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西安市西側的63公里處,有一座精美的陵園。
其中有一個3米多高的球形墳墓,是這里的核心景觀,這座墓是由青磚包裹的,有著明顯的唐朝墓葬形制。
這座墳墓,埋葬的是著名的歷史人物:楊貴妃。
從建成到現在,已經過去一千二百多年。
新中國建立后,這座墓很快就被發掘了,但是,其中的一個情況,卻讓無數專家產生遐想:難道,那則關于楊貴妃的歷史傳言,竟然是真的?
究竟是一則什么樣的傳言呢?這就要從唐明皇與楊貴妃的凄美愛情說起了。
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也就是熱門網劇《唐朝詭事錄》中的那位太子。
在自己的前半生,他幾乎是一個完人。
他為政不專,再好的宰相也是三四年一換,防止他們專權;他也不好戰,可打可不打的戰役絕對不參與。
不過幾年時間,他就讓大唐從韋后、太平公主的專權時代走了出來,開創了一個無與倫比的盛世。
但是,在個人情感方面,李隆基卻是不幸的。
他前半生的摯愛,是表妹武惠妃,但是,武惠妃命不長久,公元738年,她因為卷入刺殺太子的案件而傷了神志,最終撒手人寰。
為填補感情的空白,唐明皇娶了自己兒子李琩的妻子楊玉環。
武惠妃影視劇照
楊玉環天生麗質,舞姿出眾,剛一出現便俘獲了唐明皇的心。
曾經有一次,楊玉環因為惹皇帝生氣,被趕出了宮門。
但是還沒有過一天的時間,唐明皇就又將她接了回來,由此可見,這位天子對楊貴妃的寵愛。
對楊玉環的家人,唐明皇也是多有封賞,有一個人,也借著這個機會飛黃騰達,他就是楊玉環的堂兄楊國忠。
楊國忠本是市井之徒,因為與楊玉環的三姐虢國夫人有特殊關系而得到推薦。
楊國忠善于理財,靠著聚斂的能力充盈了府庫。唐明皇認為他能富國,所以便對他越來越倚重。
可是,楊國忠與邊將安祿山不合。
他在得知安祿山有反意之后,便不斷對其施加壓力,強迫其提前造反。
結果在公元755年,安祿山真的反了,而且一路殺到了唐朝的首都長安城。
唐朝,甚至整個古代中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安史之亂,從此拉開了序幕。
為了躲避叛軍,唐明皇帶著自己的衛隊西行,不久就來到了馬嵬驛。
在這里,楊國忠繼續作威作福,結果被忍無可忍的衛兵殺死。
衛兵害怕日后楊貴妃會找麻煩,于是便集體嘩變,逼著唐明皇將其處死。
唐明皇雖然萬般不舍,但為了自己能活下來,仍然賜死了楊貴妃。
等到叛亂平定、唐明皇回鑾之后,派人修建了楊貴妃墓。
一千多年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感染了無數的文人墨客。
不少詩人到貴妃墓憑吊,并且留下了自己的墨寶,所以在如今的貴妃墓園中,我們能看到很多的古代碑刻。
另外,很多皇帝也對貴妃墓十分重視。
在明朝時,政府規定這里的方圓百步之內,不可以耕種,以達到保護之目的。
到了清朝,順治和乾隆兩位皇帝,更是對墓園進行了擴建和修整,這才讓這里成為了一個亭臺樓閣之地。
但是可能沒人會愿意相信,這座貴妃墓很有可能是空的,而之所以有這樣一種說法,是因為一個特別而美麗的傳說。
在史書中曾經清楚的記載,率領衛隊的陳玄禮將軍,在后有追兵的情況下,將楊貴妃的尸體草草掩埋。
由于怕被叛軍掘尸,他只立了一個簡單的墳頭,然后便帶兵保護著皇帝去了蜀地。
但幾年后,唐明皇平安回京,依然思念楊貴妃,所以便提出,想將楊貴妃的遺體遷到后妃們的墓葬中。
但是遷墳的中官太監在馬嵬坡找了很久,都沒有發現楊貴妃的遺骨。
不久后,這個 太監聽到了一個消息,說是有一家開茶社的人,曾經撿到了楊貴妃自盡后,留下的鞋和襪子。
中官趕緊派人過去,將鞋襪索要了回來。他們在馬嵬坡前,隨便找了一個地方,將鞋襪埋了,設了一個衣冠冢,之后便回去向唐明皇復命。
唐明皇雖然傷心,但是也無可奈何,只能隨他去。
如果按照這個說法,楊貴妃墓就是一座空墳。
至于楊玉環的尸體到底去了哪里,那說法就很多了。
有人說,她根本沒有死,當時僅僅是被勒暈了過去。
陳玄禮派人埋葬她時,楊貴妃醒了過來,負責埋葬的小兵不忍殺她,于是就放了楊玉環一條生路。
還有一說:唐明皇賜死楊貴妃時,因為心中不忍,所以就暗中找了一個宮女當替死鬼。
之后,為了怕士兵們繼續嘩變,唐明皇讓高力士打開馬嵬驛后門,放楊玉環逃走了。
另外還有一說,就是唐明皇給楊貴妃服用了某種“秘藥”,造成了死亡的假象,在衛隊士兵走后,她趁著夜色逃走了。
按照傳說,楊玉環在逃出生天后,開始向東而行,最后去了蓬萊。
楊玉環后來在這里生活得很好,直到自然死亡。
蓬萊自古就有靠近仙境之說,所以大詩人白居易在自己的《長恨歌》中,以夸張的手法提及了這個傳說。
原詩這樣寫道: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其中一人字太真,雪膚朱顏參差是。
由此可見,這個傳說在當年是很盛行的。
在數百年后,有日本學者提出,楊玉環并未在蓬萊終老,而是由此坐船,去了日本。
在日本的山口縣,楊貴妃受到了當地人的禮遇。
后來,她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在一場宮廷政變中,幫助日本女天皇孝謙天皇拿回了權利,并且因此成了天皇的座上賓。
又過了很長時間,楊貴妃才在異國他鄉去世。
不過,跟她同行的侄子楊歡,卻在日本開枝散葉,繁衍出了一個大家族。
家族里的人都尊奉楊貴妃為自己的祖先,并且在山口縣給她修建了一座美輪美奐的日式陵墓。
如今,這個陵墓仍然存在。
不管有沒有過硬的證據,歷史上有楊玉環未死的假說,都是千真萬確的。
如果楊玉環未死,那么她的墓中,自然也就不會有遺骨。
但是,楊貴妃的墓中到底有沒有遺骨呢?這一點到現在也說不清楚。因為捷足先登者,是一群盜墓賊。
唐朝末期爆發了黃巢大起義,黃巢并不是一個心懷天下的人,所以打到哪里就洗劫到哪里。
漢唐時代的陵墓,也在他的手里被摧毀了大半;這之后,宋朝時期的偽齊皇帝劉豫、元朝妖僧楊璉真迦,也都曾經遭遇過大規模盜掘陵墓的慘劇。
至于民間的盜墓賊,更是數不勝數。
在他們接連不斷地侵襲之下,楊貴妃墓的內部已經被掏空了。
新中國成立后,西安政府對楊貴妃墓進行了搶救性地發掘。
當棺槨打開后,專家們大吃一驚,原來這座墳墓中,已經沒有什么東西了,包括遺骨。
那么,這座墓中到底是原先就是衣冠冢,還是本來存有遺骨,后來才被盜墓賊損壞了呢?這恐怕已經成了一個千古之謎。
可能是楊貴妃太出名了,《長恨歌》太感人了,所以后人覺得,這樣的一個人不應該橫死,所以給她安排了種種不同的結局。
到目前為止,這些結局都沒有扎實的證據支持,所以只能把它們當作故事。
不過,楊貴妃墓,已經在當地政府的不斷修繕下,成為了一個著名的景點。
我們可以在這里看到文人的碑刻,看到亭臺樓閣和鳥語花香。
作為一段歷史的象征,楊貴妃墓仍在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至于楊貴妃到底有沒有葬在這里,已經不是那么重要了。
參考資料:
中青在線 《四大美女死亡之謎:楊貴妃逃往日本嫁給山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