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帆在女校黑板上展開一幅地圖,“它是我們的版圖,可惜是幾十年前的了”。哪怕座中許多人聽得懵懂,但不妨礙青年志士發出他擲地有聲的召喚——“地理就是一個民族的命運。”“欲救中國,非革命不可!”
歷史傳奇劇《人生若如初見》正在愛奇藝播出,由江奇濤編劇、王偉導演。故事的時空落在百年前庚子國變后滿目瘡痍的神州大地,以第一批赴日學習現代軍事的青年群像為開端,著力呈現中華民族推翻帝制、救亡圖存的艱難奮斗歷程。作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電視劇規劃選題、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重大文藝創作資助項目,該劇用如今市場上少有的40集體量、三幕式結構、精致的視聽美學,回望站在歷史晦暗處、時代轉角上的一群青年,看洪流中個體的抉擇,也透過群像看歷史的必然。
劇情更新已過半,劇中曾一起在暗夜求索的青年漸漸踏上不同道路,有人掙扎、妥協,有人堅守所信。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視聽傳播系副主任何天平看來:“他們沒有后世的全知視角,但群像間透出的青年覺醒與民族自強精神,星星點點,卻是劇集與今天觀眾建立鏈接的深層情感邏輯。”
史實與虛構之間的傳奇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作為一部展現清末衰亡史的年代傳奇劇,《人生若如初見》有著特定的時空維度:庚子國變后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事。對呈現封建帝制的終結,劇作有著全景式的敘事雄心,依次用“留洋篇”“歸國篇”“前路篇”三幕,構建一代青年在波折與坎坷中尋找振興出路的完整敘事。
宏大的時代,劇集從一場殘酷又荒謬的刑場起筆。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慈禧挾光緒帝出逃,自立軍起義遭殘酷鎮壓,神州大地一片動蕩。刑場上,當行刑者以擲竹筊的方式定生死,畫面幾次聚焦一匹流淚的馬。萬物有靈,人命被當游戲,馬的眼淚與周遭圍觀人群的恣睢麻木形成對照,歷史的痛感變得真切可觸。
《人生若如初見》在用典講史與虛構想象間完成了傳奇講述。大歷史的走向是真實的,革命志士的抗爭是有痕的,年代環境等細節考據是可查的;而主角們的上下求索、離合悲歡則是藝術虛構賦予的新的生命。
為力求真實呈現百多年前的人文風貌,主創團隊在前期籌備時大量查閱歷史資料、參考歷史照片,邀請晚清歷史專家賈英華作為歷史顧問,并通過服化道美術置景等多部門工種配合,共同營造出具有歷史質感的氛圍。反饋到創作實踐,便是既要寫實也要寫意。
寫實是對時代的靠近。比如,主人公之一梁鄉去檔子房拿文書,國難當頭,清廷那群人卻只嘲諷抱怨幾句,便繼續躺著坐著歪著抽大煙。比如,來喜請梁鄉吃飯,津津樂道于“這菜學問大”,看似文人雅趣,實為清末官場上的奢靡之風。寫意里灌注著一部長劇創作者的審美追求。以女主角謝菽紅出場的長鏡頭為例,粗布麻衣的男人牽著老黃牛走過石板路,斑駁的徽派建筑墻根處布滿苔蘚,少女撐著油紙傘倚墻而立,站立的方向正對著書院大門……這幅生動的風物畫,暗含了人物未來命運的肖像定格。
照見一代人理想的多重面貌
有了歷史感的情境建構,觀眾得以進入悲涼的至暗時刻,一窺百多年前在時代裂變中掙扎尋路的青年,看他們在歷史風云際會中理念的多重面貌。
王偉在社交平臺上答網友問,解讀他理解的人物:“1900年代的故事也是那一代人的青春故事。”
梁鄉出身清宗室,希圖借助新型軍事力量守住風雨飄搖的腐朽王朝,以“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態度學習現代軍事知識,試圖通過軍事改革或實業興邦挽救危局。但隨劇情推進,越來越多青年意識到若無思想之變,縱有堅船利炮亦是無根之木。刻畫梁鄉這個角色,“新羈之馬”的情懷固然有之,但因循守舊、抱守權力的渾噩與局限性更有之。王偉說:“劇集借梁鄉的視角,讓觀眾清晰看見清廷內部腐朽潰爛的細節,從而理解舊秩序崩塌的必然邏輯。”
與之對照,革命志士楊凱之出身平民,擁有一顆熱忱昂揚之心。他的出場即在刑場,因為革命命懸一線,也因為革命而飽經歷練,將中國人的血性與堅韌鍛造成刀刃。
楊一帆以知識思想武裝自身,也將先進思想的種子播撒在后來人的心里,愿以星火去燎原。
安徽開文堂家的二小姐謝菽紅,因一場蹩腳的刺殺不得已流亡東京。從舊時代的大家閨秀逐漸成長為獨立堅強的新女性,在她身上,層層苦難是封建社會對女性壓迫的注腳,此后一次次從困境中站起,則是新女性在新文化、新思潮影響下不斷蛻變的寫照。在王偉看來,菽紅的形象,本質還是頑強、自信、生生不息的中國人民的縮影。
劇中這組群像,代表了清末不同社會階層和思想流派。巧妙的是,不同于常見的歷史傳奇,這些角色并非近代發展進程中有著深遠影響的重要人物,也不是遠離政治與革命思潮的市井之輩,而是能感知時代、亦有著為振興家國而覺醒的一代青年。他們是夾在時局與市井中的“中間層次”,更是那個時代下民族的希望所系。
在那“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沒有人知道未來的道路究竟在何處,仁人志士在艱難時局中各自探索。深夜女校,燈光微茫,兩名新來的志愿女生伸手交握、一問一答——從何而來?從東方來。帶何物來?中國之物。為何而來?天下之事——這兩名女生不過是學校開門良久剛剛招募到的第一批自主求學的生源,算不上故事的主角,這一幕也似乎并不直接關聯主線劇情,可彈幕上燃起來了,“忽然有了流淚沖動”。
有網友寫道:“當楊凱之說出‘愿成為喚醒秋風的第一片落葉’,當菽紅逐漸走出苦難、追隨更先進的思想,當兩位不具姓名的女生在暗夜里堅定信念,或許,這就是《覺醒年代》的前傳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