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期間,南方地區雨水漸盛,江河小得盈滿。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雖未成熟,但是已經開始飽滿。小滿時節,氣溫升高,也易使人心情煩燥、焦慮,在此期間,需注意養心安神,調節情志。
那么,小滿節氣在飲食方面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又如何調養心神、改善睡眠呢?5月20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的“時令節氣與健康”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主任醫師袁盈作了解答。
寒涼食物,勿貪食過量
袁盈介紹,小滿時節,身體上的陽氣呈升散狀態,易損耗,加上入夏后雨水漸多,濕度增加,也容易損傷陽氣。這時如果進食很多寒涼的食物,就會損傷人體的脾陽,導致脾胃的運化功能失常,容易出現像食欲不振、腹痛、腹瀉等癥狀。特別是老人、兒童和體質虛弱者,就更應注意。
“小滿后,天氣逐漸炎熱起來,人體就很容易出現一些燥熱、上火的癥狀,所以人們習慣吃一些消暑降溫的食物,民間又有‘小滿見三鮮’的說法。”袁盈說,“三鮮”指的就是像苦菜、苦瓜、苦菊這一類的清熱解暑的應季蔬菜。尤其是平時很容易上火的人群,小滿時節就可以多吃一些養陰潤燥或者清熱生津的食物,比如冬瓜、西瓜、荸薺、藕、綠豆、菊花、銀耳湯等。
“但寒涼食物要適度,特別是平時脾胃虛寒的人群,要注意保護脾胃的陽氣。”袁盈指出,可多進食像薏苡仁、蓮子、茯苓、白扁豆、山藥等這些健脾、益氣、祛濕的食物。如果進食海鮮,還應搭配一些蒜末、姜末、胡椒粉等配料,可以節制寒性,來保護我們的脾胃陽氣。此外,平時還可以喝一些像蘇葉或者陳皮水,起到健脾溫中化痰的作用。
入睡困難,按好三穴位
對于工作忙碌、壓力大,經常出現失眠、多夢等睡眠問題,在小滿時節應該怎樣調養心神、改善睡眠?袁盈表示,中醫認為,平息亢奮的陽氣和滋補耗損的陰津是保證睡眠質量的兩個很重要的方面。我們要保持心情舒暢,選擇一些舒緩的運動、規律作息,以調養心神。
對于入睡困難、焦躁不安,可以按壓一些穴位,如按壓頭頂正中、兩耳之間的百會穴;還可以按壓風池穴和肩部正中的肩井穴,按壓力度都是由輕到重。按壓后,可以使肌肉逐漸放松,心神也逐漸安定,每個穴位按壓1分鐘左右即可。
“如果睡眠質量不高,夜間夢多,白天又乏力困倦,還可以揉一下手少陰心經。”袁盈介紹,它起于胸中,從腋下的極泉穴到指段的少沖穴共9個穴位,可以逐個點揉揉按這些穴位。
袁盈表示,除了按揉穴位外,我們還可以用一些食補的方法。如用蓮子30克、百合30克、遠志9克、3到5枚紅棗,適量冰糖,用清水煮開以后,小火慢燉30分鐘,這個方劑可起到健脾養心安神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不適合應用冰糖。
如果感到心煩意亂,常常有口舌生瘡,小便又是色黃的,往往是心肝火比較旺,這樣的人群常常會在凌晨3、4點鐘早醒,我們可以用淡竹葉10克、蓮心3克、炒酸棗仁15克,煮水代茶飲以清心安神。
起居規律,睡好兩覺
《黃帝內經》中有提到:“夏三月,夜臥早起”。夜臥是不是意味著可以適當熬夜?袁盈指出,“夜臥早起”是強調夏季作息應順應自然規律,適當調整睡眠時間。夏天,我們確實可以適當晚睡,因為要夜臥,但是也不宜過晚,一般在11點之前,也就是子時之前入睡是比較好,這時候陽氣是最弱的,需要及時讓“陽入于陰”,才能安臥。所謂的早起,就是早上隨著太陽升起,人體肺氣也在宣發,我們在早上6點左右起來,稍微適當地活動一下,有助于體內陽氣的升發。
袁盈表示,夏季白天比較長,除了確保夜間也就是子時高質量睡眠以外,我們白天午間也要有一些小睡,午間是放在11點到下午1點之間,也就是“午時”。這是手少陰心經的主令,這個時候睡覺有利于我們調養心神,時間可以控制在20分鐘左右,不必過長,以免影響夜間的睡眠質量。
袁盈強調,要想睡好夜間睡眠和午間的小憩,一是保持規律作息,每天盡量保持在同一時間就寢與起床,不熬夜;二是睡眠環境要盡量安靜、遮光等。三是盡量放松身心,避免睡前過飽或者過饑,因為胃和才能臥安。
轉載請注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記者 || 董超
編輯 || 顏紅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