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周千清
案件回顧
2025年5月5日17時54分,菏澤交警直屬一大隊接110指揮中心指令稱,南外環住建局萬福河公園處,兩名未成年人騎電動自行車撞傷兩名行人后逃逸。接警后,民警迅速展開調查,歷經七天七夜不懈追蹤,最終鎖定嫌疑人并成功破案。這起案件不僅展現了菏澤交警的專業與執著,更敲響了未成年人交通安全的警鐘。
警情驟至:零線索現場的破局挑戰
2025年5月5日17時54分許,我大隊接110指揮中心指令稱,南外環住建局萬福河公園處,兩名未成年人騎電動自行車撞傷兩名行人后逃逸,其中一人傷勢嚴重,已通知120。
警情就是命令!接警后,民警邢廣勇、朱浩率領輔警趙彥鵬、劉福舜、張浩、何曉輝迅速趕赴現場開展調查。到達現場后,傷者已被送往醫院。經民警現場勘察,現場無有效監控,僅能確認肇事車輛為電動自行車,且無任何遺留線索,破案難度極大。面對“零證據”困境,事故中隊迅速成立專案組全力開展偵查。
科技追兇:七晝夜的 “像素級” 偵查攻堅
為盡快將嫌疑人繩之以法,還受害人一個公道。辦案民警兵分兩路:一路民警調取案發地沿線五公里范圍內的幾十個監控視頻;一路民警走訪周邊群眾和學校。
辦案民警在案發現場周邊展開大量走訪調查,卻始終未能尋得肇事嫌疑人蹤跡,案件一時陷入僵局。“不抓到肇事者決不罷休!”秉持著這樣的信念,民警們顧不上吃飯休息,持續擴大排查范圍,對所有證據反復關聯研判。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七天七夜的艱苦摸排,民警終于在人民路與緯四路發現嫌疑人員和車輛。可惜此處監控人像模糊,難以識別身份信息。民警沒有氣餒,轉而從海量監控畫面入手,逐幀篩查。從數千張監控截圖中,他們敏銳捕捉到關鍵線索——嫌疑人與一名同伴同框出現。以此為突破口,民警迅速鎖定該同伴為定陶區仿山鎮某村居民高某某(化名),并通過其家屬聯系到本人。
抽絲剝繭:七晝夜 “像素級” 追蹤
終現嫌疑人真容
在學校的協助下,高某某指認抓拍人像為其同校同學李某某(化名)。民警隨即在其學校門口查獲肇事車輛,并在班主任陪同下對李某某進行詢問。經心理疏導與法制教育,李某某如實供述:事故系其小學同學王某某(化名)駕駛其電動自行車載她回家時發生,兩人因害怕承擔責任選擇逃逸。
至此,這起歷時七天七夜的逃逸案件偵破,不僅彰顯了菏澤交警直屬一大隊 “追逃必盡” 的專業韌性與科技賦能的辦案實力,更以真實案例為未成年人交通安全敲響了警鐘。
菏澤交警直屬一大隊提醒:
未成年人駕駛電動車存在極大安全隱患,家長及學校需切實履行監護與教育責任,強化交通安全和法治意識培養,從源頭杜絕此類風險。
下一步,大隊將持續加強對未成年人交通違法的治理力度,以 “零容忍” 態度守護道路安全,同時聯合社會各界織密未成年人交通安全防護網,讓法治與安全成為青少年成長路上的 “必修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