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痹,是一種老年人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據統計,我國帕金森病患者超過200萬人,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大約有2%患病。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帕金森患者將達到870萬,且高文化、高學歷的人患病幾率相對更高。
關心、注重父母健康是所有人應盡的孝道,面對這個可怕的老人病,為人子女的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發現這些癥狀,請馬上帶他們就診
帕金森病的病因,目前一般認為是腦細胞退化,無法制造足夠的多巴胺,而神經需要多巴胺才能指揮肌肉的活動,多巴胺不足就會產生各種活動障礙,其中以震顫、肌強直、行動緩慢這三類癥狀最為常見和典型。
震顫是帕金森病最典型的癥狀,早期,患者一只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靜止時會不自覺地節律性顫抖,就好像在做搓藥丸的動作,一秒可以有4~6下;如果有意識地做其他手部活動,如拿東西等,這種震顫會減輕;入睡后顫抖會消失,緊張時會加劇。隨著病情的進展,另一只手也逐漸出現相似癥狀,難以完成穿衣、扣紐扣、脫鞋、洗漱等精細動作,乃致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下巴、口唇、舌頭和頭部在后期也可能相繼出現震顫。
肌強直是指全身肌肉緊張度增高。如果外人刻意掰患者的肢體,會感到他似乎在用力跟你對抗,而其實他并非故意;部分患者的阻抗則是斷斷續續的,像齒輪轉動。有些人面部肌肉強直,則表情呆板。站立時,患者低頭屈背,手臂、髖部和膝蓋都彎曲,像是很慌張一樣,姿勢很特殊。
行動上,當患者想開始一個動作時,會感到困難,翻身、起立、行走、轉彎都顯得笨拙,寫字越寫越小,剛開始走路緩慢,碎步,腳幾乎不能離地,后面越走越快,像往前沖,想停的時候卻停不下來,平衡感差,常跌倒,講話速度緩慢,原本不是口吃的人變得支支吾吾。
這些癥狀,很多人因為不了解,常會以為是老人骨骼、肌肉退化的必然現象,不予處理。但其實,這些癥狀不是衰老的表現,而很可能是帕金森病。如果發現父母有這些情況,不要猶豫,請馬上帶他們去神經內科就診。
存在這些情況,要提高警惕
帕金森病目前無法治愈,也幾乎沒有早期篩查方法。但大多數患者其實在典型癥狀出現前都會有先兆,并且超過1/5的人是以非典型癥狀起病的,具體主要以下幾種情況:
感覺異常。其中,以嗅覺減退最為明顯,80%-90%的患者存在不明原因的嗅覺障礙,國外已把嗅覺減退作為帕金森病的一個早期指標,對可疑患者會詢問其嗅覺情況并做簡單的嗅覺檢查,比如用咖啡或香料測試。頸部、脊柱旁、小腿肌肉、關節,甚至全身的莫名痛感,也是常見的帕金森非典型癥狀。
睡眠障礙。表現為晚上入睡困難,睡眠時間短,白天卻整天想睡覺,1/3的患者做夢時會有夢話,或手舞足蹈,就像在演繹夢境。部分患者還有強烈的下肢不適感,總想動腳,不動就不舒服,休息或靜止狀態下特別嚴重,走走路后癥狀緩解,晚上又會加重。
精神癥狀。主要是抑郁和焦慮,也就是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或總是杞人憂天,或感淡漠,喜怒不形于色,少部分人還會出現幻覺,看到不存在的人物、動物等影像,或懷疑配偶不忠、親屬偷了自己財物,常常讓人誤認為是相關的精神病。部分患者會出現像老人癡呆的癥狀,記憶、思維、計算、注意力等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以男性、經濟條件差、病程長、病情重者多見。
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大多數患者都出現便秘,尿頻、尿急、夜尿、小便起始困難等也較為常見,如果排除了前列腺增生,則可能是帕金森的先兆。另外還有易出汗、吞咽困難、性功能減退等癥狀。
要是對這些癥狀有所警覺,及時就診,阻止腦細胞的破壞,患者仍能享有多年高質量的生活。
日常生活,我們可以為患病父母做的
帕金森病的病程很長,往往達十年以上,患者不得不忍受著各種癥狀帶來的困擾,給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晚年生活的樂趣就此被奪去。目前的治療方式主要為口服多巴胺替代治療,副作用較多,手術、中醫及心理治療效果有限,有望增加自身多巴胺分泌的基因治療仍處于研究階段。
除了服藥,我們還能為患病的父母做些什么呢?
醫生發現,帕金森病患者早晨起床后,癥狀會比較輕,午睡過后,部分患者也有同樣的效果,提示睡眠過程中,神經細胞分泌的多巴胺將被儲存起來,以供醒來后使用。也就是說,良好的睡眠是改善癥狀的一種方法。針對很多患者晚上睡眠差,白天卻嗜睡的情況,患者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盡可能保證晚上有7個小時的睡眠,生活規律,定時睡覺,不要熬夜,避免濃茶、咖啡等興奮神經的食物。必要時可以使用一些鎮靜安眠藥和褪黑素。白天則要控制睡眠時間在半小時以內,避免過長。
因為很多患者都存在便秘現象,所以,飲食方面可多吃富含植物蛋白和纖維素的食物,如谷類、豆類、水果和蔬菜,麥麩、帶皮的蘋果和馬鈴薯、干豆、豌豆、扁豆等是不錯的選擇,既可以減輕便秘,也有保護心臟的作用,還能補充營養。水分的重要性不亞于纖維素,是緩解便秘的必須物質,建議每日飲用6~8杯白開水,再加上果汁、牛奶、湯水等飲品。
運動能給輕中度患者改善平衡和運動能力,減少跌倒,其中,國內外醫生首推步行,患者應堅持至少每天步行500米以上,并持之以恒。太極、游泳、騎自行車等成本低、簡單易學,也適合作為患者的康復訓練。家人不妨和親人一起進行這些運動,是一種鼓勵,更是一種親情。
不能外出者,應盡量在室內做一些伸展肢體的活動。從練習簡單的動作,如敲鍵盤,到復雜的動作,如開水龍頭、扣扣子等,都有助減少肢體強直。即使在地上畫一條白線,讓病人沿著它反復練習走路,對其行走姿勢、僵直現象也有很大幫助。經常鍛煉的人,運動方面的障礙會比缺乏鍛煉的明顯減輕。
生活的設施可以做得盡量方便患者,如準備電動剃須刀、電動牙刷,用調羹和叉進食,帶柄的水杯喝水。穿脫衣服困難者,衣服改為開衫,去除紐扣、拉鏈,改為搭襻。不穿有鞋帶的鞋子,改用平底皮鞋和布鞋,且選擇防滑性好的膠底鞋。在浴室和廁所地板上鋪設防滑墊,并裝上安全扶手以便抓扶。
帕金森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家人朋友的關心,家人支持對帕金森病患者有著特殊的價值,濃濃的親情便是一劑良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