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三年,此時高歡已經(jīng)身兼大丞相、太師等職位,成為西魏的實際掌權(quán)人。
與其同甘共苦的糟糠之妻婁昭君,也終于不用燃馬糞、自作靴,算是熬出了頭。
可就在這一年,婁昭君卻主動從正妻降為側(cè)室,并且還將正房騰出來給柔然的蠕蠕公主,此后也常不能與高歡見面。
難道婁昭君真的看走了眼,世事發(fā)展全然背離當年城墻上那句“此真乃吾夫也”?
北齊橫空出世
世人皆知竇太后、武媚娘和慈禧在封建王朝權(quán)勢滔天,可是在北齊王朝,亦有一傳奇女子婁昭君,同為垂簾聽政的典范。
在高歡死后,婁昭君就已經(jīng)成為北魏或是北齊實際上的太上皇,也成為了兒孫皇位上最毒辣的荊棘。
因為在婁昭君從政的一生中,她所認同的帝王便只有高歡和高澄,其后便是一代不如一代。
在武定七年,時任東魏齊王,年少稱宰相,平定多方叛亂,吞并兩淮的一代天才高澄年僅29歲遭遇刺殺身亡。
先后失去丈夫和愛子的婁昭君痛心不已,更加讓她煩心的是,高家新的掌權(quán)人高洋卻跑來興高采烈的告訴她:母親,我想要當皇帝。
婁昭君看到高洋的這副“蠢相”,無奈地說道:你父親和大哥都沒有取代皇帝,你怎敢行堯舜之事。
婁昭君的這番思量可謂是非常聰明。
彼時,朝中重臣耶律光、杜弼等人對天子忠心耿耿,極力反對高家掌控朝廷。外加西魏的宇文泰被視為正統(tǒng),其極有才能,一直壓制東魏。
如果高洋敢奪取東魏帝位,宇文泰可以說有了政治輿論上的優(yōu)勢,高家政權(quán)就會岌岌可危。
同時,外部還有強大的柔然和梁朝,稍有不慎,東魏會遭到三反圍攻而亡國。
可惜,婁昭君還是沒有勸誡住高洋,西魏終究是換了北齊的旗幟。
太上皇登場
不過,高洋在婁昭君面前,可謂是一個實打?qū)嵉男⒆樱鲁R爮哪赣H教誨,連婁昭君的宮殿也被叫作宣訓(xùn),意為高洋的旨意要來自婁昭君的教誨。
不僅如此,連關(guān)乎軍政的講武活動,以及軍政掌權(quán)人的任用,高洋都要邀請婁昭君到場和認同,甚至因母親對自己所選之人贊揚,都倍感鼓舞。
初年,高洋勵精圖治,內(nèi)修法政,外逐敵寇,就想要超越父親和大哥的成就,一度被譽為英雄天子。
盡管高洋做到這樣,母子之間的權(quán)勢矛盾還是爆發(fā)。
因為婁昭君對高澄的多番贊揚,并且對東魏實際政權(quán)掌握過度,作為傀儡皇帝的高洋心中母親又愛又恨,晚年還染上了嗜酒。
此時,高洋還面對著弟弟高演和高湛對皇位的覬覦。
高洋心中的不忿無法發(fā)泄,便借助醉酒為理由,在婁昭君前來責(zé)備其自甘墮落的時候,甚至摔傷了婁昭君。
此后發(fā)生的高洋鞭撻岳母,口中所言也是:打不了皇太后,還不能打你。
由此可見,婁昭君對高洋造成的心理陰影之大。
而高洋在意外摔傷婁昭君后,也是懇切地請求處罰,并承諾母親戒酒。不過,高洋戒酒沒有堅持一旬,其生命同樣也沒有延續(xù)幾年。
由于過度飲酒縱欲,高洋在三十四時暴亡,由其子高殷繼位。
婁昭君也面臨了政權(quán)的新一輪爭奪。
威震朝野
當時,朝中有著三方勢力。
一是以高洋留下的輔佐大臣楊愔為首的輔佐大臣,以死守護高殷以及其母親漢人李太后李祖娥。
二是以高演和高湛二王為首的勢力。
三則是婁昭君。
早年間,婁昭君便想要給高洋安排自己的侄女結(jié)婚,想要取代李太后,以此完成對高洋后代的掌控,但是失敗了。
因為多方勢力的角逐,最終北齊發(fā)生了一起政變,說白了就是叔叔想把侄子拉下臺,侄子想把叔叔趕出京。
隨后,楊愔連同李祖娥等人設(shè)計了一出鴻門宴,但是因為高演等人消息四通八達,最終造成了高演兵圍皇宮。
因為楊愔率先發(fā)出了要誅殺二王的怒吼,被高演等人一番折磨,失了一只眼睛。
雙方鬧到如此兵戈相向的地步,最終還是請出了婁昭君主持大局。
婁昭君為了制衡兩方勢力,最終為高殷殘留了一些勢力,以冤殺楊愔結(jié)束了這場爭斗,史稱乾明之變。
其實這場政變,也是婁昭君對高演二王的妥協(xié)。她深知楊愔的忠心耿耿,所以出席葬禮,大聲痛哭,并且用純金打造了一只眼珠放在了楊愔的眼眶內(nèi)。
二王權(quán)勢滔天,沒過多久,高殷還是被婁昭君廢除。婁昭君對高演等人令行禁止:絕對不能謀害高殷。
因為婁昭君能夠順利廢除高殷,平息朝中重臣動亂,以名譽保證高殷不會有生命危險。
不過,同為高家人,高演同樣和父兄等人一樣心狠手辣,高殷還是被害。
本來這件事情能瞞好久,可惜在高演摔傷后,婁昭君親自探望,隨口探聽高殷的近況。
高演看到母親此間對自己的關(guān)懷,最終還是對母親的詢問,沉默不語。
婁昭君瞬間崩潰大哭,因為她失去了一個親孫兒,也失去了政治信譽。
婁昭君也算是安享晚年,手中仍把有朝中政權(quán),高演也對她言聽計從,事事以孝為先。
而高演和他哥哥高洋一樣,也生活在母親的陰影之下,甚至在臨死之前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看到母親的墓碑。
而婁昭君在熬走五朝帝王后,在高湛繼位不久患病離世。
相比較哥哥們,高湛卻全然不對母親抱有愛母之心,甚至在婁昭君去世后,不換喪服,飲酒作樂,見到仆人身穿喪服,甚至鞭撻他們。
人生若只如初見
其實,婁昭君應(yīng)該更喜歡其早年與高歡的生活,而非與兒孫們的勾心斗角。
在婁昭君年輕的時候,其祖父輩就已經(jīng)是貴族家庭,其祖父是真定侯,兄長也是南部尚書。
作為豪族大家小姐,北魏許多貴族想要迎娶,但是均被婁昭君拒絕。
直到某天婁昭君看見了城墻上的鎮(zhèn)兵高歡,便一見鐘情,直言他將是我未來的丈夫。
彼時的高歡窮困潦倒,寄宿在姐夫家,地位堪比下人,役同廝養(yǎng),到了部隊也是最底層的士卒,任人打罵。
只有婁昭君看出了其未來可期,所以差使奴婢偷偷給高歡贈送錢財,數(shù)年累月,積攢財富,迎娶自己。
婁昭君嫁給高歡之后,也一下子從錦衣玉食的貴族小姐變成了士卒之妻。
高歡當時的地位低到只因在主人家坐著吃飯,就被鞭撻四十,期間全靠婁昭君照顧。
后來高歡感覺到北魏動蕩在即,便與婁昭君商議廣交賢才。再到后來戰(zhàn)爭爆發(fā),婁昭君陪同高歡南征北戰(zhàn),日子更加疾苦,便有了燃燒馬糞,自己做靴子的事跡。
甚至在高歡成為統(tǒng)帥后,婁昭君生產(chǎn)困難,也拒絕奴婢告知正在征戰(zhàn)的高歡。
而且婁昭君還時常為高歡獻策,甚至可以在帳內(nèi)議事,指揮將士,早年間政治能力非常顯著。
就比如殺了梁帝的侯景,曾經(jīng)就是高歡密友。他驍勇善戰(zhàn),但是常有野心,奸猾狡詐,像個墻頭草一樣,在各種勢力之間反復(fù)橫跳。
在高歡出征西魏,沙苑戰(zhàn)斗中,侯景就提出過率兩萬精兵直取西魏首都。
婁昭君得知后,立刻提醒高歡侯景多次換陣營的事情。
果不其然,高歡去世后,侯景就不服從高澄,叛變東魏,先后投往西魏和梁朝,最后逼死梁武帝,自立為帝。
不僅如此,婁昭君為了高家政權(quán),甚至放棄了自己所擁有的私情。
高歡成為了東魏掌權(quán)者后,因聯(lián)結(jié)柔然抗衡西魏,需要政治聯(lián)姻時,便想要將柔然公主嫁給東魏世子。
柔然之主非常聰明,知道東魏已然是高歡囊中之物,東魏世子只是案板魚肉,便要高歡親自迎娶柔然公主為正妻。
高歡雖知國家大事為先,但是與婁昭君感情深厚,斷然不從。
婁昭君得知后,對高歡進行勸解,主動降為側(cè)室,將自己的正房給了柔然公主。
柔然公主來后,婁昭君甚至不能與高歡經(jīng)常相見。
而且柔然公主拒不學(xué)習(xí)漢語,甚至連高歡患病無法前往柔然公主住處時,柔然公主也要高歡坐轎前往,自己絕對不會自下身份去往高歡住處。
對于這些事情,婁昭君只是為高歡所受委屈悲傷,卻從不自怨自艾自己的處境。
與高歡在一起的日子,婁昭君雖然感到辛苦,卻有著高歡的寵愛和信任。反而是兒子高洋等人,對自己更多的是忌憚和不滿。
婁昭君曾經(jīng)的野心便是止步于高歡被封為渤海王,其后種種,更多的是一個傳奇女子的無奈前行。
參考文獻:
婁昭君平議──兼論北齊乾明政變,中國知網(wǎng)
一首童謠引起的思考─—婁昭君芻議,中國知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