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4年銀行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全國不良貸款的概貌呈現在我們面前。《資產洞見》在此匯集若干重要銀行的相關數據,以分區域方式,分別呈現全國各經濟區域不良貸款現狀,同時體會不同銀行在不同地域的戰略實操。
本文接上篇《全國不良貸款地圖2025:(一)經略東北》。
(二)浪奔長三角
浪奔,浪流……
作為中國經濟的引擎,銀行的必爭之地,長三角地區可謂資金逐浪的搶灘前沿。
我們繼續匯集8家中國頭部銀行貸款數據,并引入浦發銀行及當地5家頭部地方銀行,看一看2024年長三角地區的貸款與不良貸款是什么情況。
通常言及“長三角”,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一市三省),但是,各銀行業務地區劃分及統計情況并不一致,如中國銀行只有華東地區(長三角+福建、江西、山東),一些銀行又將安徽放入中部地區,因此,我們在文內分別在每家銀行統計中注明統計范圍,而匯總之后的結果也僅供趨勢參考,不具絕對精確意義。
8家全國性頭部銀行
長三角貸款概況
1.年增2.28萬億元,馳援長三角
2024年,長三角地區貸款增量達2.88萬億元,占8家銀行全國新增貸款的比重顯著,凸顯長三角作為經濟核心區的戰略地位。
2024年8家全國性頭部銀行在長三角地區新增貸款總額如下:
中國銀行:0.74萬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0.57萬億元
中國建設銀行:0.54萬億元
中國農業銀行:0.49萬億元
交通銀行:0.20萬億元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0.15萬億元
招商銀行:0.10萬億元
興業銀行:0.09萬億元
2.工農中建四大行占據絕對規模
2024年,8家全國性頭部銀行在長三角地區的貸款總額為32.26萬億元。
中國銀行因華東地區統計包含福建、江西、山東,該地區貸款規模已達7.60萬億元,占其全國總貸款的41.09%,遠超其他銀行。不過,即使刨除跨區域因素,工農中建四大行持續加力投入長三角,并保持絕對市場規模的基本格局也還是清晰的。
8家銀行長三角地區貸款概況
8家銀行長三角地區貸款金額示意圖
2024年,8 家銀行在長三角地區貸款平均增長約9.3%,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建設銀行(+11.49%)、工商銀行(+10.16%)、中國銀行(+10.79%)增速居前。
8家銀行的長三角貸款占全國總貸款比例普遍在20%~40%,交通銀行在長三角的貸款占比28.43%,在8家銀行中區域集中度除中國銀行外最高,反映其“總部在上海”的地緣優勢。同時,交通銀行不良率為1.00%,也為8家最高。
3.不良貸款全面攀升
8家銀行不良貸款增速超貸款增速情況普遍(只有中國銀行一家增速略低),且不良貸款平均增速達18.5%,遠超貸款增速。招商銀行(+30.75%)、農業銀行(+28.09%)、郵儲銀行(+27.05%)風險暴露最為突出。
長三角不良率在全國處于較低水平,但2024年8家銀行在長三角貸款的不良率也普遍上行,僅中國銀行不良率持平(0.90%),其余銀行不良率均上升0.06~0.16個百分點。交通銀行不良率突破1%。
4.8家銀行,三種類型
8家銀行中,除中國銀行信息不足外,其他7家銀行長三角業務均出現不同方面的業績波動,也由此可分為三種類型:
規模擴張型
建設銀行:貸款增速11.49%領跑,不良率僅上升0.06個百分點至0.84%,顯示“高增長+低風險”的平衡。
工商銀行:貸款增長10.16%,但存款下降6.46%,利潤下滑15.85%,反映負債端壓力與資產收益率的矛盾。
風險暴露型
招商銀行:貸款增速6.94%,水平較低,但不良貸款激增30.75%,不良率升至0.89%。
農業銀行:貸款增速8.84%下,不良貸款增長28.09%,不良率升至0.82%。
郵儲銀行:貸款增長8.88%,但營業利潤暴跌22.77%,不良貸款增加27.05%,顯示風控與盈利能力的雙重挑戰。
盈利承壓型
交通銀行:貸款增長8.97%。但利潤下降15.89%,不良率升至1.00%,需警惕潛在風險。
興業銀行:貸款增加6.87%,但利潤下滑13.04%,營業收入也出現1.65%下滑,顯示經營承壓。
8家全國性頭部銀行
長三角不良貸款排行
(按增幅排序)
1.招商銀行
上海、浙江、江蘇
貸款+6.94%,不良貸款+30.75%
招商銀行長三角地區營業收入:
2023年454.94億元,全國占比13.4%;
2024年442.72億元(↓2.69%),全國占比13.1%(↓0.3個百分點)。
招商銀行長三角地區稅前利潤:
2023年215.78億元,全國占比12.2%;
2024年239.57億元(↑10.99%),全國占比13.4%(↑1.2個百分點)。
招商銀行長三角地區貸款:
2023年1.44萬億元,全國占比22.14%;
2024年1.54萬億元,全國占比22.42%(↑0.28個百分點)。
貸款總額增加6.94%。
招商銀行長三角地區不良貸款:
2023年104.89億元,全國占比17.0%,不良率0.73%;
2024年137.17億元,全國占比20.9%(↑3.9個百分點),不良率0.89%(↑0.16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余額增加30.75%。
2.中國農業銀行
上海、江蘇、浙江
貸款+8.84%,不良貸款+28.09%
中國農業銀行長三角地區存款:
2023年1.42萬億元,全國占比5.0%;
2024年1.55萬億元(↑9.15%),全國占比5.2%(↑0.2個百分點)。
中國農業銀行長三角地區營業收入:
2023年1617.02億元,全國占比23.3%;
2024年1760.47億元(↑8.87%),全國占比24.8%(↑1.5個百分點)。
中國農業銀行長三角地區貸款:
2023年5.54萬億元,全國占比24.5%;
2024年6.03萬億元,全國占比24.3%(↓0.2個百分點);
貸款總額增長約8.84%?。
中國農業銀行長三角地區不良貸款:
2023年384.94億元,全國占比12.8%,不良率0.70%;
2024年493.07億元,全國占比15.3%(↑2.5個百分點),不良率0.82%(↑0.12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余額增長約28.09%。
3.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上海、江蘇、浙江
貸款+8.88%,不良貸款+27.05%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長三角地區存款:
2023年2.25萬億元,全國占比16.15%;
2024年2.48萬億元(↑10.22%),全國占比16.21%(↑0.06個百分點)。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長三角地區營業收入:
2023年585.16億元,全國占比17.08%;
2024年582.65億元(↓0.43%),全國占比16.71%(↓0.37個百分點)。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長三角地區營業利潤:
2023年199.41億元,全國占比21.8%;
2024年154.01億元(↓22.77%),全國占比16.5%(↓5.3個百分點)。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長三角地區貸款:
2023年1.69萬億元,全國占比20.78%;
2024年1.84萬億元,全國占比20.65%(↓0.13個百分點)。
貸款總額增長8.88%。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長三角地區不良貸款:
2023年116.80億元,全國占比17.31%,不良率0.69%;
2024年148.39億元,全國占比18.48%(↑1.17個百分點),不良率0.81%(↑0.12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余額增加27.05%。
4.中國建設銀行
上海、江蘇、浙江
貸款+11.49%,不良貸款+19.98%
中國建設銀行長三角地區存款:
2023年5.40萬億元,全國占比19.54%;
2024年5.24萬億元(↓?2.96%),全國占比18.25%(↓1.29個百分點)。
中國建設銀行長三角地區營業收入:
2023年1412.6億元,全國占比18.35%;
2024年1344.5億元(↓4.82%),全國占比17.92%(↓0.43個百分點)。
中國建設銀行長三角地區利潤:
2023年725.6億元,全國占比18.64%;
2024年753.0億元(↑3.78%),全國占比19.59%(↑0.95個百分點)。
中國建設銀行長三角地區貸款:
2023年4.70萬億元,全國占比19.71%;
2024年5.24萬億元,全國占比20.29%(↑0.58個百分點)。
貸款總額增長約11.49%。
中國建設銀行長三角地區不良貸款:
2023年365.44億元,全國占比11.2%,不良率0.78%;
2024年438.45億元,全國占比12.7%(↑1.5個百分點),不良率0.84%(↑0.06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余額增長約19.98%。
5.交通銀行
上海、江蘇、浙江、安徽
貸款+8.97%,不良貸款+17.64%
交通銀行長三角地區存款:
2023年2.36萬億元,全國占比27.64%;
2024年2.43萬億元(↑2.97%),全國占比27.65%(↑0.01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長三角地區利潤:
2023年491億元,全國占比49.26%;
2024年413億元(↓15.89%),全國占比39.95%(↓9.31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長三角地區貸款:
2023年2.23萬億元,全國占比27.98%;
2024年2.43萬億元,全國占比28.43%(↑0.45個百分點)。
貸款總額增長8.97%。
交通銀行長三角地區不良貸款:
2023年205.82億元,全國占比19.4%,不良率0.92%;
2024年242.13億元,全國占比21.7%(↑2.3個百分點),不良率1.00%(↑0.08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余額增長17.64%。
6.中國工商銀行
上海、江蘇、浙江
貸款+10.16,不良貸款+12.5%
工商銀行長三角地區存款:
2023年7.12萬億元,全國占比21.2%;
2024年6.66萬億元(↓6.46%),全國占比19.1%(↓2.1個百分點)。
工商銀行長三角地區稅前利潤:
2023年959億元,全國占比22.7%;
2024年807億元(↓15.85%),全國占比19.1%(↓3.6個百分點)。
工商銀行長三角地區貸款:
2023年5.61萬億元,全國占比21.5%;
2024年6.18萬億元,全國占比21.8 %(↑0.3個百分點);
貸款總額增長約10.16%。
工商銀行長三角地區不良貸款:
2023年369億元,全國占比10.4%,不良率0.66%;
2024年473億元,全國占比12.5%(↑2.1個百分點),不良率0.77 %(↑0.11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余額增長約12.5%。
7.中國銀行
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
貸款+10.79%,不良貸款+10.68%
2024年中國銀行華東地區機構情況:
資產總計8.16萬億元,全國占比22.09%;
人員9.2萬,全國占比29.41%。
中國銀行華東地區貸款:
2023年6.86萬億元,全國占比40.76%;
2024年7.60萬億元,全國占比41.09%(↑0.33個百分點)
貸款總額增長約10.79%。
中國銀行華東地區不良貸款:
2023年618億元,全國占比29.79%,不良率0.90%;
2024年684億元,全國占比31.67%(↑1.88個百分點),不良率0.90%(持平);
不良貸款余額增長約10.68%。
8.興業銀行
上海、浙江、江蘇
貸款+6.87%,不良貸款+8.42%
興業銀行長三角地區營業收入:
2023年308.09億元,全國占比14.6%;
2024年303.02億元(↓1.65%),全國占比14.3%(↓0.03個百分點)。
興業銀行長三角地區營業利潤:
2023年149.91億元,全國占比17.8%;
2024年130.35億元(↓13.04%),全國占比14.9%(↓2.9個百分點)。
興業銀行長三角地區貸款:
2023年1.31萬億元,全國占比23.9%;
2024年1.40萬億元(↑6.87%),全國占比24.3%(↑0.06個百分點)。
興業銀行長三角地區不良貸款:
2023年93.27億元,全國占比15.9%,不良率江蘇0.71%、浙江0.37%、上海1.35%;
2024年101.12億元,全國占比16.4%(↑0.5個百分點),不良率江蘇0.70%(↓0.01個百分點)、浙江0.65%(↑0.28個百分點)、上海0.91%(↓0.44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余額增加8.42%。
浦發+5家頭部地方銀行
長三角貸款情況
1.寧波銀行、杭州銀行高速增長
2024年,浦發+5家頭部地方銀行在長三角地區合計新增貸款約0.89萬億元、存量貸款總額達8.29萬億元,反映6家銀行在長三角的影響力。
其中,寧波銀行(+17.54%、0.20萬億元)和杭州銀行(+16.72%、0.1228萬億元)貸款增速最快,反映其深耕當地市場的擴張力度。上海銀行(+4.76%、0.05萬億元)增速最低,或受上海經濟結構調整及商業地產風險拖累。
6家銀行2024年貸款增量與存量情況
2.江蘇銀行、浦發銀行貸款規模接近2萬億元
就貸款存量規模而言,江蘇銀行(1.95萬億元)和浦發銀行(1.84萬億元)最大,體現江蘇及上海的區域經濟權重。
地方銀行(如南京銀行、寧波銀行)長三角貸款占比多超90%,深耕并依賴本地市場。
浦發銀行作為全國性銀行,長三角占比34.13%,布局相對均衡。
3.利潤情況好于全國性銀行
6家銀行中除浦發銀行,普遍利潤增長較好。如江蘇銀行(+10.97%)南京銀行(+12.71%)凈利潤增速突出,而上海銀行(+4.38%)、寧波銀行(+6.29%)相較增速較低。浦發長三角營業利潤下降5%,反映全國性銀行在區域市場的盈利效率面臨挑戰。
4.不良率低,但不良貸款增幅較高
同全國性銀行類似,6家銀行長三角地區的貸款不良率普遍較低,但在貸款增長的同時,不良貸款攀升幅度較大。上海銀行不良率升至1.17%,寧波銀行不良貸款增速(+19.32%)遠超貸款增速,需要警惕。
為應對不良貸款挑戰,江蘇銀行與浦發銀行通過加速不良資產轉讓優化資產質量。
6家銀行風控也有亮點出現,如南京銀行不良率下降0.09個百分點,江蘇地區不良率僅0.83%。
6家銀行不良貸款情況
浦發+5家頭部地方銀行
長三角不良貸款排行
(按增幅排序)
1.寧波銀行
貸款+17.54%,不良貸款+19.32%
2024年長三角地區貸款占比超90%,不良貸款增長快,但不良率保持低位。
營業收入:
2023年615.85億元,
2024年666.31億元(↑8.19%)。
凈利潤:
2023年256.09億元,
2024年272.21億元(↑6.29%)。
長三角地區(浙江、江蘇、上海)貸款:
2023年1.14萬億元,全國占比90.93%;
2024年1.34萬億元(↑17.54%),全國占比90.49%(↓0.44個百分點)
長三角地區不良貸款:
2023年87.49億元,不良率0.77%;
2024年104.39億元(↑19.32%),不良率0.78%(↑0.01個百分點)。
2.上海銀行
貸款+4.76%,不良貸款+17.75%
2024年長三角地區貸款占比78.27%,不良貸款增長快,不良率上升。
營業收入:
2023年505.6億元,
2024年529.9億元(↑4.79%)。
凈利潤:
2023年225.7億元,
2024年235.6億元(↑4.38% )。
長三角地區(上海、浙江、江蘇)貸款:
2023年1.05萬億元,全國占比76.16%;
2024年1.10萬億元(↑4.76%),全國占比78.27%(↑2.11個百分點)。
長三角地區不良貸款:
2023年109.30億元,不良率1.04%;
2024年128.70億元(↑17.75%),不良率1.17%(↑0.13個百分點)。
3.杭州銀行
貸款+16.72%,不良貸款+16.37%
2024年,浙江地區占營業收入的79.58%、營業利潤的79.36%,其中杭州地區分別占58.36%及57.01%。公司在浙江地區實現營業收入305.42億元,同比增長10.34%,其中杭州地區實現營業收入223.99億元,同比增長11.47%;在浙江以外地區實現營業收入78.39億元,同比增長6.88%。
不良貸款增長快,但保持較低水平。
營業收入:
2023年350億元;
2024年384億元(↑9.61%)
利潤總額:
2023年163億元;
2024年192億元(↑18.08%)
長三角地區(浙江、上海、江蘇、安徽)貸款:
2023年7341億元,全國占比90.95%;
2024年8569億元(↑16.72%),全國占比91.4%(↑0.45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
2023年61.1億元,不良率0.76%;
2024年71.1億元(↑16.37%),不良率0.76%(持平)。
4.江蘇銀行
貸款+10.80%;不良貸款+13.64%
業務集中于江蘇,是江蘇省最大法人銀行,業務布局輻射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三大經濟圈。長三角貸款占比超90%。不良貸款增長快,不良率下降,且處于較低水平。不良資產轉讓提速。
營業收入:
2023年742.9億元,
2024年808.1億元(↑8.78%)。
凈利潤:
2023年300.1億元,
2024年333.1億元(↑10.97%)。
江蘇+長三角地區貸款:
2023年1.76萬億元,全國占比92.77%;
2024年1.95萬億元(↑10.80%),全國占比92.95%(↑0.18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
2023年164.42億元,不良率0.91%
2024年186.85億元(↑13.64%),不良率0.89%(↓0.02個百分點)。
不良資產轉讓
直接向第三方轉讓不良貸款和金融投資:
2023年29.20億元、2.00億元;
2024年49.43億元(↑69.28%)、2.98億元(↑49.00%)。
5.南京銀行
貸款+14.29%,不良貸款+2.00%
南京銀行業務主要分布在江蘇地區,2024年營業收入的93.47%、利潤的97.97%來自江蘇地區。不良貸款風控良好,不良率較低。
營業收入:
2023年451.6億元;
2024年502.7億元(↑11.32%)。
利潤總額:
2023年218.7億元;
2024年246.5億元(↑12.71%)。
江蘇+長三角地區貸款:
2023年1.05萬億元,全國占比95.87%;
2024年1.20萬億元(↑14.29%),全國占比95.23%(↓0.64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
2023年93.52億元,不良率0.89%;
2024年95.39億元(↑2.00%),不良率0.80% (↓0.09個百分點)。
地區不良率:
江蘇地區0.83%,上海地區0.73%,杭州地區0.36%。
6.?浦發銀行
貸款+10.84%,不良貸款無長三角數據,全行不良貸款-1.41%
2024年,貸款的34.13%、利潤的45.95%來自長三角,但利潤出現下降,不良貸款轉讓提速。
浦發銀行長三角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營業收入:
2023年383.81億元,全國占比22.13%;
2024年392.56億元(↑2.28%),全國占比22.99%(↑0.86個百分點)。
浦發銀行長三角地區營業利潤:
2023年229.47 億元,全國占比56.33%;
2024年217.99億元(↓5%),全國占比45.95%(↓10.38個百分點)。
浦發銀行長三角地區貸款:
2023年1.66萬億元,全國占比33.17%;
2024年1.84萬億元,全國占比34.13%(↑0.96個百分點)。
貸款總額增加10.84%。
浦發銀行全行不良貸款:
2023年741.98億元,不良率1.48%;
2024年731.54億元(↓1.41%),不良率1.36%(↓0.12個百分點)。
2023年核銷損失類資產共計604.51億元,
2024年實現不良資產現金清收378億元,核銷損失類資產共計759.02億元。
不良金融資產轉讓
直接向第三方轉讓不良信貸資產及金融投資:
2023年95.15億元,
2024年205.08億元(↑115.54%)。
值班編委:樊永鋒
編輯:韓澗明
審讀:戴士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