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8日,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罕見發布“最高級別”紅色安全警報,引發外界強烈關注。
根據通報顯示,紅色區域覆蓋以色列境內兩處地區,意味著這兩個區域被評估為存在“極高的生命威脅”,不再適合中國公民停留。而其余區域則被劃為橙色區域,建議中國公民謹慎前往。
要知道,外交機構一般只有在戰爭迫在眉睫,或者情報掌握顯示局勢可能迅速惡化的情況下,才會發布“紅色警報”,這也是中國在以色列問題上近年來最嚴重的官方安全警示之一,而且中國駐外使館對某國或某地區發布紅色級別的警報屈指可數,2021年阿富汗政權更替時,或者利比亞2014年內戰爆發時,中國也曾緊急撤僑并發布最高級別警報。
所以這次警告并非普通的外交辭令,而是明確的信號:中國政府已判斷以色列的部分區域正在、或即將爆發劇烈沖突或恐襲等高危事件。而幾乎在同一時間,美國軍方也出現了一連串不尋常的動向,令外界對于中東下一步可能發生的重大事件產生了更多聯想和警覺。
根據公開追蹤數據顯示,至少四架美軍KC-135R空中加油機從迪戈加西亞島附近的基地緊急調離,分別飛往亞洲及其他中東軍事基地。與此同時,四架滿載物資的美軍C-17戰略運輸機抵達以色列本古里安機場后,本該卸貨的行動卻在最后一刻被以色列方面叫停,運輸機在加油后立即飛離現場,似乎要重新返航。
要知道,這種突然拒收物資的做法相當罕見,C-17是美軍最主要的重型運輸機,承擔著兵員、裝備、醫療設備等重要物資的緊急運輸任務,飛機臨降、燃油補充、物資壓艙,一切都是為配合地面部隊做準備,可突然被以色列方面“攔截”式終止,讓人不禁猜測:是不是出現了重大突發事件,甚至是與以色列方面產生了某種分歧?
而且原計劃訪問以色列的萬斯被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在最后時刻拒絕接見,這一系列動作都表明,以色列正在為某種重大行動做準備,而美國出于戰略考量,選擇暫時降低在當地的軍事存在,避免卷入不必要的風險。
在此背景下,以色列政府于同一天發布三個重要聲明,明確表態將在加沙地帶重新發動地面軍事攻勢,同時將允許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進入加沙地區,這樣矛盾的安排就有點耐人尋味了,一方面,在軍事上持續施壓巴勒斯坦武裝組織,試圖以強攻手段奪取主動權但同時又保留人道主義姿態,這是想干什么?
對此有專家表示,這種表面平衡的做法可能只是權宜之計,在實際操作中,可能存在以人道援助為誘餌、吸引巴勒斯坦民眾集中領取物資后再實施軍事打擊的潛在風險。一位長期關注巴以沖突的非政府組織工作人員阿米娜對記者表示,過去以色列就曾多次在軍事行動中利用物資發放吸引平民聚集,隨后實施打擊,導致大量無辜傷亡。
要知道,在此次緊張局勢爆發之前,中東本身就處于高度動蕩狀態,伊朗總統遇襲、胡塞武裝持續襲擾紅海航道、敘利亞局部戰火不斷,這些因素都在增加這個區域的不穩定,未來幾天內,以色列是否會在加沙展開更大規模的軍事打擊,是否會引發伊朗或黎巴嫩的進一步介入,美國是否會加強干預或嘗試勸止,都是極其不確定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大使館發出的紅色警報顯然是非常明確的做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