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3140萬輛,動力電池裝車量全球居首。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行業機構預測,今年我國動力電池退役量將達到82萬噸,到2028年,退役量將超過400萬噸。
退役動力電池體量逐年快速增大,如何規范、安全回收也成為產業及全社會的重要課題。今年2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健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行動方案》(簡稱《方案》),旨在推進我國動力電池回收產業規范化、規模化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出口也在快速增長,歐盟等海外地區一些政府機構也在出臺相關政策,強化退役動力電池回收管理。未來,主機廠、電池廠出海如果無法尋找到合規、合需的回收渠道,將影響企業全球化發展。然而,目前海外退役電池回收渠道設施薄弱,技術較為落后,未來,與具備全球化布局的國內頭部回收企業合作,構建全球化的退役電池規范回收或將是趨勢。
日前,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電池技術交流會/展覽會(CIBF 2025)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在交流會論壇上,浙江華友循環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華友循環”)總經理鮑偉應邀發表了題為《面向全球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布局探索》的演講,全面闡述了華友在全球新能源鋰電池回收利用領域的戰略布局,并重磅發布了全球新能源鋰電池循環綜合解決方案及共建合作伙伴關系的倡議。
鮑偉在演講中指出,2024年以來,國內鋰電回收利用政策進一步加嚴,規范條件企業要求進一步提高,梯次利用場景進一步收窄,鋰電回收產業集約化發展進一步加速。
從已出臺的國內外相關產業政策來看,生產者責任延伸、危險廢物管理和報廢回收等強制性要求,對行業產生了直接影響,同時疊加國內《健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行動方案》,“循環經濟政策、行業標準和央國企發力等,都為退役電池回收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鮑偉表示。
與此同時,鮑偉還提到,中國與歐盟在電池黑粉管理領域的政策調整,將對全球電池產業鏈產生深遠影響,國內企業需結合自身定位,通過多元化資源采購渠道和跨區域產能布局,優化報廢電池及黑粉處理處置工藝,以及強化風險把控等手段,構建安全、可靠的跨區域資源網絡。
著眼于退役動力電池這座“城市礦山”,目前很多企業跨界涌入,退役電池回收利用產能逐年大增。值得注意的是,退役電池流轉以及高效經濟回收體系建設仍存在諸多短板。
在此背景下,華友循環牽頭承擔了生態環境部專項“全鏈條優化的退役鋰電池安全回收利用技術與集成示范”深入開展相關研究工作。
演講中,針對當前全球退役鋰電池綜合利用現狀以及企業出海痛點,鮑偉介紹了華友循環推出的全球新能源鋰電池循環綜合解決方案。
鮑偉表示,在國內市場,華友循環基于公司在國內現有的完善鋰電回收處理技術、運營模式,已經構建了“國內循環服務生態鏈”。
具體而言,華友循環基于在中國東北(吉林長春)、華北(北京)、華東(江蘇南京、浙江衢州)、西南(四川成都、廣西玉林)、華中(湖北籌建)、華南(惠州籌建)等,覆蓋全國范圍的完善的鋰電回收處理產能和鋰電回收平臺公司網絡體系,已構建了覆蓋鋰電回收全流程的完善服務體系。
業務內容涵蓋回收網絡、梯次利用、預處理、直接回收以及冶金工藝,客戶全面覆蓋主流整車及電池企業。
在海外市場,華友循環通過自建、合資、合作,構建面向海外客戶及國內出海企業,開展回收渠道建設、梯次儲能項目落地、預處理及再生處置、循環鋰電材料供應等全方位綜合服務,構建面向全球的區域性“服務網絡”,在符合各地區政策及經濟性的基礎上,打通全球閉環。
具體而言,在亞洲區域,目前華友已經構建成多類型國家參與、符合政策及低成本考慮的全鏈路綜合解決方案,為中國及海外提供不同類型的再生鋰電池原料。
在歐洲區域,華友已在歐洲鎖定了兩處電池破碎預處理產能,綜合年產能達到5000噸。且已經構建遍布歐洲主要國家的近20個電池收集網點,同步拓展梯次和儲能業務,具備在歐洲落地梯次利用和工商業儲能項目的能力。
在北美地區,華友以美國為中心,圍繞大客戶打造材料閉環中長期服務體系,從電池包拆解處理到黑粉經濟性處理。服務網點上,華友在美國和墨西哥已經布局具有資質的合作回收網點近30個,并且基于回收網點逐步構建區域覆蓋的電池拆解及預處理能力,實現退役鋰電池就近高效回收處理。
在大洋洲,目前華友已在澳大利亞實現預處理及黑粉交易跨境通關運輸,并且逐步實現產能綁定,未來進一步拓展澳大利亞本土退役電池回收及預處理業務。
在非洲,華友已初步實現儲能項目落地示范運行,探索梯次利用場景構建、儲能產品規模化應用。
為更好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企業出海,促進退役電池安全、綠色和高效回收,推動全球新能源產業發展。會上,鮑偉還隆重發布了“華友循環合作伙伴關系2025”。
鮑偉表示,華友循環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電池循環解決方案供應商,推動全球電池回收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減少對原生資源的依賴。
華友循環將在全球范圍內,與合作伙伴共建多樣化合作模式,如業務合作、技術合作、運營合作、股權合作等,不斷深化全球資源協同與技術共享,推動行業標準提升與可持續生態建設:
· 資源合作:協助區域合作伙伴融入華友生態鏈,構建共贏合作模式。
· 技術合作:華友通過技術授權以及不斷迭代的技術開發成果輸出,協助區域合作伙伴建立具備技術領先、成本領先的優勢,實現區域優勢。
· 運營合作:資源注入與能力嫁接、政策參與及符合性構建、技術及管理人員培訓、關鍵風險要素把控輔導,通過專業化的服務,彌補合作伙伴的短板,快速實現正常運營。
· 股權合作:資金及股權合作打造深度利益綁定,構建命運共同體。
隨著全球新能源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新能源鋰電池回收利用的重要性愈加凸顯,并成為車企、電池企業以及政府共同要解決的關鍵課題,華友循環通過全球化視野和本地化行動為驅動,以技術創新為核心,以合作共贏為基石,不僅為產業鏈上下游提供更加可靠、安全的解決方案,還將對推進全球新能源鋰電池循環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