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迫不及待,提前“劇透”將與中國合作建設一條貫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直連錢凱港的超級鐵路,巴西規劃部部長對這一項目“非常樂觀”,并希望在巴西總統接下來幾天的訪問中國之行中“帶來好消息”,那么,這一鐵路計劃究竟有何重要價值?為何巴西如此看重與中國的合作?
巴西的兩洋鐵路計劃
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南美國家便提出了一條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兩洋鐵路計劃,只是礙于技術、經濟和地理環境等因素限制,項目進展緩慢,直到2014年才逐漸提上日程,按照原計劃,這條鐵路將連接巴西東南側的里約熱內盧州,最終抵達秘魯的卡亞俄港,線路全長4919公里,但依舊受技術、資金、地緣局勢等方面影響,項目一直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直到去年底,由中遠海運投資建設的錢凱港正式投入運營,讓巴西等南美國家對這一被擱置多年的兩洋鐵路重拾信心。
目前比較看好的路線是,以秘魯錢凱港為起點,向東翻越安第斯山脈,穿過秘魯與巴西之間茂密的熱帶雨林,連接巴西境內靠近玻利維亞邊境地區的波多韋柳,繼續向東,與巴西規劃的東西大鐵路接軌,最終抵達巴西東海岸面向大西洋的重要港口伊列烏斯港,線路總長大約5000公里,其中2000公里屬于既有鐵路,剩下的3000公里則需要新建,預計總投資將達到800億美元。
這條兩洋鐵路一旦建成,將成為有史以來,第一條橫貫南美的大陸橋,這或將成為從根本上重塑南美經濟和地緣版圖的戰略級通道。
兩洋鐵路戰略價值究竟有多大?
對于巴西來說,這條鐵路將成為改變國運的國家級工程。巴西三分之一的出口貿易經圣保羅海岸的桑托斯港,多年來,與中國等太平洋西岸國家的航運通道,多依賴巴拿馬運河,但是如今隨著美國對巴拿馬運河的重視,甚至揚言要動用武力手段,“重新收回”這一運河,加上此前長和集團出售港口案、巴拿馬宣布退出中國“一帶一路”,以及中美激烈的關稅博弈,讓越來越多的拉美國家開始憧憬繞開巴拿馬運河。尤其是隨著中國加快采購巴西大豆,使其逐漸成為取代美國的中國第一大豆供應國,在此背景下,讓巴西對巴拿馬運河的不穩定性越發表示擔憂。
因此巴西迫切需要尋找一個新出口通道,秘魯的錢凱港,本身就是南美在太平洋沿岸的關鍵港口之一,并且中國企業持有該港60%的股權和100%的經營權。只要打通兩洋鐵路,便徹底解決了巴西在運輸上的心頭之患。
與此同時,這條鐵路還將打破巴西東西交通薄弱的缺點,開辟支線,還可南下連接阿根廷、智利等更多國家,在拉美地區形成一張完整的鐵路網。智利、阿根廷、玻利維亞可形成南美“鋰三角”,巴西的鐵礦、秘魯的銅礦,以及更多農產品都將更便捷高效的直供中國,這對拉美地區來說,將成為一條助力經濟崛起的“黃金走廊”。
但無論是秘魯還是巴西,都不是資金充足的國家,并且由于這條鐵路需要穿過險峻的安第斯山脈和環境復雜的亞馬遜熱帶雨林,對技術的要求極高,開山架橋不可避免。
而中國既能提供資金,又有完備的技術和先進的設備,與中國合作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尤其是秘魯與中國在錢凱港的成功合作,為接下來的兩洋鐵路項目提供了重要經驗和模板。
另外,長期以來,美國一直將拉美地區視為自己的傳統勢力范圍,并通過軍事干預、經濟掠奪、政治施壓等手段,在這一地區耕耘多年,導致拉美形勢十分復雜,對于整個拉美來說,與中國加強合作,也是拉美各國掌握發展和決策自主性,擺脫美國影響的一次大好時機。
對于我國來說,錢凱港是我國開辟拉美市場的戰略節點,而兩洋鐵路便是我國與拉美內部長期連接的紐帶。這條鐵路一旦建成,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拉美的推進將更加暢通無阻。
但這也就意味著,接下來在兩洋鐵路項目上,美國勢必將加以干擾,因此,更需要巴西、秘魯等國家意志堅定,頂住壓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起這條通往財富的康莊大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