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呢?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作者 | 付雷
浙江師范大學副教授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提出各校要由校領導或聘任專家學者擔任科學副校長。根據要求,全國各中小學陸續開始聘任科學副校長。2025年1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指南》,提出要配強科學副校長。
不過,調查發現,許多地方存在科學副校長遴選標準不明確、職責任務不清晰、指導工作不到位、派出單位不支持、中小學不積極、相關單位沒有考核評價、缺乏配套資金等問題,導致科學副校長有“名”無“實”,形同虛設。要想讓科學副校長有“名”更有“實”,我認為,除了提高認識,至少還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解決。
首先,加強頂層制度設計。
近年來,全國統一要求設立的中小學副校長有法治副校長、健康副校長和科學副校長等。2021年教育部頒布了《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聘任與管理辦法》,明確了法治副校長的定位、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責任、法治副校長的工作職責、中小學配套措施、考核評價方法等。
四川德陽參照上述辦法已經公布了科學副校長聘任與管理辦法,福建廈門在關于科學副校長配備及管理的通知中,對科學副校長的專家庫建設、科學副校長的工作職責提出了要求。因此,建議國家或地方相關行政部門制定科學副校長的聘任和管理辦法,提供具體可操作的行動指南。
其次,建立科學副校長履職機制。
許多科學副校長不知道怎么開展工作,許多中小學也不清楚如何發揮科學副校長的作用,這就需要建立指導或規范科學副校長的履職機制。比如,可以具體量化每學期需要到校指導的次數,每次提前安排好具體工作內容;還可以規定每個聘任周期內必須完成的幾項工作,并協商制定落實時間表。
有些地方已經開啟了這方面的探索,如浙江溫州的“五個一”要求——科學副校長每學期至少作一次科普講座,結對一位科學教師,參與建設一門科學課程,指導一批學生項目,與科學教師共上一堂科學課;廣東省提出要建立學校與科學副校長的常態化聯絡機制,定期開展科學教育活動。
最后,健全評價激勵機制。
絕大部分科學副校長是兼職的,需要平衡本職工作和科學副校長的工作。因此,對于科學副校長的評價應該傾向于激勵而不是約束。一方面,聘任科學副校長的教育、科技行政部門和中小學可以對科學副校長的工作給予適當的表彰或獎勵;另一方面,派出單位要認定科學副校長的工作量,并將其作為評獎評優、職稱晉升的重要參考。
例如,福建廈門科協、教育、科技等部門每年聯合評選一批優秀科學副校長予以表彰;吉林通化師范學院對擔任科學副校長的教師在評職和年度考核時加分,結項的市級教育科學研究課題認定為校地協同教研項目;浙江科協在建設“十百千萬”科學傳播專家隊伍的方案中,建立了科普志愿服務積分兌換制度,這些都值得借鑒。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皮皮兵不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