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提高學生營養健康意識,助力學生科學預防肥胖,在第36個“5.20中國學生營養日”來臨之際,固始縣元光小學圍繞“吃動平衡 身心健康”主題,開展了系列宣傳教育活動,旨在普及營養知識、糾正飲食誤區,促進全校學生健康成長。
加強宣傳 營造氛圍
在5.20中國學生營養日來臨之際,元光小學利用電子屏播放主題標語,加強學生對營養健康知識的了解,增強師生的營養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中國學生營養日主題班會
各班級開展“5.20中國學生營養日”主題班會,向學生普及營養知識,如食物的分類、營養成分、合理膳食的重要性等。引導學生認識到挑食、偏食的危害,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
中國學生營養日知識宣傳
中國學生營養日的來歷
1989年成立的中國學生營養促進會在營養學家于若木的主持下,結合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戰略目標,制定了1991年至2000年10年學生營養工作計劃。其中確定每年5月20日為中國學生營養日。其目的在于廣泛、深入宣傳學生時期營養的重要性,大力普及營養知識。2001年5月,教育部、衛生部聯合頒布文件將“中國學生營養日”法定下來。
學生營養現狀及問題
1. “雙高”現象普遍:超重肥胖率超10%,近視率超50%(衛健委2023年數據),與飲食不均衡密切相關。
2. 隱形饑餓:鈣、維生素D、鐵等營養素攝入不足,導致貧血、免疫力低下等問題。
3. 不良習慣:偏愛油炸食品、含糖飲料,忽視早餐,零食替代正餐現象突出。
怎么吃更建康
1.定時定量。這樣可以避免過度饑餓引起的飽食中樞反應遲鈍,導致進食過量。
2.細嚼慢咽。細嚼慢咽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感受食物的味道,也能給大腦足夠的時間來接收飽腹感信號,從而避免進食過量 。一般來說,每口食物咀嚼15-20次是比較合適的。
3.合理選擇食物。在食物的選擇上,要學會看食品標簽上的營養成分表,了解食品的能量值,少吃高脂肪、高糖食品。像油炸食品、蛋糕、奶茶等,這些食物的能量都比較高,要盡量少吃。
4.食不過量。除了做到食不過量,在飲食方面,我們還要堅守營養均衡的原則,根據個體的年齡、性別和生理及生活工作狀態,制訂個性化的飲食計劃 。每日飲食最好搭配谷薯類、蔬菜水果、動物性食物、奶制品和豆類食物,保證營養的多種攝入。
如何實現“吃動平衡”
1.規律進餐。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吃東西時要細嚼慢咽,合理分配三餐能量,早餐占全天總能量的30%,午餐占40%,晚餐占30%,避免過度饑餓或暴飲暴食。
2.均衡膳食。每日飲食應包含谷薯類、蔬菜水果、畜禽魚蛋奶和豆類、油脂類等各類食物。推薦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每周攝入25種以上的食物。
3.控制零食和飲料。少吃薯片、餅干等高鹽高油的零食,少喝可樂、奶茶等高糖飲料。如果想吃零食,可以選擇一些健康的食物,如堅果、水果、無糖酸奶等。
4.有氧運動。在走廊練習拉伸操緩解肩頸僵硬,與同學組隊跳繩激活全身細胞,甚至只是到操場快走幾圈,都能打破久坐帶來的氣血循環阻滯。放學后的“黃金運動時段”,可根據興趣選擇籃球、游泳、舞蹈等有氧運動,在團隊協作中釋放活力的同時,提升社交能力與抗挫折力。
5.力量訓練。每周進行2~3次力量訓練,如舉啞鈴、俯臥撐、仰臥起坐、深蹲等。力量訓練可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礎代謝率,讓身體在休息時也能消耗更多能量。
6.增加日常活動量。盡量減少久坐時間,多起身活動,步行上下樓梯,主動承擔一些家務勞動等,積少成多,也能消耗不少能量。
體重管理 快樂成長
1.正確認知,重在預防
體重是客觀評價人體營養和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體重過高或過低都會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應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通過合理飲食、科學運動等健康生活方式,防止超重、肥胖和體重過輕的情況發生。
2.終生管理 持之以恒
保持健康體重能減少相關疾病的患病風險。全人群都應把保持健康體重作為目標,并貫穿孕前期、孕期、嬰幼兒期、兒童青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的全生命周期。
3.主動監測,合理評估
定期監測體重、腰圍等變化和評估體重狀況是保持健康體重的重要措施之一。國際上常用體質指數(BMI)來衡量一個人的健康體重狀況。BMI 的計算方式非常簡單,就是用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公式為:BMI=體重(kg)÷ 身高 2(m2)。
對于我國成年人來說,健康體重的 BMI 范圍在 18.5 - 23.9 之間。如果 BMI 值低于 18.5,可能意味著身體出現了營養不良等問題;而 BMI 值在 24 - 27.9 之間,就屬于超重范疇;一旦 BMI 值達到 28 及以上,就被判定為肥胖了 。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BMI 只是一個參考指標,并不能完全準確地反映每個人的健康狀況。成年人男性腰圍>90厘米、女性腰圍>85厘米為中心型肥胖,85厘米≤男性腰圍<90厘米、80厘米≤女性腰圍<85厘米為中心型肥胖前期。
4.平衡膳食,總量控制
健康體重取決于能量攝入與能量消耗的平衡。在控制總能量的基礎上,保持平衡膳食模式并長期堅持,是保持健康體重的關鍵。
5.科學運動,貴在堅持
長期堅持科學運動,有利于體重的保持和體成分(人體的構成成分,包括水分、蛋白質、脂肪和礦物質等)的改善。有氧、抗阻、高強度間歇運動均有助于控制體重。適度中高強度運動有助于體重管理。
6.良好睡眠,積極心態
睡眠不足或過多都不利于體重控制和身體健康。不同年齡階段建議睡眠時長有所不同,應當參照相關標準保持良好睡眠。體重還與人的心理狀態相關,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助于保持健康體重。
7.合理計劃 科學減重
超重和肥胖者減重的主要目標是降低脂肪組織的重量,在制定減重目標時要量力而行,速度不宜過快。一般可按照每周體重減少不超過0.5公斤的速度,在3至6個月內減少體重的5%~10%,或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設置合理目標,科學控制體重。
8.共同行動 全家健康
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個人應養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習慣,主動學習健康體重知識,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做好體重管理。
通過此次中國學生營養日宣傳教育活動,學校學生對營養健康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強了營養健康意識,紛紛表示要摒棄不良飲食習慣,養成科學合理的飲食方式,以健康的體魄和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元光小學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關注學生的營養健康問題,加強營養知識教育,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通訊員 李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