號,恐怕也只有時間能給個準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