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20日(記者 高凱)由王偉執導,江奇濤編劇的年代傳奇劇《人生若如初見》近期播出。
該劇將故事背景置于庚子國變后滿目瘡痍的神州大地,出身清宗室的梁鄉、革命志士楊凱之、新軍人士李人駿等人成為最早一批赴日本士官學校留學深造的中國青年,他們與革命志士吳天白、開文堂家的二小姐謝菽紅相遇,五個人的命運被大時代編織在了一起。歸國后,眾人卷入清宗室、革命派、北洋集團等各方勢力間的較量,最終,革命派推翻了封建帝制,迎來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曙光。
據悉,劇集開播后,憑借張弛有度的情節推進,將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之下轟轟烈烈的時代潮流以影像化的鏡頭呈現,不斷調動觀眾的關注,開播以來熱度穩步升高。同時,劇集在社交平臺、短視頻平臺引發輪番熱議,微博主話題閱讀量超21.7億,抖音主話題播放量超5.6億。
《人生若如初見》以身處歷史洪流中幾位年輕人的視角出發切入時代場域,他們各自在留學及歸國后不同路徑中探索、選擇,在各自個體命運的路程中伴隨、推動、引領了百年前歷史轉角處的走向,鮮明呈現出歷史的復雜性。
《人生若如初見》劇照。劇方供圖
劇集通過嚴謹的細節考據還原時代風貌,從刑場上“擲茭定生死”的荒誕儀式,到嚴苛的等級秩序,均以寫實筆觸勾勒出封建末路的腐朽;而對晚清官員禮服、常服、軍服、官服制式的考據,對不同人群服裝細節和材質的考量,以及如油燈到電燈的場合和階段使用,都予以嚴格把控。《人生若如初見》邀請晚清歷史專家賈英華擔任歷史顧問,無論是一個胡同的名稱是否符合歷史上京城的基本格局、載灃赴德時的天氣及街道陳景,還是晚清宮廷的禮節、軍隊編制等,皆做到有據可依。此外,劇集的美術從置景、光影入手,在固有色的基礎增添光影造型,并通過與人物的交互和運鏡互動,共同促成頗具詩意的鏡頭美感及隱喻意味的視覺美學。(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