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報》2025年5月15日頭版
“我想考個大專,繼續提升專業能力……”2025年1月26日,在廈門市同安區檢察院內,檢察官林靜娟看著神采飛揚暢想未來的陳媛媛(化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過去一年,陳媛媛在考察期內配合幫教,表現良好,最終被決定不予起訴。
一年前,陳媛媛因涉嫌強制侮辱罪被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同安區檢察院綜合考慮案件事實和情節依法對她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并攜手司法社工,為她構建起“法治保障+情感支撐+社會協同”的強大支持網絡。
從想退學到順利畢業,如今陳媛媛在泉州的一家口腔醫院當護士,她說:“我想離家近些,這樣可以經常回家看看外公外婆。”
通過一年的幫教矯治,這段錯位的人生軌跡已然扭轉……
01
錯位的人生軌跡
“如果當時直接去食堂,不跟著舍友走,就沒有后來的事情了。”案件發生后,陳媛媛總是后悔和自責,當時的一念之差,造成了一段錯位的人生軌跡。
陳媛媛是同安某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學生。2023年的一天,下課后,同寢室的舍友找她幫忙,她沒多想就答應去了。她拿著手機,拍下舍友們欺負同學的視頻,成為霸凌的幫兇。案發后,陳媛媛因涉嫌強制侮辱罪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在接受檢察官訊問時,陳媛媛說起這段經歷,總是哭:“后悔、自責,我的前途毀了。”
檢察官告訴記者,陳媛媛系未成年人,拍攝視頻未傳播,系從犯,悔罪態度好,而且她舅舅積極賠償被害人,已經取得諒解。因此,同安區檢察院依法對她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考察期為一年。
檢察官表示,附條件不起訴既為了考察,也是為了幫教,“她的家庭情況比較特殊”。在檢察官的講述中,揭開了陳媛媛另一段錯位的人生經歷。
母親早亡,父親棄養,陳媛媛一直跟著外公外婆在泉州生活,舅舅舅母很疼愛她,但他們在外地做生意,無法給予親密的親情支持。而附條件不起訴后,檢察官和司法社工聯合開展幫教,通過司法支持為陳媛媛提供一種另類的“家庭教育”,給予她缺失的關愛和引導。
檢察官對陳媛媛進行釋法說理。
據介紹,2022年起,同安區檢察官與廈門市同安區益家人社工服務中心聯合開展青少年幫教,為未成年人提供幫教矯治51人次、臨界預防5人、社會調查461次、心理輔導,以及家庭教育指導244次、幫助13名涉罪未成年人重新就學就業等服務,合力助推涉罪未成年人回歸社會,健康成長。
02
卸下心里的包袱
為更好地提升教育矯治成效,檢察官多次與社工服務中心溝通,精心挑選經驗豐富的司法社工。社工鄭艷萍今年42歲,有個和陳媛媛年齡相仿的兒子,了解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能迅速跟他們打成一片。她第一次跟陳媛媛見面時,看到陳媛媛眼圈烏青,也不跟人眼神接觸,總是流著淚說:“老師你別問了,我不想再回憶那段過去。”社工隨即給陳媛媛做心理測評,發現她有重度抑郁和重度焦慮的問題。
“建立信任是幫教的第一步”,鄭艷萍及時向檢察官反饋工作進展,并根據一案一策,與檢察官共同交流完善幫教方案。“我們運用法律把好成長‘舵盤’,司法社工扮演‘愛心媽媽’的角色,是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橋梁’。”林靜娟檢察官告訴記者,司法社工在考察期內要密切與未成年人聯系,保持日常跟蹤,提供幫助,隨時和檢察官反映異常情況,檢察官也會及時跟進,指導幫教工作開展。
經過三次面談后,一天晚上10點,陳媛媛給鄭艷萍發來信息。“鄭老師,我不想讀了,同學說我被判刑了,我的人生完了……”看到這條信息,鄭艷萍既心疼又欣慰。欣慰的是,信任算是建立了,但如何卸下孩子心里的包袱,順利完成學業,也成了擺在她面前的問題。
鄭艷萍第一時間與承辦檢察官聯系,把陳媛媛的情況反饋給檢察官。在檢察官辦公室里,檢察官再次耐心地向陳媛媛詳細解釋附條件不起訴的內涵和目的,“只要配合幫教,度過考察期,是不會被起訴的,犯罪記錄也會被封存”。
司法社工到學校和陳媛媛面談,了解她的近況。
同時,檢察官還履行法治副校長職責,進學校、班級開展普法講座,就校園霸凌涉及的罪名、應承擔法律后果等進行宣講,并說明了附條件不起訴這一特殊保護制度,打消同學們疑慮,為陳媛媛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陳媛媛終于卸下心里的重擔,不再提退學的事情,專心投入到日常學習、畢業實習和考試中。
02
健全社會支持網絡
“我現在可以獨立給病人取牙模了。”“實習屬于出社會了,老師教我可以學習勞動法,維護自己的權益。”“還是希望可以繼續讀書。”……附條件不起訴對象每月都要寫思想匯報,陳媛媛交得最及時,也是寫得最認真的一個。“把開心、不開心的事情,都記錄下來。”這也是檢察官教她排解情緒的一種方式。
陳媛媛的家庭支持網絡薄弱,如何聯動各方,為陳媛媛建立社會支持系統,是檢察官要思考的另外一個問題。
去年4月份,借著同安區五顯鎮山藥節主題活動的契機,同安區檢察院檢察官和司法社工一起帶著幫教對象進行志愿服務。穿著志愿者的紅馬甲,幫忙搬椅子布置現場,接待參與法治謎語游戲的群眾,忙了一上午,陳媛媛才有空坐下,她覺得充實極了,“給予他人幫助,自己也獲得成長。”
陳媛媛在做志愿服務,接待咨詢群眾。
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也為她接下來的實習生活做了準備和鋪墊。在畢業前,陳媛媛要進行一段時間的實習,在得知這一情況后,鄭艷萍立即與檢察官溝通,聯系實習老師,協調老師更關注、支持這個特殊的學生,“我們的幫教還沒結束,而實習是一個新的階段,她可能會有新的需求,我們要及時跟進。”在實習單位落定后,檢察官與司法社工又去實地走訪考察了一番,還為陳媛媛提供了就業指導。
從萌生退學念頭到順利畢業、就業,在同安區檢察院司法幫教的“托舉”下,花季少女的錯位人生已經扭轉,如同她在日記里寫的,“經過這件事,我深刻感受到了法律的威嚴和溫度,以后我一定會知法守法。”
End
同檢新媒體工作室出品
同安檢察
責任 專業 團隊 紀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