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對透明質酸的認知!
來源| 聚美麗
作者| 飄 飄
日前(5月17日),華熙生物在官方公眾號發布一則推文《》,對近年來針對透明質酸“過時”的爭議進行了正面回應。
△圖源:華熙生物公眾號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華熙生物的2024年年報、2025年一季報,以及董事長兼總經理趙燕女士在公開演講中,均有指出透明質酸“過時論”不成立,存在被市場追求新概念需求所誤導。()
其中,前不久(5月9日)剛結束的2025聚美麗大會上,趙燕曾表示,“我要堅定站出來對透明質酸過氣論進行駁斥。根據《Cell》的最新綜述,透明質酸作為糖類物質,對細胞外基質的影響代表了抗衰領域的最后一片藍海。全球透明質酸產業,無論技術還是市場份額,都是我們中國企業做到了世界第一,對這個成分的抹黑就是對中國優勢產業的攻擊。”()
除了華熙生物之外,薇諾娜同樣飽受敏感肌故事講不通等輿論困擾,貝泰妮董事長兼總裁郭振宇也在大會上坦言,“貝泰妮不追風口,也不搶窗口。因為起風還有風停的時候,窗口打開也有關起來的時候。”
結合上述言論來看,華熙生物發文回應“過時論”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行業一波又一波的造風口行為,對技術型企業的發展產生影響。而在這過程中,隨著前沿科學不斷演變與躍進,技術加乘的公司擁有穿越周期的能力。
華熙用科技力,回擊透明質酸過時論
而在該文章的開頭,華熙生物同樣再度強調,在4月17日發布的最新《Cell》雜志綜述中,對十二大衰老標志物進行了更新,透明質酸推動細胞外基質ECM,成為了第十三大衰老標志物。
△圖源:《CELL》雜志綜述:《From geroscience to precision geromedicine: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aging》
基于此,華熙生物表示,隨著該標志物的更新,抗衰研究出現了新藍海,全球學術界才發現透明質酸已走到衰老干預研究的舞臺中央,而中國企業如今正牢固占領了與該成分相關的產業高地。
然而,華熙生物嘆息道,雖說透明質酸經歷了幾代中國科學家的努力才換來如今的領先地位,但該成分卻在近年來資本市場的概念切換中,遭遇了謊言與踐踏。
在互相共振、受操控的自媒體及網絡上的虛假消費者評論中,透明質酸遭到了“過時”、“不如某物質安全”、“不如某物質更具生物活性”、“不如某物質具備市場價值”等抹黑。
對此,華熙生物認為,上述言論嚴重誤導了市場,破壞著一批中國企業多年建立起的全球透明質酸產業優勢。
另外,華熙生物還在文中表示,2022年開始隨著資本市場追求新的公司題材,重組膠原蛋白概念被看似幸運地選中了,出現了大量直接針對中國透明質酸產業的所謂“對比研究”,而上述謊言出處包括但不限于:華泰證券、安信證券、國金證券、西部證券等多家證券公司發布的報告,其中含有與重組膠原蛋白比透明質酸有更好的抗老效果等相關言論。
△圖源:華熙生物官方公眾號
對此,磐締創投合伙人楊可逸在2025年聚美麗大會上表示,“但凡研究過審批過程有一點生物學常識,都不會對人體中的兩種物質做出這樣的結論。這說明報告出品方沒有做一些基本的研究,甚至可能沒有查詢過國家藥監局關于這兩種原料產品的相關審批公示信息。但凡去查一下全球關于透明質酸的論文,就能看到透明質酸在細胞分化、皮膚衰老、癌癥控制、信號機制等前沿領域一系列的研究。”()
而面對不斷重演的美妝行業概念切換,華熙生物堅決表示,企業必須發出聲音,經過審慎的評估,決定開放透明地討論針對透明質酸的上述言論,是否存在基本的科學基礎。
透明質酸正在全球掀起認知革命
除了對“過時論”及相關抹黑的回擊之外,華熙生物還表示透明質酸被簡單地歸結為”保濕劑“存在不妥之處。
且全球各國實驗室針對這一成分的認知正掀起靜默的認知革命,也恰好說明其在衰老研究與衰老干預中的關鍵地位,主要有三大方面:
1、全球透明質酸的研究正在加速推動生命科學的前沿發展。尤其是自被發現以來,透明質酸的研究數量呈逐年遞增趨勢,2010年后科研文獻數量更是爆發式增長。
Pubmed數據庫顯示,2000-2024年期間有關透明質酸的研究論文數量高達4.7W篇,其中60%以上圍繞免疫、代謝、細胞分化、癌癥研究、信號機制等與生命科學相關的前沿領域。
比如,華熙生物的酶切技術,促進精準調控透明質酸的分子量和端基,為癌癥與腫瘤微環境等諸多前沿領域賦能。
△圖源:華熙生物官方公眾號
2、透明質酸在抗衰老研究中,經歷了從裸鼴鼠長壽問題到最新的抗衰老標志物的一大躍進,前文已提到不再贅述。
3、糖生物學基礎研究領域的開端,始于透明質酸。據華熙生物介紹,糖生物學領域的最高榮譽——卡爾·梅耶獎(Karl Meyer Award),是以透明質酸的發現者命名的,以紀念該成分開辟了糖類物質的研究領域,這也是目前尚未潛入的蔚藍深海。
基于上述內容,華熙生物強調,為攻克透明質酸的生產難題,其先后通過微生物發酵技術、酶切技術以及合成生物學技術,實現了糖類物質生產的三次重大技術迭代,未來也會向整個糖生物學做延伸研究。
技術驅動的華熙,正逃離內卷的洪流
近年來,隨著華熙生物業績出現波折,尤其是皮膚科學創新轉化業務營收在2022年達到高峰(接近50億),并且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近80%。然而,之后該業務持續下滑,直接影響了總業績及盈利能力。
基于此,過去一年來,華熙生物對內部組織架構進行了整改。一方面,正本清源內退了部分貪腐員工,并對管理層進行全部更換;另一方面,華熙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趙燕女士下沉管理,親自操刀收入占比較高的皮膚科學創新轉化業務(原功能性護膚品業務)。
而以上措施的穩步實施中,華熙生物也迎來了業績的拐點。2025年一季報顯示,華熙生物歸母凈利潤較2024年第四季度環比增加了約2.90億元(扭虧為盈),剔除減值損失后上漲約1.80億元。
不僅如此,近一個月內,有15家機構除一家給出了維持評級外,其余14家都給出了“買入” “增持” “跑贏行業”等積極評級。
而華熙生物內部管理層透露,品牌業務的調整已頗為奏效,“老板最近在下沉直管米蓓爾和BM肌活后做了很多調整,目前這兩個品牌應該會很快回歸盈利,不追求銷量而追求品牌科學基礎和人群基礎的扎實和財務指標的健康會是第一輪調整目標。”
對于上述調整,趙燕在2025年聚美麗大會中解釋稱,“我重回一線,是要把華熙生物從內卷的洪流中抽離出來,做好自己。”
趙燕還舉例道:“華熙生物在醫美業務最巔峰的時候選擇了‘剎車’,主動調整團隊和產品。目前醫美業務已經超過了調整前的規模。但在那時候,我看到的不是它的市場前景而是危機。”
如此來看,作為一家技術驅動的透明質酸領先企業,華熙生物正在通過脫離市場輿論漩渦、不正當內卷等惡性競爭,借鑒此前醫美業務變革的經驗,重頭再來般地調整組織架構,以面對如今美妝市場的冰河期。
信息來源:華熙生物官方公眾號、2025年聚美麗大會趙燕演講內容等
視覺設計:筱情
微信排版:粒子
責任編輯:高高
看完不妨給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