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0日訊當“密室逃脫”邂逅“算法”,會擦出什么思維火花?在重慶高新區首屆“S2C”數字教育優質課競賽中,來自重慶科學城第一實驗小學校的教師田可而以一節《密室逃脫之神奇的算法》信息科技課,帶領學生在數字密室中解碼計算思維。課堂設置“數字盲盒”“數字華容道”“數字炸彈”三間密室,密碼范圍從“0 - 1000”,依次揭秘“隨機枚舉法”“范圍取值法”“二分法”,讓抽象算法變得生動有趣。
像這樣融合學習活動化、數據可視化、項目協作化的課堂在重慶高新區中小學已成常態,這背后正是重慶高新區對數字教育變革的探索與實踐。
“S2C”數字教育優質課競賽。
2025年5月19日,第五屆“全國主流網絡媒體重慶教育行”走進重慶高新區,來自全國40余家主流媒體的記者們現場見證了這張標注著重慶高新區教育信息化蓬勃發展的新高度,記錄著高新區教育“變道超車”發展的新答卷。
全域覆蓋、高效互聯
數字化應用直達“邊界”
對重慶高新區而言,數字教育變革這篇“大文章”的寫法,是久久為功。
重慶高新區“S2C”數字教育亮相全球智慧教育大會。
2024年,重慶高新區發布了《重慶高新區“S2C”數字教育變革三年行動規劃》,統籌推動區域教育數字化轉型。同年11月,“S2C”數字教育變革獲評“全國第二屆地方教育改革創新成果百佳案例”,交出了一張以信息化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合格答卷。
什么是“S2C”?“S2C”是Student to Curriculum(從學生到課程)的簡稱,其核心在于借助大數據對學生的學習和個性發展情況以及助學者育人行為的采集、整合、分析,賦能學生全面發展。
上網入云,數字大腦覆蓋全域。編織教育城域網,為全區所有中小學完成“萬兆到校、千兆到班”光纖改造,實現校園無線網絡100%全覆蓋。搭建區域智慧教育平臺,集成智慧教研、五育評價等139個子應用,建成覆蓋全區的數字大腦。構建雙師課堂、AI孿生課堂、精準作業系統,實現區域學校全覆蓋;創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智慧體育、智慧美育、智慧衛健等5大系統,為學生生成“數字成長畫像”;依托“央館人工智能課程”規模化應用試點區,打造人工智能課程試點校、智慧教育示范校。
連網跨屏,課程資源漫溢全區。打造課程資源“蓄水池”,設立包含電子教材、教學設計、精品微課、虛擬實驗等12類課程資源庫,匯聚名課資源3812個、備授課資源81萬條、科研課題資源1563個、教研活動資源28萬條,推動優質教育資源串珠成鏈、聚合成庫。推廣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應用,構建“名校資源一體化發展、名師資源雙向對接、名課資源集成共享、社會資源規范開放”新機制。加強數據歸集,梳理全區超300項核心業務,制定72個KPI,形成區域個性化的數據資產。
深度融通、提質增效
數字化教育激發動能
在重慶科學城含谷中學校七年級數學課上,教室電子大屏上,遠端主講教師正高清直播授課。主講老師布置作業后,學生在點陣紙上作答,現場輔助教師手持平板巡視指導。學生提交答案不到一分鐘,電子大屏幕顯示作業完成率100%、正確率87%、錯誤率13%,主講老師隨即調出錯題講評。課后,“精準作業”系統通過智能分析學生課堂、測驗等數據,精準診斷知識薄弱點,并生成個性化復習方案。
走進重慶八中科學城中學校,“樹人三大節”——靈動藝術節、躍動體育節、意動科技節與學生社團活動以數字技術為“催化劑”,讓校園煥發新活力。重慶科學城樹人思賢小學校組織全體教師,成立“數字專班”,設計研修工具,推動“人人探AI,人人用AI”成為熱潮,其相關師資隊伍建設經驗獲評重慶市2024年創新教育典型案例一等獎。
重慶八中科學城中學校科創社團。
重慶科學城樹人思賢小學校教師執教“S2C”示范課。
在重慶高新區的中小學校園里,數字技術已融入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通過“S2C”數字教育變革的探索與實踐,重慶高新區以數字賦能促進學生學習、教師發展、課堂教學、學校互聯等發生了根本性轉變,走出了以數字教育變革驅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跨越之路。
重慶高新區智慧體育場景。
為全面提升學生素養,制定中小學生素養指標評價體系,通過課堂觀察、行為分析等多種形式,全面搜集數據,為個性化課程提供維度指引及數據支撐。構建中小學數字教育激勵機制,開展多種數字教育活動,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學改革和創新。課堂教學上,創建“五學課堂”教學模式,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綜合能力。在學校層面,成立20個教共體,為“名校愿意帶弱校、新校”“名校能夠帶弱校、新校”提供機制保障和技術支持。
重慶高新區2024年數字教育大會開展課例展示。
“數字教育變革為學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體驗,也為教師們呈上了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驚喜。”重慶科學城富力南開小學校教師趙海虹笑著分享道,在日常教學中,她每天都會登錄區域搭建的智慧教育平臺學習相關知識、提升教學能力。如今,這座智慧教育平臺已然成為教育領域的“熱門打卡地”,注冊用戶高達18.6萬人,訪問量超106.3萬人次。
生態重構、多維革新
數字化發展篤行不怠
在數字化賦能教育變革浪潮中,重慶高新區處處涌動著蓬勃生機。
重慶八中科學城中學校,老師們團團圍坐,分析著同學們的“高效學習者學力報告”,結合實際,問診開方。重慶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小學校基于“S2C”數字教育變革的智雅評價體系獲重慶市第二批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典型案例,學生在國家質量SEED測試中獲最高等級“綜合發展卓越型”。重慶高新區教育改革范式入選國家數字化戰略行動典型案例、全市唯一,獲評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獲評教育部“央館人工智能課程”規模化應用試點區、全市智慧教育應用示范區縣和“雙減”最佳區縣……沉甸甸的收獲背后,是教育數字化在重慶高新區“新智慧教育”全場景中落地生根的生動實踐。
創新數字化教育模式,未來教室、智慧作業強勢添質。依托交互式智慧教學終端和AI課堂行為分析系統,構建“五個一”課堂診斷模型。學生在課前自己標記“已掌握知識點”和“共性疑難”;課中,教師分層推送差異化探究任務,大屏實時顯示答題進度和正確率;課后,智慧課堂系統自動生成錯題解析視頻,向學生推送個性化練習題。同時構建“輕松組卷——智能批改——數據可視——個性練習”的智慧作業系統,實現學生“能力雷達圖”一鍵繪制。
搭建數字化平臺,綜合素質評價精準畫像。搭建覆蓋全學段、全場景的教育數據駕駛艙平臺,全面采集學生課堂行為分析、學業表現追蹤、心理測評反饋等指標數據。平臺自動記錄學生參與德育活動、體育鍛煉等數據,結合學生學業表現、體質健康等其他維度數據,生成可視化、多維度的學生數字畫像。
促數字化轉型,多維新生態攢勁發力。立足“教師、學校、區域”三大教育數字化轉型實施主體,結合區域統籌構建的新基建、多維評價體系,整合形成“人的智慧化、技術的智能化、生態的協同化”高度統一、多跨融合的多維賦能的教師發展生態、協同共享的學校發展生態、云端共生的區域治理生態。
“數智領航教師”高級研修班合影。
面對一日千里的科技革命浪潮,重慶高新區緊緊抓住數字化這一關鍵變量,鋪就教育改革發展“快車道”,全面推動建成“西部基礎教育特區”、打造“西部教育高地制高點”,為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作出高新貢獻。
閃電新聞記者 劉萌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