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河南固始縣東南部,有一處名為“富金山”的地方,在八十多年前的這里,曾發生過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大戰。
這場戰役交戰雙方一共傷亡超過兩萬人,所用到的子彈不計其數,以至于即使今日,富金山周邊的百姓們依然經常挖出斑駁的彈殼。
這就是“富金山戰役”,又被稱為“富金山保衛戰”,是發生于1938年9月2日至11日的一場抗日戰役,同時也是國民革命軍中德械師最后的輝煌。
雖然名義上是德械師,但礙于當時國民政府的經濟情況,所謂的德械師只能說是“低配”,并沒有配備德式重武器,而他們所面對的日軍第13師團,則是配備了先進重武器的精銳部隊,同時還有著源源不斷地增援。
即便如此,德械師以一萬五千人的規模,硬是和數萬日軍激戰九日,給予了日寇沉重的打擊,而德械師傷亡率也超過九成,更是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十萬火急,奔赴前線
將時間退回到1938年8月底,此時日寇的鐵蹄已經遍布華東地區,日軍為了挫敗我軍的抗日決心,妄圖將我軍抗日主力壓縮至武漢,之后一舉殲滅。
抱著這樣的幻想,日寇第2集團軍開始沿大別山向北麓進發,另一路日軍也集結于九江,打算逆長江而上,最后一路則計劃攻克信陽,隨后向南增援武漢。
彼時,國民政府意識到,一旦讓日軍的算盤達成,那么武漢將會陷入被圍城的局面,屆時將退無可退,遂決定在外圍阻截日寇。
在國民政府決定阻截時,其中的一路日軍已經攻克安徽六安,直逼固始縣而來,眼看距離武漢近在咫尺。
危急關頭,國民政府立刻抽調幾路國軍前往迎敵,其中國軍中裝備德系武器的德械師,被派往固始縣富金山地區,他們的作戰任務是在富金山狙擊日寇。
這支德械師就是第71軍,軍團長為老蔣的愛將——“鷹犬將軍”宋希濂。
接到命令后,宋希濂率領部隊馬不停蹄地趕往富金山。剛一到前線,宋希濂便帶著麾下的幾名師長開始偵察敵情。
71軍要面對的,是日軍第13師團,這是日軍的精銳部隊,人數多達三萬余人,同時還配備著先進的武器裝備,特別是重武器的數量更是碾壓71軍,最重要的是在他們的后方,還有隨時可以支援的部隊。
反觀71軍,人數只有一萬五千人左右,相當于日寇的一半,再加上武器裝備上的劣勢,這一戰注定會異常艱難。
偵察過后,宋希濂將麾下的36師安排在了最前線,直面日寇的進攻。
起初,雙方并沒有一見面就直接火拼,而是保持對峙狀態,時間來到9月1日后,日軍開始了試探性進攻。
這天下午,日軍派出了一支小隊,在后方火力的掩護下進發。前線的36師第一時間洞悉了日軍的動向,當即著手迎擊。
一番激戰后,日軍攻占了富金山下的一處隘口,隨后便利用戰機對71軍的防御工事進行轟炸。
隨著炮彈的落地,陣地上被硝煙和塵土充斥,土石橫飛,即便我軍戰士已有準備,但在密密麻麻地轟炸下,還是出現了一定的傷亡。
此時,36師師長陳瑞河命令戰士們佯裝撤退,以此引誘日軍上前。日軍果然上當,遂毫無防備地朝著山上沖去。
就在日軍快要沖到陣地前時,陳瑞河果斷命令戰士們出擊,頓時密集的子彈傾瀉而出,將沖在前方的日軍直接打成了篩子!
如此近的距離下,日軍被這突如其來的進攻打了個措手不及,根本來不及組織反擊,就被打得潰不成軍,只得慌忙逃竄。
隨后,日軍第26旅團于傍晚時分抵達富金山,立即對36師的陣地發動猛攻,但在36師戰士的浴血奮戰下屢次被擊退。
日軍指揮官荻洲立兵見狀,立刻又增調了一個聯隊,打算在第二天上午徹底摧毀36師的陣地。
9月1日這天過后,雙方均有不同程度的傷亡,然而宋希濂知道,真正的戰斗尚未打響……
悲壯的戰場,最后的榮光!
9月2日上午,日軍調集24架戰機飛臨富金山上空,對我軍陣地開始瘋狂轟炸。密集的炮彈落在陣地周圍,激起陣陣硝煙,守在其中一處陣地的114師受到重創,被迫放棄陣地后撤。
宋希濂也從日軍的多次進攻中摸透了敵軍的戰術,即先用戰機進行遠程炮火轟炸,在給我軍造成一定的傷亡后,隨即使用步兵發動猛攻。
按照日軍的設想,國軍在被迫放棄一處陣地后,必定會退守后方,此時正是一舉進攻的時刻,然而日軍顯然低估了國軍將士的決心和毅力,更何況第13師團還參與了南京大屠殺,罪行罄竹難書!
就在日軍向著富金山發起沖鋒時,宋希濂早已經指揮將士做好埋伏,只等日軍落入埋伏圈后,一舉而殲之!
約莫一刻鐘后,日軍進入了36師的埋伏圈,瞬間密密麻麻的槍聲響起,如雨點般的子彈朝著日軍射去!
沖在最前方的日軍士兵幾乎沒有任何的反應,毫無征兆地中槍倒地,36師的戰士隨即發起沖鋒!
不到半個小時后,沖鋒的數百名日軍險被全殲,只剩下不到30人茍延殘喘,荻洲立兵也大為驚訝,局勢的發展已經大大超出了他的意料。
日軍的進攻被擊退后,荻洲立兵意識到正面的沖鋒可能已經無法取勝,索性決定采取另一種戰術——夜襲。
這天夜里,日軍第13師團決定摸黑渡河,向富金山陣地發起突襲,準備給36師來個措手不及。
然而36師早有準備,師長陳瑞河更是親自坐鎮陣地前線,即便是已經深夜,但每位戰士依然是枕戈待旦,因此在日軍摸黑渡河朝著陣地沖鋒時,36師便已經徹底洞悉了他們的動向。
隨即,陳瑞河親自帶隊沖鋒,朝著日軍頭上殺去!夜晚的暮色被連綿不絕的爆炸聲徹底照亮,一顆顆帶著憤怒的子彈劃破空氣,擊倒一個又一個敵人!
僅僅一刻鐘后,陳瑞河帶領36師的戰士們便已經殲滅上百名日軍,徹底粉碎了日軍妄圖夜襲的算盤。
面對眼前的節節失利,荻洲立兵也沒了主意,惱羞成怒之下,他決定調集大軍,以人數優勢強行對固始縣發起總攻,以此吸引我軍的注意力,待突破另一側防線后再與13師團圍攻36師。
翌日清晨,抽調而來的日軍增援部隊開始猛攻114師防守的八里灘陣地,在強大的火力壓制下,114師寡不敵眾被迫放棄陣地后撤。
此時另一邊日軍13師團和26旅團合力猛攻36師所在的陣地,在轟炸機和眾多重武器的火力下,日軍一度取得上風,前線陣地險些被日軍攻克!
緊要關頭時,師長陳瑞河帶領36師拼死抵抗,多次組織敢死隊沖鋒陷陣,用生命將陣地奪回,短短的不到一百余米的距離,鋪滿了雙方士兵的遺體。
激戰過后,日軍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卻依舊沒能占領陣地,荻洲立兵這下徹底坐不住了。
9月3日下午,日軍采取了新的戰術,兵分兩路進攻,一路渡過史河后,取道大竹園、大小干魚嶺,死死拖住71軍的主力部隊,另一路日軍則向富金山的主陣地發起猛攻。
如此一來,我軍兩面受敵,情況十分危急!宋希濂深知我軍人數處于劣勢,而日軍有著源源不斷地援軍,一旦被日軍拉開陣線作戰,落敗就僅僅是時間的問題了。
來不及多想,宋希濂命令部隊集結在富金山和石門口前線陣地固守,與日軍展開殊死一搏!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里,日軍大部隊近乎瘋狂地對我軍陣地進行狂轟濫炸,以至于山頭都被無數的炮彈炸得矮了不少。
轟炸之后,日軍又進行大規模地沖鋒,伴隨著重武器的火力壓制,給我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即便如此,36師依舊沒有退縮半步,戰士們緊握手中的鋼槍,一個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日軍的尸體鋪滿了整個陣地!
戰斗進行到第六天,日軍依然沒能攻下36師防守的陣地,如此失利讓日軍高層徹底急了眼,當即組建了一支敢死隊,以自殺式的進攻向著陣地沖鋒!
與此同時,36師的師長陳瑞河也在鼓舞著戰士們,戰士們都知道,他們所面對的日軍,在去年的南京犯下了罄竹難書的罪行,一些戰士的家人,也慘遭日寇的毒手。
所以,當日軍的敢死隊向著陣地沖鋒時,戰士們也早已將生死置之腦后,直接沖出陣地,和日寇肉身相搏!
霎那間,36師的戰士們爆發出沖天的怒吼,子彈打完了就貼身拼刺刀,刺刀砍斷了就肉身拼殺,還有的戰士將炸藥包綁在身上,點燃引線后沖向日軍人群中同歸于盡……
激戰過后,日軍敢死隊也被36師戰士們的拼勁嚇破了膽,紛紛扔下武器四散奔逃,36師以巨大傷亡的代價,堅守住了陣地。
日軍敢死隊沖鋒失敗后,負責組織敢死隊的軍官剖腹自盡,時任侵華日軍總司令的西尾壽造在得知日軍在富金山連續幾日毫無戰果后,嚴厲指責了13師團。
隨著戰斗的進行,雙方的傷亡也越來越多,此時71軍總計傷亡人數接近半數,而日軍同樣傷亡慘重,然而日軍在失利過后,隨即再度抽調大批援軍,若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富金山遲早會被日軍攻克。
時間來到9月7日下午,此時戰斗已經進行到第七天,日軍開始向陣地投放大量的催淚瓦斯,試圖摧毀戰士們的生理防線。
在生化武器面前,我軍戰士早有準備,宋希濂命令全體戰士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避免吸入瓦斯氣體,同時佯裝中毒開始撤退。
日軍見狀還以為瓦斯奏效,立刻再度組織沖鋒,然而等待他們的自然是早已埋伏好的36師戰士們。
屢戰屢敗的日軍被徹底逼急,當晚集結了5000兵力,如同潮水般地涌向陣地,一度將戰線推進到了富金山主峰陣地前。
此時,宋希濂親臨前線,指揮36師實施反攻。在日軍密集的子彈下,戰士們依靠戰壕等掩體,利用陣地居高臨下的優勢反擊,以付出巨大傷亡為代價,一次次擊退日軍的進攻,再度堅守住了陣地。
僅僅這次交戰中,36師便一舉消滅超過400名日軍,將日軍強制壓回了山腳下。
翌日清晨,不等戰士們稍作休息,日軍便再度組織總攻,而此時36師歷經多次激戰后,所剩戰士只有不到1000人。
面對日軍連續不斷地沖鋒,宋希濂站在陣地中,慷慨激昂地對著戰士們講話:36師死也要站著死!我今日和36師共存亡!
這天上午,宋美齡也抵達了富金山前線,轉達了老蔣對戰士們的慰問,36師殘存的戰士們群情激昂,全然已經做好了為國捐軀的準備。
戰火一觸即發,日軍13師團將所有的炮火傾瀉在36師所在的陣地上,強大的火力將戰士們死死地壓制在防御工事內。
宋希濂親自指揮部署,帶領戰士們與日軍頑強作戰,但在人數和武器裝備的差異下,戰至傍晚時分,除了36師所堅守的富金山主陣地未被攻克外,其余陣地均已淪陷。
戰斗進行到9月11日下午時,36師的子彈已經基本消耗殆盡,僅存的不到1000人更是傷亡慘重,只剩下不到八百,可全師上下無一人撤退,仍堅守在主陣地上。
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36師師長陳瑞河仍組織僅存的戰士主動出擊,擊斃數百名日軍!
看著眼前的局勢,宋希濂意識到如果繼續堅守下去,36師敗下陣來在所難免,他決定為這支部隊留下一絲火種,方才下達撤退命令,這支德械師從開戰時的萬人,減少到如今的不到八百人,以近乎全軍覆沒的代價,完成了狙擊日軍的任務。
36師撤退后,富金山陣地也隨之落入日軍之手,但日軍也傷亡慘重,超過4000名士兵被擊斃,其他傷殘人員近萬,不得不將向武漢進發的計劃擱置。
富金山戰役是德械師在抗戰中最后的榮光,此戰過后德械師因損失慘重,加之德國和日本為同陣營,德國對華的武器出口也隨之告停,德械師也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立碑紀念,英魂永存
時光荏苒,幾十年的時光匆匆而過。2001年,富金山周邊的百姓自發修建了一座英烈紀念碑,以此來紀念在富金山戰役中為國捐軀的英烈們。
2005年清明前后,紀念碑終于落成,為了方便后人前來瞻仰和祭奠,當地村民還特地修建了一座橋方便通行。
“我們英勇的抗戰將士,怎么能沒有一座墓碑?”這是村民李顯庚說的一句話,當年就是他在偶遇一位來到富金山尋找父親遺骨的烈士子女后,決定為犧牲的將士們豎立一塊紀念碑。
2010年4月,固始縣的百姓們又在富金山的山腰上修建了一座抗日英烈紀念碑,碑體高71厘米,代表著“71軍”的番號,紀念碑的背面,詳細鐫刻了當年71軍的戰士們,在此地不畏生死的悲壯義舉。
如今,距離富金山戰役已經過去了八十余年,可當我們站在富金山的山腰處時,仿佛依然能夠聽到當年的戰士們一聲聲震耳欲聾的吶喊,和一次次忘乎生死的浴血拼殺。
參考資料:
《七十一軍在富金山、沙窩戰役概述》作者:第71軍軍長宋希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