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未全開月未圓,半山微醉盡余歡。
何須多慮盈虧事,人生小滿勝萬全。
2025年5月21日
乙巳年農歷四月廿四
今日
我們迎來夏天第二個節氣
小滿
小滿,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中的“滿”,指雨水之盈。在北方地區小滿節氣期間降雨較少甚至無雨,這個“滿”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麥的飽滿程度。
一、小滿三候
一候苦菜秀
所謂苦菜,就是蒲公英,花罷成絮,因風飛揚,落濕地即生,在古人眼里,夏天也是吃苦的季節,若時常感到煩躁上火,便吃點苦,靜靜心,在不是常甜的歲月里,也有意想不到的美好!
二候靡草死
《禮記》注曰:“草之枝葉而靡細者。”小滿節氣,陽氣即將達到鼎盛,故春天生的小草,受不住熱氣的炙烤,在一切皆長大的時節里,走到了生命終點。
三候麥秋至
“秋者,百谷成熟之時,此于時雖夏,于麥則秋,故云麥秋也”。
小滿時節,眼中是夏,麥中是秋,在一片綠意之中,收獲一地金黃的成果,小麥,在此時交付了歲月的答卷,冬春兩季的積累,換來盛夏的豐收!
二、小滿習俗
▲ 描繪小滿民俗的《祭水車神圖》
1、小滿動三車
“三車”即為水車、油車、絲車,都是與農耕作業相關的勞動工具。水車反映著小滿前后正是水稻栽插的好時節,油車說的是該收割油菜榨油了,絲車則是蠶繭收獲在望,準備繅絲。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宋代詩人翁卷的這首《鄉村四月》,描述的正是農歷四月、小滿前后的場景。
2、祭祀雙神
在小滿時節,人們有祭祀雙神——龍王和蠶神的習慣。小滿時節久旱無雨,人們通常會舉行求雨儀式。古時在浙江嘉興一帶,求雨儀式一般為請龍、曬龍(把龍王像抬出來進行曝曬)、還龍(儀式結束后把龍王像送還到廟中)等。人們舉行求雨活動,都是期盼龍王能夠早日下雨,以緩解農作物急需雨水的燃眉之急。
相傳,小滿時節是蠶神的誕辰,在養蠶業發達的江浙一帶,小滿期間會舉行祈蠶節,為蠶神過生日。在古時,由于桑葉的冷、熱、干、濕都會影響蠶的生存,養蠶是一個辛苦活兒,蠶也被人們視為“天物”。人們舉行祈蠶節,是為了祈求養蠶有個好收成。一般而言,祈蠶儀式在當地的蠶神廟中舉行,養蠶人家會在廟內跪拜,供上水果、菜肴等供品。人們會用面粉制成蠶蛹的形狀,再用稻草扎一把稻草山,把制作好的蠶蛹放在稻草山上,象征蠶繭豐收。
三、小滿養生
1、動,不能太“滿”
小滿過后,天氣漸熱,人體出汗明顯增多,易出現乏力氣短、疲勞口渴,甚至心悸等耗氣傷津表現。所以戶外活動不宜過度。
運動時身體微微汗出即可,切莫大汗淋漓。運動過程中若出現胸悶、心慌、頭暈等癥狀,應及時終止運動,防止發生低血糖或心腦血管意外。
當然,可以選擇傍晚或清晨進行快走,輕度運動能夠調暢氣機,幫助氣血運行。
2、吃,不能太“滿”
小滿時節,農作物的籽粒開始飽滿,但還未成熟,故稱“小滿”。此時節,要特別注意讓脾胃“小滿”即七分飽,切勿“大滿積食”。
胃不能“滿”,即人不能暴飲暴食把胃塞滿,要保持胃的消化通暢。入夏后,人的體力消耗大,進食量增多,易導致積食。
輕者腹脹打嗝,重者脘腹脹痛、口臭便秘,尤其是嬰幼兒,若頻繁積食還會影響生長發育。此時節,宜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盡量避免吃甜涼油膩和易產氣的食物,比如甜膩點心、炸糕肥肉、冰鎮水果等。
3、補,不能太“滿”
在此時令氣溫漸高,人體陽氣隨之隆盛,進補宜適度。飲食忌辛辣肥膩,防止助火生熱。少吃或避免性溫性熱的食物,如鴿肉、鹿肉、鱔魚、榴蓮、荔枝等。“大補大滿”會導致上火,一旦上火可用“苦”祛火。苦菜(中醫稱敗醬草)具有清熱解毒、祛火涼血的功效。
現代研究表明,苦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夏季搭配養生補品時,可將苦菜焯熟,配蒜泥涼拌,或清炒、炒肉、拌餡,或煮苦菜粳米粥,均是可口佐餐。其他苦味食物,如苦菊、芥藍、生菜、苦瓜等,也均有清熱祛火的功效。
小滿
小滿是一種態度將滿未滿,
則恰到好處
時節如此,人生亦如此
不必追求事事圓滿
只有未滿,方獲上升空間
唯有小滿,才有前進動力
◎本文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