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記得小時候,我奶奶總說,人活一輩子,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
可現在的年輕人,似乎都迷失在別人的眼光里
你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孩子都著急長大
明明花骨朵還沒完全綻放,卻偏要裝成熟透的玫瑰
尤其是女孩子,十八九歲就恨不得一步跨到三十多,這到底是為什么
近日,江蘇昆山一所高中舉辦的成人禮在網上炸開了鍋
一名女生的特立獨行打扮,讓整個莊重的儀式變成了民國穿越劇
這本該是青春洋溢的時刻,學校操場上鋪著紅毯,寓意學生們即將告別稚嫩,走入成人世界
大多數同學都保持著樸素大方的風格——男生休閑褲配白T恤,女生普通裙裝稍作點綴
可偏偏有一個姑娘,非得走出自己的風格來
她的打扮真是讓人瞠目結舌
頭發高高盤起,金釵閃耀,金耳墜晃動,一身黑色高開叉旗袍勾勒身材,上面繡滿金色纏枝蓮紋,還穿著一雙尖頭高跟鞋
這樣子,哪像十八歲的花季少女,分明就是從老電影里走出來的貴婦人
當她邁著小碎步從拱門下走過,全場頓時鴉雀無聲
老師們目瞪口呆,同學們面面相覷,空氣中彌漫著尷尬的氣息
最令人費解的是,她身后的媽媽不但不覺得不妥,反而一臉與有榮焉,仿佛女兒這身裝扮是什么了不起的成就
網友們評論尖銳又精準:一副姨娘打扮,雪姨看了都得甘拜下風!直擊要害
成人禮的意義究竟是什么
它象征的是一個人從青澀走向成熟,是心智的成長,是責任感的養成
可有些人偏偏把它誤解成了表面功夫——以為穿得像大人,就等于長大了,這未免太過膚淺
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十八歲就該有十八歲的模樣,何必非要裝出三十八的韻味
每個年齡段都有專屬的美,青春的朝氣蓬勃是任何華服都掩飾不了的本色,也是日后再難尋回的珍貴資產
有人會為她辯護說這是表達自我的自由。
自由沒錯,但凡事都有個度
在家隨心所欲和學校正式場合顯然不能等同而論
個人喜好固然重要,但公共場合的禮儀與得體同樣不容忽視,分不清這些,只會鬧出笑話來
最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女孩母親的態度
俗話說姑娘要看她媽,作為過來人,難道不該給女兒適當的引導嗎
為何反倒鼓勵這種提前老化的行為,究竟是何居心
網友們也很疑惑:十八歲打扮得像三十八,父母不但不阻止反而支持,簡直不可思議。這質疑擊中了問題核心
一個人的審美觀、價值觀很大程度上是家庭熏陶的結果,這一點毋庸置疑
當然,也有心善的人為女孩打抱不平,認為她只是表現自己的美,能愉悅自己也能愉悅他人,沒什么不好
真是這樣嗎?美麗也是有年齡特征的啊
少女的清純、活力和朝氣,是這個年紀最珍貴的資本
等到真的年長了,再怎么扮嫩也回不去了
可現在,這姑娘大學都沒畢業,就急著裝出一副飽經滄桑的樣子,不是白白浪費了最好的年華嗎
這種現象在各地并不罕見
前不久湖南就有位母親為女兒的穿著操碎了心
看著女兒漸漸長大,愛美是正常的,可這穿衣風格越來越離譜,完全不像同齡人該有的樣子
有一天,這位媽媽撞見女兒偷偷往外溜,短裙加濃妝,鬼鬼祟祟的樣子
她忍不住脫口而出問女兒這品位從哪學的,說她太難看了,問這像話嗎
女兒羞得滿臉通紅,轉身就跑
兩個案例,一個高調亮相,一個偷偷摸摸,表現方式雖不同,背后反映的卻是同一個問題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看到、被認可,卻常常與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馳,這矛盾該如何化解
青春期是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孩子們既想展示獨立,又害怕犯錯
對許多年輕人來說,通過改變外表來表達我長大了,似乎是最直觀也最安全的方式——至少比內在的成長容易得多
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該怎么做
江蘇女孩的媽媽選擇了全盤肯定,湖南媽媽則直接否定
實際上,這兩種方式都不盡理想
最有效的方法是真誠溝通、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他們需要的不是一味表揚或一味責備,而是被理解、被尊重,同時獲得適當的引導
人生不是一場趕路,而是一段需要細細品味的旅程
希望每個年輕人都能珍惜當下,不急于戴上不合適的面具
同時也希望做父母的能放下固有成見,以更包容的心態看待孩子的成長嘗試
畢竟,真正的成熟從來不是靠外表裝扮出來的,而是內心的豐盈和穩重
生活不是演戲,何必著急變成別人,做最真實的自己,不是更好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