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美雙方剛剛就關稅問題達成一定共識、部分關稅有所降低之際,特朗普政府卻突然又“變卦”了,對中國高科技產業接連打出“重拳”。這一系列動作不僅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也讓人不禁對中美經貿關系的未來走向感到擔憂。不是才“握手言和”嗎?只能說,這果然是不出我們所料。特朗普頻繁找中國就關稅問題談判,本來也不是真的想要跟中國緩和關系,究其原因,不過是“關稅戰”打得美國自身扛不住了。那既然現在“關稅戰”打不下去了,那以特朗普對中國的敵意,會放過中國嗎?于是,他換了一個賽道:開始打“科技戰”。
報道稱,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廢除了拜登政府時期簽署的《人工智能擴散規則》,與此同時,宣布要采取更多措施,加強對全球芯片出口管制。該機構還發布了三個指導意見,包括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華為昇騰芯片都是在違反美國出口管制規定,警告公眾讓美國AI芯片用于訓練和推理中國AI模型可能帶來潛在后果,以及指導美國企業保護供應鏈,提防供應鏈轉移的計策。總而言之,就是不允許全球使用華為昇騰芯片的規定,加強對中國AI相關的出口管制。無形之中,這再次體現了美國長臂管轄的霸權主義。
當然,不難看出,美國自己在針對華為芯片的時候,心里也是很虛的,所以才用了“指導意見”這幾個字,而非落地的新規或者法條。簡單來說,美國商務部是給自己原有的出口限制,悄悄增加了一條解釋,想要打擊中國高新技術的發展。但他們自己心里很清楚,自己這么做,吃相簡直太難看了,所以暗地里加上了“解釋”。
可這樣,吃相就不難看了嗎?只是自己安慰自己,自己騙自己罷了?!瓣P稅戰”打了一個月,美國始終沒辦法占據上風,無奈之下,只能服軟。但就如上述所說,服軟不代表美國就放棄對付中國了,該國對華的敵意存在一天,那就一天不會放過中國。只是如今,從“關稅牌”變成了打“科技牌”:這題不會答,就換下一題。那么面對美國的“重拳”,中國該如何應對呢?很多人說,中國需要采取更加靈活和有力的應對策略,比如繼續加大在核心技術領域的研發投入,尤其是在半導體、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關鍵領域,通過加強自主創新,減少對外國技術的依賴。
這確實是一個好辦法,但需要時間,現下,反擊美國的最好辦法,就是讓美國真正感覺到痛。在美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出手的當天,中方拋出了一張新的籌碼,反將了美國一軍。商務部直接對美方喊話,要求特朗普政府盡快停止針對進口汽車和鋼鋁產品的232關稅。言下之意,特朗普既然不甘心承認失敗,還想著對華層層加碼,那中方同樣寸步不讓。硬碰硬,誰怕誰?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中國都不畏懼美國的挑釁和施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