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皇帝自然是很爽的,睥睨天下、俯仰眾生嘛!但是一個傀儡皇帝可能不一樣了,那基本上跟被拔了牙的老虎一樣,不光不威風,還有可能隨時要挨打。所以,大家要明白,權力其實和實力是需要互為支撐的。
歷史大名鼎鼎的漢文帝其實一開始就是被當成一個傀儡給扶持上去的,軍功集團希望他能安分守己當個好好先生,劉姓王爺則是一門心思想找機會取而代之。漢文帝面臨的這種困局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其實是個以弱勝強的死局。
但是,福緣深厚的漢文帝還是逐步地破解了這個困局。這里面有漢文帝足夠冷靜、理智、成熟和溫和的因素在里面,但要說漢文帝破局的頭號功臣,那還是非賈誼莫屬。
賈誼這個杰出的政治天才一生給漢文帝提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幫漢文帝解決了很多頭疼的問題。今天咱們揀“列侯之國”和“眾建諸侯少其力”兩個金點子,來說說賈誼這個問題解決專家有多么厲害。
眾所周知,漢文帝的皇位不是爹媽傳給他的,也不是他自己真刀真槍打出來的,而是被平定諸呂之亂的軍功集團公選上去的。這就導致“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軟”,漢文帝一開始就根本沒有什么話語權。他就跟我們現在的品牌代言人一樣,看著風光無限,但其實不過是資本方重金雇用的擺設而已。
打個比方吧,漢文帝雖然是大漢王朝的男一,但幕后投資人、導演和編劇都是以周勃為代表的軍功集團,要是你漢文帝折騰太過頭了,人家軍功集團是有能力重新換角的。這種事情,大家在某圈應該是經常可以看到的。
咱不是教大家學壞哈,只是希望大家明白,不要用利益去考驗人性。軍功集團如果核心利益受到嚴重侵犯了,前面可以全面倒呂,后面也是完全可以如出一轍地推翻漢文帝的。就像后面霍光廢劉賀那樣就可以了嘛!
在這里也想多跟朋友們聊兩句,當我們身處權力和利益支配位置的時候,一定要像漢文帝一樣保持冷靜和清醒,要結合自己的處境和實力去把握好分寸。要知道,自然界中的捕食,獅子搏兔只是極少見的降維打擊,大多數都是要經過反復的試探去尋找對方的薄弱環節,然后揚長避短地占據先機和優勢的。
人活著,就得有一定的覺悟。再有想法的孩子在未滿十八歲之前,基本上都是斗不過父母的。因為你要花父母的錢,要吃父母的米,父母還是你的法定監護人,你能翻天嗎?所以,優秀的孩子從來都是懂得合理地接受父母的管教和約束的,是懂得利用恰到好處地順從父母去汲取更多的營養和支持的。
又菜又愛玩、又弱又不服的事情,咱們一定要少干,甚至盡量不干!
咱是寵粉的,所以繼續大致介紹扮豬吃老虎的基本步驟哈!
第一步,要正視“自己是豬,別人是老虎”的問題。不要憤怒于別人吃肉自己喝湯,要盡量保證自己不被吃,要覺得自己暫時有口湯喝就很不錯了。很多人的基礎條件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行為邏輯也是不一樣的,要懂得以時間換空間的道理。
第二步,要堅決守住自己的底線,包括利益底線和人格底線。其實大家要明白,小人和惡人對你的侵犯就是帶有試探性的,只要你讓他們的得寸進尺成本極低、阻力極小,那你在他們心目中就不會有任何分量。他們永遠會無止境地去突破你的底線。所以大家要向漢文帝學習,我知道我這個皇帝很大程度就是個擺設,但是最起碼的天子威嚴和切身利益,你們還是得給我留著。
第三步,要學會去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咱講過三方博弈的游戲規則,永遠要懂得老二聯合老三去對抗老大的道理,但凡老二和老三各自為戰甚至拔刀相向了,那基本上就完犢子了。漢文帝上位后為什么會對跟他有競爭關系的劉姓王爺那么禮遇?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第四步,要懂得跟時間交朋友。你要學會利用時間把自己變得越來越強,把對方消耗得越來越弱。要像漢文帝一樣主動跟軍功集團示好、示弱,要讓你的最強敵人感覺生活很舒服、很滿意。然后慢慢地利用自己的絕對優勢去發力、破局,千萬不能操之過急。
漢文帝以人畜無害的姿勢穩住局面之后,其實他的核心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他的權力障礙依然存在,那就是如何擺脫軍功集團對他權力的制約!
漢文帝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呢?非常高明地引進外力破了這個局。朝堂內外都是你們軍功集團的人,但我畢竟是皇帝,我選幾個順心順手的人到身邊來陪伴我,這總問題不大吧?所以,漢文帝其實是一個非常高明的“兩端夾擊中間”的做局高手。沒錯!漢文帝就是底層選士的破局大師。賈誼、晁錯等西漢名臣都是漢文帝以這種方式選拔上去的。
說句題外話,后世的康熙扳倒鰲拜,其實就是用的漢文帝這一招。
漢文帝這一招“窮則變,變則通”最大收獲是什么呢?其實就是一個名叫賈誼的人。他給漢文帝提供了兩個著名的金點子“列侯之國”和“眾建諸侯少其力”,立竿見影地幫漢文帝溫水煮青蛙地解決了心腹大患。
賈誼是何許人也?西漢最終能成功轉型的總設計師、漢文帝身邊最高水平的顧問,也是時至今日,當我們遇到了權力障礙,想要破解困局時,不得不認真借鑒的牛人。這位同志,堪稱漢文帝身邊的張良,怎么夸都不過分。更恐怖的是,他還是后世諸葛亮那樣的全才,從經濟到民生、從司法到國防,就沒有什么他解決不了的問題。
關于賈誼,后面還會安排幾篇文章來介紹他這個人、解讀他的《治安策》,這里就集中筆力先來聊一聊他的兩個金點子吧。
賈誼的第一個金點子叫“列侯之國”,具體內容如下:
漢文帝二年冬十月,下詔:“朕聞古者諸侯建國干余,各守其地,以時入貢,民不勞苦,上下歡欣,靡有違德。今列侯多居長安,邑遠,吏卒給輸費苦,而列侯也無由教訓其民。”所以,其令列侯之國,為吏及詔所止者,遣太子。
核心意思是什么呢?軍功大臣不是很多都封侯了嗎?封侯了就有自己固定的封地呀,所以請你們這些侯爺趕緊都回到自己封地上去,因為你們要對你們的封地和子民負責嘛,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吧!現在你們這些侯爺都待在長安,吃穿用度等費用還要從封地快遞過來,這不是勞民傷財、增加不必要的浪費嗎?所以,都回去各自站好各自的崗位吧!如果確實因為在中央掛職不能抽身,也要派自己的接班人去管理自己的封地。
很多朋友看不出這一招的高明之處,反而覺得這是放虎歸山的昏招。因為當年秦始皇滅六國的時候,就是每滅一國就把這國的王公鬼族弄到咸陽或者周圍監控起來嘛,怎么能放任他們在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野蠻發展呢?
這其實就是典型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家還記得李斯的《諫逐客書》嗎?為什么有人跟秦王嬴政提出要把各國客卿遣回原籍,李斯就急眼了呢?利益和風險永遠都是成正比的嘛!風險越大的地方,利益濃度往往也就越高。待在京城在信息、圈子方面的利好,不是山高水長的地方比得上的。
所以,大家明白了沒有?要賺什么錢,就一定要擠進相對應的核心圈子,只要你在那個核心圈子待的時間足夠久,總會有一些意外驚喜會降臨到你頭上的。
賈誼的“列侯之國”妙在哪里呢?妙在它本身就是一個無解的陽謀!給你們裂土封侯,但是你們不去打理自己的產業,這說得過去嗎?給你們劃一塊地盤,你們要花心思去管好呀!你們怎么寅吃卯糧,讓你們封地的產值送到京城來消費呢?所以,讓你們去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是為你們好,你們沒辦法拒絕。
那么,賈誼的“列侯之國”究竟有什么殺傷力呢?這個就需要大家去明白一下問題了。
軍功集團為什么會被稱為集團?什么是集團?集團就是通過各種利益紐帶把各個利益單元牢牢地捆綁在一起,然后形成了一個牢固的利益網絡結構唄!他們之中的成員可以通過快速、高效的信息共享和利益捆綁形成一個穩如磐石的規模化組織。
其實,一般地,領導并不會害怕下屬之中有一兩個刺頭,但都比較擔心下屬抱成一團。刺頭總能找機會名正言順地收拾了,但如果下屬抱成一團,則會有一個法不責眾的問題,你不一定弄得過他們,就算弄得過他們,也不能隨意把他們都清除了。
軍功集團本來就算是一幫老兄弟,也是一群命運共同體。天下承平已久,這幫勛貴在京城扎堆。他們會干什么?聯姻加聚會、信息共享和利益輸送,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集團了。
舉個例子,張三的兒子娶了李四的女兒,又把女兒嫁給了王五的兒子;然后李四的兒子又娶趙六的女兒,再把女兒嫁給馮七的兒子……最后大家會發現,這幫勛貴全特么是自家親戚。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親戚之間怎么進行利益交換呢?銷售部我說了算,你家小子快來干個銷售經理吧;企管部你說了算,我就把我家閨女送過去當個主管;市場部的老大是我連襟;技術部的老大是我老表……最后會變成哪哪的核心崗位都是自家親戚。
這幫掌握核心信息和關鍵權力的“自家人”扎堆在一個小圈子里,導致帝國許多的高級別信息毫無保密性可言,但凡有點風吹草動,這幫人馬上就能無差別傳遞到每一個角落,并能迅速地調動資源做出應對。
比如大家還記得軍功集團為什么能迅速平定“諸呂之亂”嗎?不就是軍工集團總能快速地針對呂家去調動人員和資源嗎?宮中、軍中到處都有我的人,一聲令下、各自行動、密切配合、一招制敵。
所以大家要繼續去思考,為什么那些侯爺不愿意去自己的封地當土皇帝,而要在京城扎堆?因為那個年代交通和通訊都不怎么發達,都離開了京城,他們的關系網、信息網就被割裂了。
也舉個例子哈!你家封在湖南,你親家封在東北,你們兩家在當時怎么去進行信息互通和利益互補?
利益集團一般都具備“信息集中、資源集中、利益集中、關系集中”這幾個要素。沒有這幾個要素,他們也一般就是睜眼瞎。
所以,這個時候大家應該能夠明白賈誼的“列侯之國”的威力了,就是幫你們軍功集團化整為零嘛!你們都給我回到自己的封地去,看你們怎么沒事就坐在一起喝茶、散步?看你們還怎么互通有無?看你們還怎么跨越所謂的信息差?把你們切割成一個又一個的小單元,不信你們還能各種無縫銜接,就一個各個擊破就要玩死你們。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信息差、信息差、信息差!只要你這個人有信息障礙,就一定會有被人琢磨出弱點來的。
另外,賈誼的“列侯之國”還削弱了諸侯之間的情感樞紐,都回到自己的封地了,兩家往來就不會那么便利了,感情自然也會淡了許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心思也就不會很強烈了。這個不需要過多解釋,遠門親戚、沒有往來的親戚,一般感情都不會很深。
小結一下,賈誼的“列侯之國”就是一種“打散思維”,我作為一個領導,我沒辦法短時間內改變80%的人不認可我,但我一定要想辦法讓這個80%的人各過各的。
“列侯之國”的效果有多好呢?在此之前,漢文帝每次散朝都要對周勃行“目送之”的注目禮,但把周勃趕回封地之后,周勃就跟個精神病一樣,只要有代表中央的人來了,就懷疑人家是來殺他的,“自畏恐誅,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見之”,最后被人舉報謀反了,鋃鐺入獄了,花錢消災了……
“列侯之國”的原理,其實在我們現實生活之中也很常見。比如不能串供、要及時解散等等。
賈誼給漢文帝提的第二個金點子就是“眾建諸侯少其力”,這個金點子其實意思非常清晰,就是后世著名的“推恩令”的原型。所以,在這里不會花太多的筆墨來介紹它,等到介紹“推恩令”的時候再詳細來說道說道。
簡單地說一下吧。其實所謂的“眾建諸侯少其力”就是在流失的利益總量前提下,把利益板塊盡可能剁碎,實際上是對“列侯之國”的一種補充。“列侯之國”是瓦解整個軍功集團的抱團,“眾建諸侯少其力”則是進一步削弱單個諸侯的個體實力。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幫諸侯分家。核心意思就是把一個千萬級的賬戶分成一百個10萬級的賬戶。
大家如果要真正明白這個道理,可以去看看《讓子彈飛一會》,姜文飾演的縣長可以允許鵝縣有一百個小黃四郎,但唯獨不能允許鵝縣只有一個黃四郎。
在生物學中,有一個概念叫“消除頂端優勢”,朋友們可以去了解一下!
最后,咱們要簡單總結一下,如果我們是一個沒有實權的領導,該怎么樣去破解自己的困境?還是標準的“三步走”吧:
第一步,一定要恪守本分,不能讓人有主動攻擊你的理由。你完全可以氣定神閑地一邊喝茶看報,一邊招兵買馬,研究關系、招攬人才、尋找方案,時間就是你的機會。
第二步,利用自己的身份優勢去打明牌,給廚子切菜一樣,先把自己要煮的菜切碎吧,碎的不更人容易熟嗎?
第三步,逐步弱化、各個擊破。打不了十個的時候,就先打一個嘛!一個打完了,再打另一個嘛!如此下來,你都不需要把十個都打完,打了幾個,其余的都對你服服帖帖了。
哀民生之多艱!也不知道通過這樣一篇文章,大家能領悟到多少管理之道和處世之要?能從歷史之中找到可以用來改造和服務我們的現實工作和生活的營養……但一切隨緣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