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在世界各國媒體記者的注視下,俄羅斯和烏克蘭3年來的首次直接會談終于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登場。在土耳其外長費丹的主持下,俄烏代表團的會談持續了約兩個小時。會談結束后,烏克蘭方面迅速對外發聲,指責俄方試圖破壞談判,在會議上提出“不可接受的條件、要求烏放棄更多領土”。正在阿爾巴尼亞參加歐洲領導人峰會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稱,如果這次談判失敗,世界應有“強烈反應”,包括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
據國際文傳電訊社援引消息人士報道稱,俄烏直接談判開啟后,作為東道主的土耳其代表預計將在問候寒暄后離場,而美國特使預計不會會見俄羅斯代表團。烏克蘭高級官員本周早些時候表示,俄羅斯似乎正在為更大規模的攻勢做準備,將庫爾斯克等地兵力調往戰場戰略熱點,而非發出準備和談的信號。接近烏克蘭國防部的一個烏克蘭分析團體Deep State近日報告稱,俄羅斯武裝部隊在頓涅茨克東部地區占領了更多土地。
普京(資料圖)
上海社會科學院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孫祁表示,盡管俄烏雙方重回談判桌,但在領土主權、軍事結盟、安全保障等關鍵問題上存在結構性矛盾,缺乏利益交匯點作為談判的支點。俄方將談判基點設定在北約退回1997年前軍事部署態勢、烏克蘭確立永久中立地位等非妥協性條件,而烏方則以恢復1991年邊界為絕對前提,“雙方的戰略訴求互相排斥”。“在重要議題未能達成一致的前提下,即便雙方領導人面對面,分歧也顯而易見。”孫祁表示。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土耳其、俄羅斯、烏克蘭的三方會談已于當天結束。烏克蘭代表團團長、國防部長烏梅羅夫表示,俄烏雙方在談判中主要集中討論了停火、戰俘交換以及兩國元首的可能會晤等事宜。烏梅羅夫稱,俄烏雙方在伊斯坦布爾達成協議,各自交換1000名戰俘,這是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戰俘交換。聯合國發言人辦公室表示,聯合國歡迎當天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的會談。
俄烏沖突(資料圖)
戰俘交換的“數學游戲”,俄方提出的1:1交換比例看似平等,實則暗藏玄機,目前俄軍戰俘中包括大量義務兵和雇傭兵。而烏軍戰俘中超過60%是經過北約培訓的職業軍人,烏克蘭議員別列佐維茨私下透露,“我們換回來的可能是農民,失去的卻是種子部隊”。“元首會談的”身份“陷阱”,當澤連斯基提出要與普京直接對話時,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的回應耐人尋味,可以考慮,但需要明確會談性質。
然而烏克蘭最高拉達議員熱列茲尼亞克直接表態,稱伊斯坦布爾談判毫無成果。據烏克蘭消息人士透露,在停火條件方面,俄羅斯代表團要求烏軍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地區撤軍,而且俄羅斯的其他要求還遠遠超出了先前討論的范圍,在烏方看來都是“不可接受的”。這次直接談判的契機,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在5月11日提議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隨后回應,稱會在土耳其“等候”普京。
美國(資料圖)
對于俄羅斯來說,雖然也沒得到他們想要的,但至少有3個比較大的收獲。第一是交換俘虜。這次交換俘虜名義上是“人道主義措施”,至于雙方究竟如何安排倒是其次,最起碼在明面上,算是彰顯了俄羅斯的“大國氣度”。第二是烏方的態度。在這次“互相試探”后,俄羅斯已經明確了烏克蘭的根本意圖,無非就是想繼續靠著歐美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得知了這一意圖之后,俄方也更方便制定接下來的策略。第三就是歐美各方對俄烏沖突的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