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美烏礦產資源協議歷經五輪博弈終達成,但歐盟突然宣布對烏克蘭商品加征關稅,讓基輔政權陷入更復雜困局。
烏克蘭與美國圍繞礦產協議的拉鋸戰堪稱"馬拉松式談判"。澤連斯基2月底白宮之行因開采權補償問題不歡而散,特朗普政府試圖將烏克蘭礦產作為軍援"抵押品"的意圖暴露無遺。根據烏克蘭經濟部披露的備忘錄修訂記錄,協議文本中"美國優先開發權"條款被刪除,轉為設立烏克蘭重建投資基金。這個變化背后是斯維里堅科團隊在4月11日技術磋商中,將原本美方主導的礦產開發模式調整為國際聯合投資框架。
澤連斯基資料圖
協議剛落地,歐盟的關稅重錘就砸向基輔。布魯塞爾擬將烏克蘭玉米進口額度從每年470萬公噸壓縮至65萬公噸,禽肉配額砍掉30%,糖類進口量直接腰斬。烏克蘭農業部測算顯示,僅玉米出口縮水就可能造成18億歐元損失,這個數字相當于烏克蘭2024年農業出口預算的12%。更棘手的是歐盟提出的"月度配額拆分制",這種動態管控機制讓烏克蘭企業完全喪失市場預期。
波蘭農民開著拖拉機封鎖邊境口岸的畫面還沒從公眾記憶里消退,法國農業工會又放出"全面禁運烏克蘭雞蛋"的威脅。歐盟農業委員漢森承認,內部至少有六個成員國要求設立"農業保護紅線"。波蘭作為烏克蘭最大陸路貿易通道,其4月15日啟動的糧食禁運已導致烏西地區20萬噸谷物滯留,敖德薩港的貨輪周轉周期從7天延長至16天。
基輔的焦慮不僅來自關稅數字。歐盟談判代表朗格那句"解決方案至少等到十月"的發言,暴露出烏克蘭在歐盟決策體系中的邊緣地位。烏克蘭經濟部官員私下透露,布魯塞爾的技術官僚們更關注如何平衡法德農業集團利益,而不是考慮烏克蘭戰后的經濟造血能力。這從歐盟過渡方案的設計就能看出端倪——將年度配額拆分為12個月度指標,本質上是用行政手段制造貿易壁壘。
歐盟資料圖
德國財長克林拜爾在聯邦議院的演講,給烏克蘭傷口上又撒了把鹽。當柏林把對美關稅談判放在優先位置時,烏克蘭的35億歐元年損失在歐盟議程里僅排在第七項。德國經濟研究所的預測模型顯示,美國關稅戰可能讓歐盟損失1.1萬億歐元,這個天文數字完全碾壓烏克蘭的求援需求。更諷刺的是,德國對美貿易順差在2024年飆升至698億歐元,創下兩德統一后的新紀錄。
美烏礦產協議里的"重建基金"條款,此刻顯得格外蒼白。協議規定美國需在2025年前向基金注資50億美元,但根據烏克蘭財政部數據,這筆錢僅夠支付國內三個季度的養老金支出。斯維里堅科在社交媒體強調的"歐盟義務豁免"條款,在現實層面根本無法阻止布魯塞爾揮舞關稅大棒。烏克蘭央行最新報告顯示,該國國際儲備中歐元資產占比已從戰前的41%暴跌至19%。
歐盟內部流傳的談判紀要顯示,法德兩國正在推動"關稅補償機制",計劃用對美貿易戰獲取的額外關稅收入,補償東歐農業受損國家。這種拆東墻補西墻的策略,直接犧牲了烏克蘭的核心利益。烏克蘭經濟部官員算過筆賬:即便獲得歐盟承諾的170億歐元宏觀援助,其中65%需要用來償還國際債務,真正能投入重建的資金不足60億歐元。
歐盟資料圖
從敖德薩港堆積如山的糧食集裝箱,到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的礦場停工抗議,烏克蘭正經歷戰爭之外的次生危機。美歐在關稅和礦產協議上的博弈,本質上是將烏克蘭作為地緣經濟籌碼。當華盛頓和布魯塞爾都在計算自身得失時,基輔的35億歐元損失清單,或許只是大國博弈賬簿上的一個腳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