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在這草木葳蕤、萬物并秀的時節,信陽市平橋區第一小學以開放的姿態、飽滿的熱情,迎來了區教研室“教學常規落實月”視導組的專家團隊。一場關于課堂的對話、一次聚焦常規的檢閱、一番賦能未來的指引,在書香氤氳的校園里徐徐展開...... ?
全景視導:細察校園里的教育風景
視導組馮仁君組長以"全景掃描"的方式深入校園每個教育現場。
教學巡課
馮組長在教室外觀察常態課堂的真實樣態。教師們專注投入的教學狀態,學生們積極互動的學習熱情,構成了校園最動人的風景。
走廊文化
駐足欣賞各樓層主題鮮明的文化墻,"紅色傳承""科技筑夢""書香潤心"等板塊,見證著學校"環境育人"的用心。
辦公室探訪
走進教師辦公室,整潔的環境、濃厚的教研氛圍讓人印象深刻。攤開的備課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辦公桌上精心準備的教學具,無聲訴說著教師們的專業與敬業。
推門聽課 ?
課堂,是教育最美的原野
視導組專家走進課堂,以"推門課"的形式,零距離把脈教學常態。
四年級黃玉麗老師執教的《黃繼光》,以情為舟、以讀為槳,帶領四年級學子穿越烽火歲月。英雄的吶喊在朗讀中回響,紅色的基因在追問中傳承,課堂既有文字的張力,更有精神的拔節。
一年級涂俊麗老師執教的《擺一擺 想一想》,通過層層遞進的趣味挑戰活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小組合作,從多種角度總結、發現規律,真正落實“思維培養”“寓教于樂”的高效課堂。
課后評課
分學科研討中,專家們以"顯微鏡"剖析細節,以"望遠鏡"指引方向。既有對教學策略的精準點撥,更有對核心素養落地的深遠期待,教師們如沐春風,收獲滿囊。
多維檢閱?常規,是質量最深的根基
視導組通過"查、看、聽、評、談、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全方位檢閱學校教學工作。
檔案檢閱
一摞摞教案,是教師思維的足跡;一本本作業,是學子成長的年輪。
視導組細致查閱教學常規檔案、教研活動記錄及各科作業批改情況。工整的備課筆記、分層的作業設計、詳實的反思記錄,無不彰顯著一小教師"精耕細作"的匠心。
學生問卷
隨機抽取各年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從學習興趣、課業負擔、師生互動等維度,傾聽最真實的教學反饋。孩子們認真作答的模樣,是對學校辦學最真誠的回應。
集中反饋對話,是前行最亮的燈塔
匯報與聆聽
區一小丁桂霞主任以《凝心聚力促發展 砥礪奮進譜新篇》為題,從課堂改革、教研深耕、常規細化、課程特色等方面匯報學校教學實踐,字字鏗鏘,盡顯一小教育人的求索之志。
在丁主任工作匯報后,李校長著重強調了三方面重點:學校將持續深化"文化傳承創新",讓百年老校的文化底蘊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嚴格落實"雙減"政策,通過"分層作業、彈性作業"等方式實現"減量提質";同時將進一步豐富社團種類,特別是加強科技類社團建設,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興趣生長點。李校長特別指出:“教育要像春雨般潤物無聲,既要守住傳統的根,又要長出創新的芽。”
指導與賦能
馮主任用"三美三優"概括視導感受:一贊校園環境優美,稱學校是"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的園林式校園;二賞文化氛圍濃厚,特別肯定"一墻一主題,一層一特色"的走廊文化設計;三夸師生狀態飽滿,課堂紀律嚴明,展現出優良校風。 馮主任重點表揚六大亮點:科學合理的課程表設計;健全規范的教學管理制度;豐富多元的社團課程(特別是編程社團);形式多樣的課程體系;“以人為本”注重實效的課堂教學;創新開展的各類特色實踐活動。最后寄語學校要繼續發揮示范作用,把課堂作為“提質增效”主陣地,特別關注學習困難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以實際行動詮釋“全員進步,不落一人”的教育初心。
視導,是一次檢閱,更是一次播種。
我們銘記專家們的殷殷囑托,也將以此次相遇為起點,繼續在教育的田野上深耕——
以課堂為土,播撒智慧的種子;
以常規為光,照亮成長的道路;
以初心為筆,書寫平橋一小的詩意華章!
(通訊員 余忠秀 丁桂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