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北京城的冬天寒風刺骨,京城西郊的牢房門口卻是熱鬧非凡。沸沸揚揚的楊乃武和小白菜案在這一年有了定論。
在慈禧太后的直接干預下,刑部終于把這個案子查得水落石出。楊白,這兩個飽受刑罰的年輕人在這一天被無罪釋放,重見天日。記者和好事者紛紛趕來,一睹他們的尊容。
這兩個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要驚動慈禧太后親自過問?
被釋放后,兩個人的下半生又將如何演繹?
驚天奇案動京師
“是病死的!”老仵作這一句出唇可不要緊,旁邊幾個官員的臉上變得煞白,齊刷刷地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哭著喊道:“臣有罪,臣有罪……”
就在剛才,眾目睽睽之下,刑部的兵丁在北京的海會寺內院,打開了葛品連的棺木,一陣刺鼻的惡臭迅速擴散開來,周邊的圍觀者紛紛捂住口鼻。
隨即刑部仵作走到了腐爛得幾乎只剩下骸骨的尸骸前,來回翻動查看,最終作出了病死的判斷。
故事的開端,還要從3年前說起。同治十二年(1873年)十月初十,余杭縣縣衙門口的堂鼓被敲得山響,疾風驟雨般的鼓聲讓縣太爺劉錫彤有些掃興。
不過大清帝國的資深官吏,還是抖擻精神換上官衣,出現在了衙門的大堂之上。
劉老太爺出生在嘉慶十一年(1806年),已經整整為官26載。多年來,他一直輾轉混跡于七品知縣的層面,直到同治元年才因為年老無過被朝廷加授了知州銜,好不容易跨入了從五品的行列。
您可千萬別小看劉老爺子,他有別人不具備的優勢,那就是健康且長壽。1873年,他已經67歲高齡了,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時代已經非常難得。何況他依舊耳聰目明,在余杭縣知縣的崗位上“辛勤耕耘”,足以讓他的同齡人們汗顏。
劉老爺子定睛一看,發現堂下跪著一個老年婦人,淚水早就迷離了她的雙眼。老婦人哭著喊道:“我兒子死得冤,劉青天你可要為我做主啊!”
原來老婦人的兒子名叫葛品連,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在一家豆腐店幫工。娶了個老婆叫做畢秀姑,同樣家境貧寒,生得卻十分美貌。秀姑喜歡穿綠白色的衣服,大家都叫她“小白菜”。
他們兩個人婚后恩愛,就是沒有房子,于是就租了舉人楊乃武的房子居住。為了給小家庭打下更好的經濟基礎,葛品連沒日沒夜在豆腐房工作,留下小白菜一個人在家。
楊乃武此時發妻已經去世,目前一個人。他對小白菜照顧有加,空閑時間教她認字學文化,讓小白菜心中十分感激。
為了投桃報李,秀姑承包下了楊家的換洗衣物。一來二去,街里街坊間就有一些閑言碎語傳出,最終居然到了葛母和葛品連的耳朵里。葛大哥怒火中燒,立刻搬離了楊家的房子。從此以后,楊白兩個人便斷了聯系。
后來的一天,葛連品在豆腐房突然嘔吐不止,店中的其他伙計趕忙把他扶回家中。小白菜心急如焚,提議請郎中調治,丈夫考慮到家里的經濟情況,拒絕了。
“就是流火病犯了,吃點桂圓就行了。”丈夫再三堅持,小白菜也只得去買了給葛連品服用。誰知他的病情劇烈加重,當天下午就離世了。
葛母哪里肯承認自己的兒子是病死的?聯想到之前楊乃武的事,一口咬定是情殺。劉老太爺派出了仵作驗尸,銀針居然發黑了。葛夫人更加一口咬定自己的兒子是被楊乃武毒死的。
劉太爺站在原告這一邊,立即傳喚楊乃武到場。楊乃武斷然否認,哪怕劉太爺動了刑。太爺轉而向小白菜尋求突破口,小白菜受刑不過屈打成招。
流言蜚語止不住
一個是風流倜儻的英俊才子,一個是秀色可餐的美艷少婦。兩個人同在一個屋檐下過從甚密,又是教認字又是主動幫著照料生活,這個瓜著實不小。
在那個年代,鍵盤俠雖然還沒有誕生,也沒有什么熱搜榜可點擊。可是當時的人們對于八卦這件事情的興趣,卻絲毫不遜于現代人。
暗中完全沒有男女茍且之事,顯然與常理不符。而如果是一起通奸謀殺案的話,就順理成章地多了。為了報紙的銷量,記者們不遺余力地添油加醋,混淆視聽。
當時成立才一年的全中國第一份報紙——《申報》,對整個事件連載報道,無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楊乃武和小白菜的案件成了街頭巷尾議論的熱門話題。
看了報道的百姓,自然深受影響。民間有大神紛紛狂帶節奏,各級官府也就樂得順水推舟。后來楊白二人被押解到杭州府,知府大人依然維持原判,巡撫大人對判罰也首肯。
楊乃武的姐姐楊菊珍沒有放棄,眼看弟弟即將含冤受死,她不惜以民告官越級告狀,帶著訴狀來到了京城的三法司。
慈禧太后親自過問,刑部尚書秉公而斷,才還給了楊乃武與小白菜清白。如此看來,歷史上飽受爭議的慈禧太后,在楊大官人和秀姑的案子上算得上是明察秋毫。
沒有她一錘定音,這一對含冤入獄的年輕人也許早就身首異處了,另外還很有可能留下千古罵名為人唾棄,后人們讀到的也就不是一個冤案故事了。不過因為行為不當,楊乃武被奪去舉人,杖打一百。小白菜也受到了一定的處罰。
楊乃武時來運轉
受完庭杖的楊乃武五味雜陳。不白的冤屈得以昭雪自然令人無比激動,但屁股上傳來的陣陣疼痛讓他刻骨銘心,更為重要的是被革掉的功名再也拿不回來了。
自從英國的工業革命爆發以來,清帝國就被資本主義武裝起來的世界列強環伺,處于風雨飄搖之際,貫穿了數千年的中國封建社會不可避免地行將末路。
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依舊在清末根深蒂固。承繼了數千年的士大夫思想在楊乃武的心中久久揮之不去,通過多年努力好不容易考取的舉人灰飛煙滅,仕途受挫永不錄用讓劫后余生的楊大官人的心中泛起點點惆悵。
事到如今,也只好面對現實,回到家鄉后子承父業投身實業。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從讀書轉型經商,一般人肯定有不少困難;然而對自幼在富裕家庭成長起來的楊二先生來說,居然駕輕就熟。
在考察了市場后,他敏銳地感覺到了手工業會有大發展,因此將自己生意的主業放在了養蠶業。他對相關的產業進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屬于自己的養殖場。
幾年來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不惜重金前往全國各地尋找優質蠶種。反復比較了不同的蠶種的產量和質量后,實業家楊乃武終于培養出了最適合的品種。
這種蠶絲能在不同的環境下穩定生長,產出率高抗病能力強,光澤艷麗質量上乘,得到了市場的一致好評。
為了進一步打響產品知名度,楊二先生把新蠶絲命名為“鳳參牡丹楊乃武記”,把自己的名字鑲嵌其中,極易識別。那些之前吃過楊白案件大瓜的買家們,紛紛聞名而來,一是“打卡”,二也是被產品質量所吸引。
商人楊乃武還真是一個營銷高手呢,放到現在一定是一個“大網紅”。由于他的養蠶技術日益高超遠近聞名,當時紅極一時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居然主動找到了楊乃武尋求合作。
胡雪巖自從13歲起久戰杭州,是著名的徽商代表。他的生意遍布軍火、藥材、錢莊等各個領域,幾年下來賺了個盆滿缽滿。
生意成功的同時,胡雪巖積極參與政治。尤其在1861年,胡雪巖協助左宗棠蕩平了阿古柏的反叛。慈禧太后鳳心大悅,毫不吝嗇地賜予他黃馬褂,還賞給他象征高級官員的紅頂子,享受正二品大員的待遇。
有了這樣一位大人物的垂青和資助,楊乃武的生意如虎添翼。楊老板野心勃勃,遠遠不滿足于僅在江浙滬地區經營,即使自己的產品在京城名聲鵲起,也沒有讓他因此停下擴張的腳步。
由于受到持續的追捧,海外的大買家也拋來了橄欖枝,他的商業帝國版圖終于突破了大清國的范疇。
隨著原始資本加速累積,楊乃武的身價一日千里,他也開始涉足于其他相關行業,絲織品的加工銷售成了他新的攝取財富的手段。
在獲取財富的同時,他也沒忘記反哺社會,補路修橋、興建學校之類的事情他十分熱衷。
雖然富甲一方,但是直到1914年去世,楊乃武都沒有再娶妻,而是專心致志地養兒育女。也許他的心中的確還懷有對小白菜的情愫?
小白菜遁入空門
小白菜畢秀姑的后半生卻遠沒有這樣光彩照人。從大牢回到余杭老家以后,她被鄉里鄉親徹底孤立了。
緣于她不守婦道的行為,當鄉鄰和她迎面走過時,都會裝作不認識她;而鄰居們在遠處看到她時,又會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對她指指點點。
經濟來源也成了畢秀姑很大的問題。周遭沒有人肯雇傭她,連縣城里的人也對她避而遠之,這讓小白菜深陷困境。
通過再嫁人來維持生計更是天方夜譚,沒有人會考慮娶她,楊白案成了她永遠洗刷不掉的人生污點,孤寂和失落可見一斑。
就連她掛懷的楊二哥哥,也仿佛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一樣,非但再也沒有來看過她,就連一封信都沒有來過。
接連的失望和受挫,迫使畢秀姑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削發為尼。塵世從此沒有了小白菜或者秀姑,準提庵里多了個慧定尼師。
慧定每天與青燈黃卷相隨相伴,修研佛法,誦經茹素。看來她決意遠離世俗,要在般若禪定中喚醒自己的本性智慧。
在庵里,其他師父對她很好,和平相處共修佛法,慧定再也不用受別人的白眼和冷眼了。
漸漸地,楊乃武的形象在她的心中越來越淡,對自己之前的境遇也慢慢放了下來。生活雖然樸素,內心卻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寧。
1930年,也就是民國19年,76歲高齡的慧定尼師往生,走完了她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
那些涉事官員的結局也好不到哪里去。大清帝國出了如此駭人聽聞的冤假錯案,慈禧太后無比震怒,隨之而來便是追責環節。太后一鼓作氣,竟然發動了一場浩浩蕩蕩的清算運動,被處理的朝廷命官人數居然有100余人之多。
經手案件的杭州知府和浙江按察使等官員被革職查辦。身為正二品大員的浙江巡撫楊昌浚也未能幸免,同樣被摘掉了頂戴花翎。好在楊大人人脈深厚,次年就再次被啟用,督辦新疆軍務去了。
罪魁禍首劉老太爺的結局自然十分不濟,晚節怎么也保不住了。除了革職查辦外,還被判了發配黑龍江寧古塔。對于一個71歲的老先生來說,這幾乎等于要他的命。果不其然,在收到朝廷的諭旨后,前余杭知縣劉錫彤尚未登程,就骨顫肉驚一命嗚呼了,好歹也算免了發配之苦。
結語:
一個成為了叱咤風云的商業巨子,另一個選擇出世遠離紅塵。雖然他們對彼此必定有牽掛和思念,在心中也有對方的特殊位置,但終究兩個人的后半生如同兩條平行線,再也沒有產生任何交集。
楊乃武和小白菜的傳奇并沒有就此結束,他們的案子名列“明清四大奇案”之首,在民間廣為流傳。
后世的不少小說電影都以他們的遭遇為藍本。有趣的是,也許是同情他們,作者紛紛讓他們最終在一起了。
2015年,法國收藏家找到了一張楊乃武與小白菜一起戴枷的照片。經考證,是當時在大清朝的法國記者拍攝的。照片里的楊乃武一表人才,小白菜也頗有風韻。
大家說說,這兩個人是否般配?你是不是也希望他們兩個人在一起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