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家俄羅斯媒體報道,位于遠東地區的阿穆爾河畔共青城航空工廠正準備從生產基礎型蘇-57戰斗機過渡到增強型蘇-57M1。值得一提的是,共青城航空工廠目前正在同時生產蘇-57以及蘇-35戰斗機。2025年3月,蘇-35戰斗機的增產計劃已經得到確認,而蘇-57自2020年以來一直在逐步擴大生產規模,更是在2024年8月啟用了新的生產設施。
2025年5月15日,俄羅斯聯合航空制造公司公布了蘇-57M1的新細節,最引人注目的是加寬了機體結構,提供更大的啟動升力,并改善超音速飛行時的穩定性。據俄羅斯消息來源稱,這項改動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持續超音速飛行,無需開啟加力燃燒室。此外,改變機體結構也可能是為了更好地釋放新型AL-51F1渦扇發動機帶來的飛行性能潛力。這將是俄羅斯40多年來首款全新設計的戰斗機發動機,性能遠超基礎型蘇-57采用的AL-41F1。
蘇-57M1將采用更扁平的機身和內部武器艙設計,進一步提升隱身能力。蘇-57M1還將集成新型雷達,通過降低雷達信號來增強隱身能力。蘇-57曾是俄羅斯唯一配備有源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的戰斗機,換裝新一代雷達或將大幅提升態勢感知能力。目前還不清楚是否只更換主雷達,還是同步升級分布在機體各處的四部輔助雷達。除了改變機體結構和升級雷達系統,蘇-57M1的航空電子設備也將進行現代化改造,新增的人工智能輔助系統可實現一鍵快速啟動,大幅簡化飛行前的檢查與任務準備流程。
目前還不確定蘇-57M1何時正式投入生產,也不確定是否能夠在2025年服役。由于AL-51F發動機的研發受到了相當大的延誤,這成為推遲蘇-57M1服役的主要原因,但也因此為更多新技術提供了研發時間,有望在服役前集成更多先進能力。
2025年2月,阿爾及利亞已經確認訂購蘇-57戰斗機,并計劃在今年年底前接收首批,但目前還不確定是基礎型蘇-57還是增強型蘇-57M1。雖然存在混編的可能性,但這將使維護工作復雜化,并非優選方案。此外,意采購蘇-57的客戶也有可能推遲訂單,直到新的蘇-57M1投入生產,因為集成AL-51F發動機的一個主要好處是大大降低了維護要求和運營成本。
蘇-57M1戰斗機預計將集成一系列新的武器裝備和子系統,包括經過全面改進、可批量生產的R-77M超視距空空導彈,這款導彈旨在縮小與中國霹靂-15之間的性能差距。2024年12月亮相的新型頭盔瞄準系統可像中國殲-20和美國F-35那樣,將飛行和瞄準數據等關鍵信息直接投射到面罩上。
在蘇-57的升級研發過程中,俄羅斯也擁有獨特優勢,從高強度實戰中獲得直接反饋。在烏克蘭戰場上,蘇-57戰斗機執行了空中優勢、防空壓制、遠程對地攻擊等多種任務。未來,隨著印度等國的潛在客戶下達訂單,以及俄羅斯國防部對增強型蘇-57M1的興趣,這些因素都可能推動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